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乾黨支部先進事跡材料

三是學習活動形式多樣化,使老黨員樂於其中。每年老乾支部都要組織黨員到秋收起義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開展“過去入黨為什麼,現在為黨乾什麼,身後給黨留什麼”的討論,每年組織一次老黨員外出考察學習,開闊視野,更新思維。20*年,支部還利用遠程教育設備,組織老黨員們學習上網知識,讓老黨員們在充分感受現代文明的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了外面的大千世界。

四是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豐富的娛樂生活是實現老有所樂的重要途徑。支部根據黨員幹部們的興趣愛好,相繼成立了詩詞、書畫、釣魚、武術、登山、歌舞、象棋和計算機等興趣小組,月月都有活動開展。支部黨員的詩詞作品和武術、歌詠表演多次在市里獲獎,詩詞小組現已有會員42人,出版詩作《紅土地放歌》5集。去年中華詩詞學會在瀏陽召開,與會的100多位全國詩壇名家赴*市考察,老乾支部即抓住這一機會,多方協調,組織詩詞小組成員與各路名家進行交流,更大地提升了老黨員們的創作熱情,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孫軼青還即興揮毫賦詩為《紅土地放歌》題字。

三、講奉獻,比貢獻,讓老黨員為民之心常在

老乾支部堅持力所能及的原則,根據老黨員的身體狀況、個人特長和興趣愛好,分別安排了“督導員”、“參議員”、“宣傳員”、“調解員”、“輔導員”等工作崗位給每位黨員同志,既符合每名黨員的實際情況,又使老黨員們的人生理想有了更加實在的展現平台。同時,支部還開展了“講奉獻,比貢獻”活動,充分調動了老黨員們的積極性,老有所為成了老黨員們展現風采的重要方式。*市鎮的乾群們毫不諱言,這些年來該鎮的經濟社會事業高速發展,特別是近三年來財政稅收以每年超千萬元的速度增長,其幕後也離不開老同志們的默默奉獻與耕耘。在支部的引導下,老同志們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講奉獻,比貢獻,各施所長,讓自己的餘熱放出了最燦爛的光輝。

一是建言獻策,排憂解難。近五年來,“參議員”們為政府提建議、出點子30多條,*市鎮企業拍賣敲響了三湘大地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第一鑼,其中就凝聚了“參議員”們的智慧。針對鎮黨委提出的發展戰略,支部都要選擇幾個課題,要求老乾黨員開展調研。如xx年通過組織開展山林土地現有效益發揮情況的調研,形成了三個調研報告,統一了老同志們對貫徹執行農村土地承包、延包政策和山水流轉改革的思想,並協助支持部分村組開展了山林土地流轉改革。為支持重點工程建設,近4年來,該鎮老乾共捐資達28萬元,動員社會捐資達126萬元。xx年3月,由老乾支部直接運作,*市鎮在全國首創鎮老乾維護穩定協會,下轄村協12個、組協81個,現已有會員498人,構建了維穩三級網路,為地方的穩定維護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是無私奉獻,發揮餘熱。“在民眾眼裡,每位黨員的形象就代表黨的光輝形象,因此,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應該嚴格要求,做到立黨為公,一心為民”。黨支部副書記楊紹享同志在黨員大會上這樣表態。他今年79歲,是一個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現任鎮“六協”總會長和維穩協會會長,每月只能領取到400元養老保險金,可他仍堅持每天8點以前趕到鎮維穩辦上班,無論颳風下雨,從未間斷。鎮上那裡有矛盾糾紛,那裡就有他依然硬朗的身影。4年來他調解民事糾紛126起,化解民眾性械鬥3次,幫教失足青年19人。去年12月,修建1855省道大文路段時,挖出楊氏無堆無碑墳59座,造成150多人阻撓施工24天,楊老硬是若口婆心歷時22天,終於做通族人的思想工作,才使公路建設工程得以復工。“輔導員”陳文葭拿出全部積蓄9.8萬元用於購買幼兒課本,添置教學設備。82歲的退休幹部邱錄淼捐出一生積蓄6.8萬元,近三年奮戰在山,義務植樹508株,荷鋤恢復紅軍戰壕156米,建起兩亭一塔。講奉獻,比貢獻,老齡黨員是黨的寶貴財富,在*鎮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老乾支部的黨員們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模範帶頭,樹立新風。老乾支部要求老黨員們做移風易俗的模範,做社會新風的倡導者。“宣傳員”劉裔洪帶頭移風易俗,立下遺囑要求實行火化,不留骨灰不辦喪事,此事在離退休老乾和當地民眾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關媒體曾對此進行報導。移風易俗我帶頭,倡導新風我領先成為了全體老乾支部黨員們的共識。在老黨員的帶動下,老同志們都在健康的文娛活動中安享天年,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鎮沒有一名老乾與xx有染,有7名練過xx的民眾被老同志轉化教育過來,退出了xx組織。

“春催聖地綠,旗映夕陽紅”。秋收起義會師聖地的老乾黨員們正在為建設小康社會,加快老區發展,奉獻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他們的崇高品德和敬業精神連同他們開創的事業令支部黨旗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