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文明示範校園事跡材料

我校十分注重文明創建工作,將文明創建的內容融入到學校工作計畫之中。我校根據上級要求,結合創建標準,深入開展文明示範校園創建活動,現匯報如下:

一、 文化薰陶,提升教師的“精氣神”。

(1)我校以“創和諧學校,建幸福校園”為辦學理念,無論是學校櫥窗設立的“名師專欄”、學校網站開設的“名師風采”,還是舉辦的“我為學校發展獻一策”徵文演講、“班主任論壇”等活動,無不在潛移默化影響教師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超越自我,取得更大的成績。

(2)我校每日靜心一小時讀書活動,教師們讀學生讀的書,了解學生讀書的內容,互動交流,引領學生讀,指導學生讀;教師們讀教育專著,方能深諳“傳道授業解惑”之道;教師們讀文學名作,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教師們的儒雅博學之氣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學校的文化氣息,鑄就了學校的魂。

(3)我校建立了“寺前國小群”,教師可以轉載關於教育教學的日誌,也可以抒發教學感言,記錄自身教育教學的得與失,教師相互之間也可結合教育教學討論交流……,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內容和言論則不能涉及談論。與此同時,我們還創建了寺前國小師生交流群,學生可以就學校生活中一切問題與校領導、與教師交流、探討,學校也充分發揮網路的作用,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正確引領,塑造他們美好的未來。

(4)我校每學年舉行一次教師綜合素質大賽。教師在各項活動的比拼中,可謂八仙過海,風流盡顯,異彩紛呈。歷次教師綜合素質大賽,進一步促進了我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的提升,進而豐富了文明示範校園的內涵。

一流的校園文化形成一流的精氣神,一流的精氣神塑造出一流的教師,一流的教師創造出一流的業績。文化之功,功不可沒。

二、堅持多元發展,豐富文明內涵

1、立足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

學校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大膽進行課程改革,努力踐行“樂學篤行”校訓,積極構建優質、高效課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快樂大課間,和諧師生情

我校對傳統課間操進行改革,自編了大型團體操《絢麗童年》。孩子們在舒活筋骨、抖擻精神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洗禮,培養了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

我校每個學年初都根據老師的特長組建多個快樂課間活動項目,其中,抖空竹、輪滑等項目已走出校園、走出遷安,形成了寺前國小幸福校園特有的品牌。

3、每日靜心讀書,打造書香校園

我校開展每天靜心一小時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氛圍,打造書香校園。

4、新四點鐘課堂,多彩社團活動

學校在每天的6節課後,結合師生的愛好特長,開設了新四點鐘課堂——幸福社團。師生在每天的下午四點相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5、牽手節假日,進行適時教育

我校適時以中國傳統節日與國際假日為契機,以活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主題教育,從而增強學生人文素質,豐富校園文化內涵。

6、參加社會實踐,放飛心中夢想

我們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焦點新聞以及校園裡的實際問題,鼓勵學生大膽地去發現,去觀察,去思考,感受健康成長的快樂。

三、加強文化建設,最佳化育人環境。

我們以創建文明示範校園為契機,積極爭取社會支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校園的每一棵花草、每一面牆壁都成為育人的工具,發揮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