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語文教師先進事跡

次仁拉姆,女,藏族,1961年出生,籍貫波密縣許木鄉沙仁村,中共預備黨員,1976年參加工作,XX年12月退休,現為波密縣“夕陽紅鍋莊隊”隊長。1976年9月,次仁拉姆老師進入波密縣許木鄉完全國小任教。從那一天起,她就立志要當好一名人民教師,主要從事藏語文的教學工作;1983年7月,由於工作的需要,前往玉仁鄉完全國小任教;1986年7月,正式調到縣完全國小任教直至退休。在當時教學環境差,生源質量差,教學設施落後的情況下,事業心極強的她自我要求高,精力充沛,工作勤奮,任勞任怨,默默耕耘,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獲得了“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等榮譽和稱號,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次仁拉姆老師在政治上積極要求上進,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奉獻精神。當時的許木鄉完小是一所剛剛創辦不久的學校,學校各項設施都十分緊缺,老百姓送子女入學的積極性也不高,老師們除了上課,還要經常參加學校的建設,做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工作負擔極為沉重。為此,她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白天上課忙,晚上挨家挨戶到村民家長中做思想工作,完了還要批改作業,照顧寄宿學生等等。但是她熱愛教育,把整個身心都融進了對教育的事業的不懈地追求中,她熱愛教師職業,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學生身上,她給予學生的時間超過了陪伴親人的時間。她用自己的愛心塑造著孩子們美好的心靈,用自己的青春為孩子們編織著七彩的夢。因為熱愛,她常常工作到很晚,甚至顧不上自己的身心健康;因為熱愛,她常常在教室和辦公室之間穿梭,甚至都顧不上喝一口水。特別是1983年7月,由於工作的需要,到玉仁鄉完全國小任教以後,她更感自己肩頭的沉重,上級部門和領導,因為相信她的工作能力,相信她的為師之德,才讓她挑起了無論在生源質量,還是在教學環境來講都比以往更差,需要用百分之百的時間和精力來改革創新,使完小工作步入正軌的重擔。工作負擔重了,條件更為艱苦了,她也更忙、更累了,但是她還是滿懷熱情。她把對於教師職業和學生的熱愛,融入到了對於玉仁完小的建設和發展中去。幾分耕耘,幾分收穫,次仁拉姆老師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僅在3年當中,玉仁完小無論在教學環境,還是在教學質量都得到了煥然一新,脫胎換骨。回想當年,她深有感觸地說:“在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像陀螺一樣不停地轉動,每天寢食不安,甚至出現了耳鳴、頭暈的現象。但是,一想到我們的學生,一想到我們的老百姓,我就充滿了精神和力量”。由於,她出色的工作表現和優秀的教學成果,縣完小多次向上級部門打報告,要求把她調進來。1986年,上級部門根據縣完小的實際需要,同意把她調入縣完小工作。教學環境比以往好了,生活條件也比以往好了,但是次仁拉姆老師,卻沒有辜負大家的希望,她仍舊像以往一樣嚴格要求自己,利用好的教學條件,不斷做出更多的工作成績。隨著時代的發展,她清楚地意識到作為一個國小教師,光會上課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學會思考,學會積累,學會學習。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知識面在不斷地拓展,怎樣讓課上的更有活力,如何讓課堂變得更有生氣,這一直是她在苦苦追尋的問題。為此,她積極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與同事探討,從書本獲益,那時的她除了上課,還要不斷學習,但這是她孜孜不斷的追求。每天晚上六點至十點在家備課是她的必修作業,那時侯,別的年輕教師可能正在歌廳、舞廳消磨著自己的快樂時光,而她卻在幽暗的家裡,大聲地背著課文或是面對著一大堆的書籍津津有味地摸索新的教學方法。這個在別人眼裡枯燥甚至是可笑的舉動,她卻一直堅持下來。在不斷的努力下,她的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升,教學方法不斷得到完善。這一切,被學校領導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不過多久,學校就讓她擔任畢業班的班主任兼學校藏語文教研組的組長。做班主任時,她以情激勵學生、溫暖學生、鞭策學生。她最關心的是學生的成長,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和文明習慣,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她所帶的班級,大部分學生成績優良,1994年僅在她們班中就有4名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內地西藏班。在她擔任班主任期間十幾年間,前後有20多名學生考入內地西藏班,她為下一帶的健康成長,可謂付出了自身的一切,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如今有很多曾經她所教導過的學生,在西藏各個地方從事各類工作,每到教師節她總能收到很多意外的小禮物,都是她曾經教導過的學生,送給老師的。說到他們曾經的老師次仁拉姆,每一位學生說出都只有一句話:“感謝次仁拉姆老師,沒有她的教導,我們今天就不能像現在一樣為社會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在教研組工作中,她經常與老師們一起研究課堂教學,不斷地從雜誌上、外出聽課中學習先進經驗,並源源不斷把新的方法,新的經驗輸送給每一位老師,營造教研組濃濃的研討氛圍。因為工作成績突出,藏語文教研組連續多次被評為校優秀教研組,她也被多次評為校優秀教研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