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局長事跡

二  十  春  秋  財  政  情

---記xx縣人民政府助理調研員、財政局局長xxx  在xx市財政系統,有一位有口皆碑的局長,他持重但絕不保守,嚴謹但絕不刻板,多謀善斷但絕不獨斷專行,手握一縣財政大權,但始終保持著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絕不妄自尊大,徇私弄權;再大的困難面前,他的臉上從來沒有過頹廢和沮喪,有的只是剛毅和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他勤奮敬業,凡事既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親力親為,又善於調動多方積極性,團結協作,共同努力;他帶領全縣財政系統幹部職工,銳意改革,不斷創新,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整整二十年,他情系財政興衰,在財政戰線上摸爬滾打,把人生最寶貴的年華無私地奉獻給了財政事業,練就了一套駕馭全局的過硬本領,更帶出了一支過硬的財政幹部隊伍。他說:“從事財政工作二十年,最大的感受只有兩個字:難、累。在這二十年里,不敢說有多大成績,但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問心無愧。”他就是xx縣財政局局長xxx。

一手抓增收,一手抓節支,他是芷江發展的“理財人”

xxx同志於198x年x月調入縣財政局工作,歷任企財股副股長、副局長和局長。在多年的財政工作實踐中,他運用在xx大學經濟系學習的財政專業理論,結合xx實際,積累了豐富的理財經驗,推動了xx財政事業的健康發展。  他注重將財政工作置於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跳出單純為抓財政而抓財政的圈子,提出了切合xx實際的理財思路:推進農業產業化,突出發展農業多種經營和農產品加工,穩固基礎財源;推進山區工業化,突出發展工業支柱產業、重點企業和拳頭產品,最佳化主體財源;推進農村城鎮化,突出發展城鎮第三產業,開發新興財源;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帶動,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狠抓機遇財源。深入推進“加快發展聚財、強化征管聚財、規範審批聚財、市場運作聚財”工作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到XX年,全縣財政總收入達xxxx萬元,可用財力達xxxxx萬元,從XX年到XX年連續三年里,財政總收入平均增長率達xx%,可用財力平均增長率達xx%,這對於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內陸地區農業縣來說,實屬不易。

他十分注重科學理財,努力提高財政運行質量。他說,財政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理解、關心和支持,否則,將一事無成。在他的倡導下,全縣形成了全黨抓財稅、全民抓財稅的良好氛圍。制定了縣人民政府與徵收機關、縣人民政府與鄉鎮、縣人民政府與“四辦”、徵收機關與代征代扣代繳單位縱橫結合的財稅目標管理考核體系,調動了各個方面生財、聚財、理財的積極性。他常說,工資、社會保障和農業、教育等公共事業,事關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是財政保障的重點。在實際工作中,他按照“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原則,集中有限財力,對事關政權建設、農業、科技、教育、環保等重點支出項目,實行財政傾斜。在xxx同志擔任局長期間,xx縣工資發放力度始終處於全市上游水平,對計生事業的投入處於全市領先地位,社保基金積累占據全市半壁江山。從XX年x月起建立“工資專戶”,全面實行了縣鄉全額行政事業單位和離退休人員工資銀行統發,保障了基本工資發放到位,並於XX年為鄉鎮解決資金xx萬元,補發了鄉鎮幹部歷年欠發工資。針對農村稅費改革後鄉鎮普遍存在的站所經費難以到位,政府運轉困難等問題,積極支持鄉鎮差額預算站所的財政補助經費上劃縣主管部門管理,並在縣本級財政預算中調整支出結構壓減運轉經費,每年為鄉鎮增加財力補助xxx余萬元,增強了鄉鎮財政實力,鄉鎮財政得以穩步健康發展。 為化解財政風險,增強財政償債能力,他從XX年開始,積極主張建立償債準備金制度,到目前全縣積累償債準備金近xxx萬元。近年來,他採取“上爭、內聚、外引”等方式,積極籌措資金,推動鄉鎮消赤減債工作。XX年至XX年,共消化鄉鎮債務xxxx萬元,特別是199x年農金會和XX年城信社清理整頓後,全縣新增了xxxx余萬元的巨額債務,他與其他同志一道,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至XX年止,累計消化了包括農金會、城信社借款在內的縣級財政歷史債務xxxx余萬元。為xx財政擺脫困境,走出低谷,步入良性循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