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陳超英同志先進事跡

與民眾親如一家、情同魚水,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也是合格共產黨員應具備的基本修養。陳超英,作為一名從修理工一步一個腳印走上領導崗位的黨群工作者,她與職工民眾有著與生俱來的魚水情深,時刻把解決職工的具體問題作為密切聯繫民眾的紐帶、改善黨群關係的最好方式。在陳超英的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關愛民眾的美德,體現了與人民民眾魚水情深的真摯情感。陳超英以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對企業的無限忠誠以及對公司員工的滿懷深情,集中展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風範。

一個人能否被後來人記住,不是看他做了多大的官,而是看他做了多少事,做了什麼事。53年的時間不算太長,但在這有限的時間內,陳超英卻用一件件實實在在的“小事”傳遞著真情大愛。在接待職工來訪時,一杯熱茶,一臉真誠的微笑,一腔熱情的溝通;在辦理職工來信時,認真閱讀,深入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處理意見;在接聽職工熱線電話時,仔細傾聽,詳盡登記,耐心解答諮詢或分類處理等。正是這一件件鮮活的小事,使職工民眾的心和她緊密相連,她是人們心中永遠的“大姐主席”,她的“小事精神”更是我們每個黨員幹部學習的內容。

陳超英始終把員工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竭盡全力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金沙江邊懸崖絕壁上的水綏公路項目,有她奮勇的腳步;節假日還在奮戰施工的工地現場,有她鼓勵的微笑;離退休職工需要幫助的時候,有她慷慨的解囊。她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無限的工作之中,直至生命最後一刻。XX 年6 月13 日,陳超英在慰問職工家屬返程途中發生車禍,不幸因公殉職,職工民眾自發以各種形式悼念她,1000 多人從各地趕來長沙送別她,稱讚她是與民眾血肉相連的“大姐書記”,職工民眾的貼心人。在這熱烈的場面、親切的稱呼中,我們感受到了職工民眾對陳超英的深切懷念和無比的眷戀。這一切,源於她35 年的工作歷程,一貫對黨的事業的執著堅定,為企業發展的忘我工作,和為職工民眾的排憂解難。

“做民眾的貼心人”是新時期黨員幹部在宗旨觀念、工作作風和行為操守上的基本標準。在“十二五”規划起航的關鍵時期,黨員幹部更應帶好頭,起好步,掌好舵。以基層建設年活動為契機,以陳超英同志的感人事跡為動力,從自身做起,深入基層、深入民眾,傾聽民眾呼聲和訴求,關心民眾疾苦,想民眾之所想,幫民眾之所需,解民眾之所難,自覺維護民眾的正當權益, 真正同他們打成一片,做他們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