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遞員先進事跡材料

郵遞員先進事跡材料

xx,女,x族,1976年9月出生,1999年參加工作,3月入黨,中專學歷,現任雲南省迪慶州德欽縣雲嶺鄉郵遞員。同志把對藏區的情,對老百姓的愛,全身心地投入到為民服務的崇高事業中。她是步班郵遞員,可她徒步在雪嶺峽谷中遞送郵件行程達20餘萬公里,從沒有延誤過一個郵班,沒有丟失過一

封郵件;她身材瘦小,可她每天都要背著20公斤多的郵件和幫藏民捎帶的生產生活用品穿行在長達350公里的雪山峽谷郵路上;她冒風雨頂嚴寒走險路,可她心甘情願,為的是讓老百姓及早地拿到信件,她不但送信,還為老百姓念信;她是綠衣使者,可她經常穿著一件紅衣服,為的是一旦發生危險,方便老百姓去營救她;她歷經艱險,可她視郵如命,懷孕9個月還在送郵的路上,產後才20天,又走上了郵路。同志以她堅強的意志、無私的奉獻和寬廣的胸懷譜寫了一名共產黨員牢記宗旨、堅毅勇敢、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樂觀向上的壯麗詩篇。

不怕困難 堅毅勇敢 積極樂觀

說起,不得不從她的老所長說起。老所長現年50歲,從20歲起就在德欽縣最艱苦的羊拉郵電所從事最艱苦的馬班投遞工作,足跡遍布四川、西藏、雲南。1999年,在這條路上實在走不動了,長年山區投遞、風餐露宿的生活給他的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那年,他的腰都直不起來了,醫生說,再走就要殘廢了。可郵路總得有人走啊,黨的聲音總得有人傳啊,鄉親們總得跟外面的世界聯繫啊,1999年,經單位同意決定招收一名郵政投遞員,於是在眾多的報考人員中,憑著她的認真踏實、吃苦耐勞和當地人少有的中專學歷脫穎而出。

服務的雲嶺鄉面積有96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5400多人,當地居住的全部是藏族。拉木要走的郵路總長度為350公里。線路有三條:一條是順著瀾滄江順流而上,穿過九曲十八彎的月亮灣峽谷,一直到41.5公里外的明永村,這條路來回需要行走4~6天;第二條是從月亮灣峽谷入口直上翻越雪山,經過4500米雪線,送到雨崩村,行程3天;第三條路線是從海拔2400米的雲嶺鄉政府所在地的背後,向上走10公里山路,爬到4000米海拔的紅坡村,平行投遞2個村莊後,沿著羊腸小道直插只有1900米海拔的瀾滄江河谷行走,順著河谷走到13公里處就過溜索到對岸的3個村子。這條路是拉木三天郵路中最近的,行程只要2天,來回行走50多公里。這樣的環境對於一名男同志來說都很難適應,更何況拉木這樣一名弱女子呢?

一般人要體驗四季需要一年的時間,可在她的投遞路線上,一天就可以感受四季的冷暖。她所走的郵路在白馬雪山和梅里雪山峽谷地帶,這裡氣候多變,在她的投遞路段,一會兒要上海拔4000米接近雪線的地方,承受冬天的寒冷;一會兒下到海拔只有1900米的瀾滄江河谷地帶,忍受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這些還不是最麻煩的,關鍵是氣候反差大,拉木的衣服成了問題。穿著厚厚的衣服經過峽谷時,渾身被汗浸透,爬上4000米海拔雪線後,汗還沒幹,濕漉漉的又冰冷刺骨。

在送郵的路上總穿著一件紅衣服,因為在雪山峽谷間,到處都是綠色和荒涼的灰黃色,時常在大山中行走,難免會發生意外,郵政的綠色制服容易與周圍的景色混淆,只有紅色最顯眼,能讓人們找到她。有一次她在山上因為發燒暈了過去,還是對面山上的老鄉看到了一個受傷了的穿紅衣服的人,才把她帶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