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場長先進事跡材料

在巍巍的小興安嶺南麓,五*池世界地質公園北側,因十四座火山之一格拉球山而得名的格球山農場,八千北大荒兒女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依然堅守著淳樸的民風,過著殷實富庶的生活,初具規模的農區工業化,讓這裡的人們享受著新農村建設的累累碩果……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凝聚著多年來為農場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而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的農場“當家人”的心血與汗水,他給人的印象始終是幹練、樸實,做事勤懇,敢於創新、堅守清廉,用入黨時的誓言,書寫著一個共產黨人的忠誠。他就是格球山農場場長××*。

一、今年48歲的××*,大學文化,睿智,幹練。

這位從解放軍大熔爐里錘鍊出的東北漢子,身高一米九,高大英俊的外表中,透露出博大的胸懷和永不服輸的性格。1983年從部隊轉業復員來到格球山農場後,××*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乾起,當過電業工人,任過農場武裝部幹事、部長、畜牧站站長、乳品廠廠長、物資科科長、乳業公司總經理、農場副場長、黨委書記。

xx年7月,靠著在基層工作近二十年打下的功底,他以清正廉明、嚴以律己的思想作風和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工作態度,贏得了組織的信任和民眾的認可,被分局黨委委以重任,擔任了農場場長,挑起了農場快發展的大梁。上任後,他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忘肩負的責任,堅持以勤政促進經濟環境最佳化,廉政促進黨風建設為重點,統籌兼顧,努力站排頭、扛紅旗、創先進、爭第一,為農場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他思路清晰,思維敏銳,有著軍人果斷幹練的品格,也有著北大荒人那種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對農場的中心工作,不是簡單的複製照搬,而是注重與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富有前瞻性地開展工作。每一項工作他都勇於身先士卒,始終衝鋒在工作的第一線,不為“壓”所屈,不為“錢”所動,不為“誘”所惑,展示了黨的忠誠衛士、人民公僕的精神風采。

幾年來,××*團結帶領黨政一班人,以造福一方百姓為己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盡職盡責,農場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職工民眾過上了富庶的小康生活。

xx年,農場被農墾總局黨委授予墾區“三面紅旗”榮譽稱號之一;xx年8項經濟綜合指標排名全墾區第一;xx被省政府授予農業工作先進場,被農墾總局黨委和分局黨委授予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xx年農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xx年,農場實現總產值1.79億元,全口徑利潤5462萬元,資產負債率下降到25%,人均收入9000元。

××*同志的辛勤努力也得到了組織上的認可。曾先後獲得北安墾區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十佳公僕、總局第四屆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北大荒百面旗先進個人、總局優秀共產黨員,總局特等勞動模範、黑龍江省第十屆勞動模範多項殊榮。

熟悉他工作的領導和同事都深知這些成績的背後,凝聚著他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塊塊獎牌和證書體現組織的褒獎,記載著他的拼搏和奉獻。

二、多年擔任基層領導、農場副職主管工業、畜牧業工作的××*,對具體的“一攤子事兒”,管理起來,還是輕車熟路,而今,組織上卻讓他挑起了場長這副擔子,管理全場的人、財、物,擔子不輕呀!能行嗎?親戚、朋友都為他捏了一把汗。

知情人知道,這個農場的日子的確很好。農場不大,存款很多,企業連續十五、六年盈利……

可是又有存在的事實。人口偏多,資源偏少,農業依然是農場的主要經濟來源,如何另闢蹊徑,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向管理要效益,這一沉重的課題,使得他不得安眠,他沉思著……

“日子好了也得緊著過,農場的社會事業需要錢的地方太多了,不能幹今天想昨天,得放長遠,得為子孫造福呀”!這是××*在全場幹部大會上所講的,話雖簡單卻擲地有聲。

過緊日子,奔好日子,先從管理入手,從兩級班子抓起,徹底堵住“跑冒滴漏”。

抓管理可不簡單,用他自己的話說,一要做到“嚴”,二要做到“恆”。嚴就是嚴標準,恆就是持之以恆,常抓不懈,下狠茬子,向管理要效益。

於是,新的人、財、物管理制度相繼出台了。

“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形成了共識。在充分調研論證、借鑑先進地方經驗的基礎上,農場率先推出了財務“一帳制”、管理區“六費統管”管理模式,縮短了核算流程,堵住了管理漏洞,免得領導幹部“兜彎子,繞圈子”,花百姓的“血汗錢”,報自己的“糊塗賬”。

全場一套帳,“六費”核嚴核死,年初一步核給到人,超支不補,管理人員實行職務消費“貨幣化”,每月按比例打到卡上,使得剛性預算得到了有效控制,真正做到了“年初的預算就是年末的決算”。

這幾年,每年的管理費用,都比上一年度遞減十多個百分點。xx年,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管理費用比xx年節省支出92萬元。使資金從源頭得以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