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班主任事跡材料:“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建立班幹部“值日”制,發揮個人潛能。

班幹部不是天生的,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潛在的能力,必須一視同仁地給每個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在班級中找到自己滿意的位置,擔當成功的角色。

三、將愛心作為育人橋樑。

冰心老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了一切。”是呀,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教師對學生的愛更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真誠。

記得18年前有一個瘦弱的女孩叫費秀珍,五年級時插入我班學習,剛開始,她學習差,似乎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經過了解,我才得知她是生活在一個不幸家庭中的孩子。父母常年有病,孩子很孝順父母,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伺候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她的生活僅靠親戚、鄰居的救濟才得以勉強支撐。這種不幸的家庭遭遇使這個孩子幼小的心靈承受著難言的重創,自卑心理日益嚴重。面對幼小的她,面對自卑的她,一種強烈的責任感與愛心讓我下定決心:心靈的創傷要用“心藥”醫治。我利用課餘時間找她談心,她沒錢買文具,我把口袋中的錢遞到她的手裡;天冷了,看到她單薄的衣服,我悄悄地買了幾件禦寒的衣服送給她時,她緊緊地把衣服貼在胸前,向我鞠了一躬,淚汪汪地說:“老師,我會努力的!”,聽著她動情的話語,我的心被震撼了。深切地感受到,一個老師只要以一顆真誠的愛心對待自己的學生,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工作中,我注重感情投資,把“愛生”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用愛心去填補學生遠離家庭,遠離父母所造成的感情真空,使師生的感情逐步加深。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

每學期開學後我都要組織召開題為“媽媽愛我,我愛媽媽”的中隊會。會上學生們回憶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有的同學說:“我生病的時候,媽媽一直守在我身邊,給我餵藥,一直到我病好。”還有的同學說:“媽媽上班很辛苦,可下班回家還要做飯、洗衣服,有時晚上還要幫我蓋被子”……這時,我給大家提了個問題:“媽媽這么愛我們,我們為媽媽做過什麼?”教室里一片寂靜,同學們都低下了頭,經過一番討論,同學們做出決議:我們每人每天幫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表達對媽媽的一片愛心。

另外,我還開展了“尊重別人就等於尊重自己”、“零錢用處大”、“我們的昨天、今天、明天”、“自信、奮進、成功”、“暢想未來”、“好書,我們的朋友”、“學會欣賞和讚美別人”等一系列活動,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五、與家長建立和諧的關係,共同搞好班級工作。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此,親職教育對孩子有著較大的權威性和特殊的感染力。家長的言談舉止、家庭的生活方式使孩子耳濡目染,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工作中我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向他們反映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

我班的葛玉章同學是我校小有名氣的調皮大王,該生不但成績極差,學習習慣存在很大問題。工作中我從沒有用歧視的目光看待他。我曾多次與該生家長接觸,最終我們找到了結症。該生由於各方面較差,過去老師總是歧視他、冷落她,久而久之使該生產生了逆反心理。針對這樣的情況,我採用了“正面引導、精神感化”的有效方法,在學習主動幫助他,在生活上多關心他,並經常與他談心,經過一年的努力,葛玉章同學遇到什麼事情都主動跟我交流,使我們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和真摯的朋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