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經理事跡材料

陳鳴紅同志是中國石油重慶銷售公司北分公司副經理,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做過加油員、核算員和站經理。十幾年來,她持槍付油1XX多噸,沒有一次操作失誤;經手油款近5000萬元,沒有一筆差款錯賬;接待用戶170000多人次,沒有一起顧客投訴。她先後帶出了兩座樣板站,分別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和“中央企業學習型紅旗班組”,自己也先後被評為“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和“五一勞動獎章”,當選為中國石油“十大模範加油站經理”和“十大傑出青年”。

一、像“繡花”一樣抓管理

加油站管理貴在細節,重在執行。“五項管理創新”就是她在推行加油站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摸索、總結和提煉出來的。以前,加油站儲油罐量油井蓋都是混凝土澆制,笨重難開。後來改用鋼筋滑槽鐵板,體積大、易生鏽,一拉一推還是挺費勁。認真研究,仔細琢磨,把它改成鋁板壓模,美觀輕便,一個手指就能提起來。儲油罐卸油口用壓環蓋封閉,缺少控制環節,成為卸錯油的風險點,她就在卸油口上做文章,增加一道手閘閥,安裝鎖扣,實行“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杜絕了卸錯油事故的發生。一次,加油站員工隨口說了句“法蘭盤生鏽了,好不容易才打開”。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她在法蘭盤上方焊了一個傘形防雨帽,刷上銀粉,和呼吸閥通氣管渾然一體,這樣,再也不用擔心法蘭盤淋雨生鏽。

嘗到了管理創新的甜頭,她進一步琢磨加油站細節管理。“一條毛巾五種用法”就是其中一項,新毛巾便利店先用,陳舊褪色後換到辦公室當抹布,然後依次擦營業室、設備、加油膠管,最終才被扔掉。這樣既做到了物品的充分利用,又降低了費用,還培養了員工的節約意識。加油膠管滿地扯,人踩車壓,既不安全,還容易損壞,經反覆試驗,6米長膠管盤兩圈半,9米長膠管盤三圈半,左槍右盤,右槍左盤,整齊美觀,規範統一,被大家形象稱為“膠管蛇形盤放法”。就這樣,她先後總結提煉出了“員工即時培訓法”、“崗前狀態調整法”、“經理走動管理法”等九項管理法,有效提高了加油站的管理水平。

二、像“親人”一樣待客戶

XX年1月,她被聘任為重慶公司第一座女子加油站—大石壩加油站經理。當時,加油站周圍3公里內就有6座社會加油站,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她帶領員工跑機關、進廠礦、下工地,積極開發市場。對新客戶,她送上名片,親自加油,了解有關信息;對老客戶,她打電話,發簡訊,節日早問候,生日送祝福。不到一年時間,大石壩加油站固定客戶就突破200個,日銷量由5噸增長到18噸,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樣板站。

XX年11月,某建築工地要油。因天雨路滑,在離工地還有幾公里的地方,油罐車陷進了泥坑怎么也爬不上來。她深一腳淺一腳走到了工地,找來挖掘機牽引。短短5公里,用了兩個多小時,拉斷了三根鋼絲繩,終於把油送到了工地。後來得知,因為下雨,一些社會加油站不願意送油,才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撥通了加油站的的電話。從此,該施工單位成了這個加油站的固定客戶和真誠朋友。加油站建消防沙池,他派車運輸磚頭河沙;加油站修補地面,他主動送來石子水泥。

客戶把她們當朋友,她們也把客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XX年3月,重慶計程車司機張川勇斗歹徒,身負重傷。在公司的支持下,她們以加油站為現場,和重慶交通廣播電台共同舉辦了“為英雄的哥募捐”的活動,募集資金達3萬多元。當天進站加油的車輛有590餘台,比平時增加了100多台,僅司機捐款就達28000元。司機師傅們都說:這女子加油站,最知道咱們的心了。

三、像“建家”一樣建油站

加油站的員工大多為市場化用工,思想活躍,流動性大。要想讓員工“愛站如家”,加油站就得像個“家”。19歲的加油員張惠,家在安徽農村,獨自離家到重慶打工,特別不習慣。她就手把手的教她學電腦,休息日帶她上街買衣服、看風景。她給她穿上鮮艷的中國石油工作服,在加油機前、宿舍、辦公室拍照留念,並寫了書信一塊兒寄回她老家。張惠的父母在回信里寫到:“把女兒交給你,交給中國石油,我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