文化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認識xxx,始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那時,記者正在xxx區記者站當站長,而她呢,正在一個鄉鎮擔任宣傳委員,因報紙發行的原因,記者經常與她打交道,所以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沒想到,歷經二十多年的礳礪,她在基層下一直摸爬滾打,兢兢業業,卻變成了一個成熟、穩重、幹練的領導者。她就像一塊金子,無論把她放到哪裡,她就在哪裡發亮、閃光。XX年,xxx調任xxx區文化和體育局局長,短短的兩三年間,她以對黨的絕對忠誠,對事業的孜孜不倦,用她的聰明才智和膽識,用辛勤和汗水,讓文化之花在xxx大地爭相怒放,奼紫嫣紅,更鮮更艷。

迎難而上,飽蘸濃墨寫新篇

熟悉xxx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乾一行愛一行的人,而且是一個要么不乾,乾就乾好的人。在鄉鎮黨委擔任副書記的時候是這樣,在xxx區婦聯當主席的時候也是這樣。性格使然,初到文體局的xxx像過去一樣,面對新的工作、新的使命,雄心勃勃,躊躇滿志,決心大幹一場,用最好的成果向組織匯報。但是當她信心百倍,激情滿懷,不怕酷暑,不怕寒冬,以一貫的作風一頭沉到xxx區文化基層單位進行細密的調查研究以後,儘管做好了思想準備,然而調查得到的數據和現實,還是著實讓她大吃一驚:全區沒有區級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活動尚為正常的文化館辦公條件簡陋;全區9個鎮(街道)文化站,僅有仁厚鎮建成綜合文化站,其餘的鎮(街道)文化站只有辦公室沒有固定站址;各鎮(街道)的文化活動室、圖書館(室)、農家書屋、舞台、燈光球場、健身路徑等等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參差不齊且十分簡陋。全區有文化活動中心的村(社區)不到30%;部分發展滯後的村(社區)不僅文體活動場所嚴重不足,而且設施不全,設備缺乏;文化建設投入資金不足,缺口很大。各項文體基礎設施多以一次性投入為主,缺少後續配套資金,難以推動全區文化建設可持續發展;公共文體服務資源管理相關部門不同程度存在條塊分割、缺乏溝通、協作不力,文化建設受到體制性障礙困擾。此外,還有文化站長長期專人不專職、專業人才短缺,等等。

冷酷的現實,仿佛一塊塊碩大的石頭橫亘在xxx的面前,她瞬間感覺到肩上擔子的分量,更感覺到責任的重大。

xxx審時度勢,很快確立工作思路。上任伊始,她就狠抓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基層文體活動環境。上任當年,重點狠抓茂林、仁東、大塘等3個鎮綜合文化站項目和茂林、仁東兩個鎮的25個村的農民健身工程項目,並於當年12月動工。XX年,3個綜合文化站相繼建成,並分別獲得配套價值10萬元的文化設備。在大力建設綜合文化站的同時,以區文化館和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為支撐,大力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行政村農家書屋及宣傳文化長廊。至XX年底,投資65萬元,在區文化館建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xxx區支中心;全區共建成行政村農家書屋60個,並將財政部、新聞出版署資助的40500冊圖書全部發放到位,還為農家書屋配置了書架、閱覽桌椅、制度牌等;建成1個國家級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32個農民籃球場; 5個村公共服務中心全面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其中,自治區級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示範點城西街道永上村和市級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示範點南江街道常樂村、名山街道太陽村、城北街道鍾周村、仁厚鎮仁厚村等都建成一棟綜合樓,一個籃球場、一個文藝舞台、2張桌球台、一個文化宣傳長廊,通過了自治區體育局的檢查驗收。給75個村(社區)配送價值30多萬元的村級基層服務點信息共享設備及投影儀、螢幕等設備。目前,全區共有綜合文化站4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室)82個,圖書館(室)56個(其中自治區級示範點3個)、電子信息館9個、舞台45個、羽毛球場(館)34個、桌球台119張、健身路徑8個。

xxx明白,請求區政府拿出一大筆錢建設圖書館、博物館和體育館是不現實的,要使基層的文體基礎設施得到大發展,以適應新時期大眾文化消費取向的需要,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和上級支持一點、相關部門扶持一點、社會各界捐助一點、基層民眾籌集一點、投工投勞解決一點“五個一點”的辦法,用多元化的資金來源建設多元化的文體設施,滿足人民民眾多元化的文體需求。因此,她多方奔走,四處遊說,用真誠去感動、打動方方面面。天道酬勤,近3年裡,xxx區財政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分別投入736萬元、872萬元1096萬元用於文體基礎設施建設,人均文體事業經費高於自治區平均水平。而全區基層民眾自發興建文體基礎設施和開展文體活動的積極性,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