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學班主任的先進事跡材料

1、改“總結缺點”為“挖掘優點”,在肯定激勵中,促進了學生髮展。

結合教育心理學,他運用“期待效應”,改變以往階段總結時要求學生側重挖掘自身不足、缺點、總結教訓的做法,明確提出要學生歸納自己值得驕傲的優點和階段性進步。這種進步可以是學習成績方面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例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親子關係等得到改善的方面。

這種做法很受學生歡迎,大大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大家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優點,自己的進步,實踐證明,在學生自己眼裡的那些優點、那些進步其實有很多是會被教師所忽視的,這也是造成師生溝通困難的一個方面。通過自我展示,再加上班主任的分層反饋,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和勇氣,又鞏固了學生下一步自我發展的目標,起到了“心理暗示”作用。有力地加強學生與班主任的相互信任和溝通,促進了師生關係和諧發展和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2、改“值日制度”為“值周制度”,責任到人,培養了學生責任意識。

在學校每周一評“流動紅旗”的制度下,如果沿用傳統的值日制度,那么,只要每星期中有一個小組甚至某個人沒有值日,或者不負責任,草草了事,就會造成整個星期的所有人的努力白費。反映班集體凝聚力的“流動紅旗”更是難以企及。針對這種現狀,結合本班實際,他大膽改革,與學校周流動紅旗評比制度相配套,制定出了“值周制度”。由於這種制度實現了責任到人、榮譽到人,使得高中生爭強好勝的特性被大大激發出來。大家學會了合作與競爭,感受到了尊重他人和受人尊重的重要性。同學們的責任心、集體榮譽感明顯增強,班集體凝聚力很快形成。

在這種制度實施後,他們班的流動紅旗成了常客,大家的自信心,自豪感,自我管理意識明顯增強。班級環境清潔優雅,任課教師反映良好。

3、改“班主任的班會”為“全體同學的班會”,促進了學生自主管理。

傳統的班會就是班主任“一言堂”式的班會。班主任在講台上滔滔的講,聲情並茂;學生在下面默默的聽,無動於衷。本來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非要翻來覆去地、絮絮叨叨一節課。其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針對絕大部分學生有獨立處理安排自己班級事務的強烈願望,有展示自己個人才華的積極心態。並結合學生的民意調查,他果斷進行了嘗試——“還政於民”,改“班主任的班會”為“全班同學的班會”。在主題班會上,大家開誠布公、暢所欲言,在輕鬆愉快中解決了班集體中許多過去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症”。主題班會真正成了全班同學展示自我,展現青春風采的舞台。正如某位同學所說的:“我的地盤我做主!”

四、注重教育科研,自覺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做創新型班主任

在九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在班級管理中,不斷總結、積極探索現代教育規律,力求達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有所創新的效果。始終把學生看成動態的人、發展著的人,注重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轉自發為自覺,變被動為主動,做創新型、科研型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