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統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4、常規工作超常化,業務職能“由淺變深”。~年免徵農業稅後,村級民主政治建設出現事難議、議難決、決難行的“三難”問題,我們採取試點先行、典型引帶、指導推進等措施,探索了村務公開一事一議的方式方法,解決了基層政權建設遇到的深層次矛盾。此做法得到了省廳基層政權處的有力指導和充分肯定,在全盛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會議上介紹了經驗。

社區工作原來只注重區劃調整、資源整合和搭建機構,去年以來,我們堅持市領導包社區、部門進社區、全社會共建共享等原則,指導社區的職能不斷深入,社區功能不斷深化,特別是建立了多處文化活動室和讀書室,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濃厚了社區居民的學習氛圍,在全省社區知識競賽中獲得了三等獎,被評為“全國百佳學習型社區”。

5、扶貧解困多元化,救助能力“由弱變強”。城市低保對象由XX年的1100人增長到現在的每年1.2萬人,增長了11倍,且補差額度不斷提升,由每人每月平均20多元,增加到60多元,省低保中心每年補助我市的低保資金達550萬元,有效地解決了城鎮下崗職工和弱勢群體的生活難題。

按照省廳加快建立城鄉綜合救助體系的要求,我市低保工作在全省最先向農村非農業人口進行了延伸;去年又將1.3萬名農村貧困人口納入大病醫療救助範圍;對50戶殘疾農民實施了每戶7500元的住房救助;對5800多名五保老人落實生活補貼700多萬元;今年,做為全省農村低保試點已初步確定低保對象4.5萬人。前不久,省廳福利處和省社會康復醫院專家專程對我市殘疾兒童進行體檢,已確定為80多名殘疾兒童進行手術康復救助。幾年來,我們在救災救濟處的支持下,每年盛市、鄉三級籌措的救災扶貧資金達500多萬元。救助能力不斷增強,社會保障不斷完善。

6、社團發展規模化,民政數字“由小變大”。福利彩票由XX年的200萬元將增長到今年的XX萬元,增長了10倍。

登記的民間組織由~年的10多個增長到現在的160多個,增長了10倍多,特別是由只重視民辦非企業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側重培育和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為農村經濟發展培育了新的經濟成長點,使民間組織在經濟建設主戰場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此做法在全省經驗交流會上介紹了經驗。

深化經營理念,實施六化機制,民政工作產生了“六變”格局,使我市民政系統固定資產總量實現了翻番,民政事業獲得長足發展。XX年以來,我市連續獲得了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市、全國婚姻登記工作先進

單位、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百佳學習型社區等5個國家級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