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課間典型材料

開展陽光課間 打造山區校園文化新亮點

xx二中是全縣規模最大的一所初級中學,也是全縣唯一一所省級示範國中。學校前身可追溯到清末的雲龍書院,在百年的滄桑巨變中走過了一條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穩步前進的發展之路。目前,學校為十二規,36個國中教學班;在校學生1934名,住宿生763名;教職工148名。

近年來,學校在縣委、政府和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全社會的大力支持下,秉承“領導管理就是為教師教學服務,教師教學就是為學生學習服務,學生學習就是為社會服務,努力構建以民主為基礎,以法治為保障,以服務為宗旨,具有貧困山區特色的,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和諧學校”的服務性辦學理念,將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發展中的一個重要主題,致力打造文化精品,切實最佳化育人氛圍,推動了校風、學風的整體提升。

學校先後被省、市驗收命名為“山西省安全教育示範校”, “山西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山西省示範國中”,“山西省文明學校”, “山西省德育示範校”,“山西省素質教育實驗校”, “山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山西省平安校園建設先進校”, “山西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校”,“晉中市普及實驗教學示範校”,“晉中市綠色學校”,“晉中市教學質量優勝校”;先後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民眾體育活動先進集體”,“文明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一、基礎實施建設的跨越式發展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平台

學校原坐落在縣城東關街泰山廟。步入九十年代,由於校舍建築時間長、質量不高,學校主體教學樓都成為危房,時刻危及師生的生命安全。又鑒於新的教育形勢快速發展,人民對優質教育的渴求越來越迫切。迅速打破制約學校發展瓶頸,全力提升辦學水平,成為當務之急。為此,縣委、政府高瞻遠矚舉全民之力擇址新建xx二中。新校園2oo6年5月動工,xx年9月竣工,並於當月實現了整體搬遷。

新校園占地60餘畝,主要建築有辦公實驗樓、1、2號教學樓、學生公寓、後勤服務中心、報告廳、弧形連廊、鐘樓。學校配備了一流的設施、設備。計算機教室、語音廣播系統、多媒體、電子監控、圖書、儀器、體育器材都一應俱全。教師每人一台電腦,安裝有音、視頻同步實錄傳播錄播教室一間。

校園整體布局科學合理,結構明快,格調清新。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休閒區功能明確,突出了實用性,講究了藝術性,體現了教育性。校園樓體和校園路徵集篩選了以立志和德育為主題的命名,使校園路標育德、樓體立志、草木含情。樓道內、教室牆壁上製作了以“八榮八恥”、“名言佳句警句”為內容的一幅幅噴繪宣傳牌。文化連廊裝有“辦學理念”、“校訓、校風、教風”、“校園小報”。宿舍樓內懸掛有《學生宿舍管理須知》、《安全大於天,生命高於一切》等警言。餐廳里我們有針對性地設了許多溫馨提示語,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通過這些無聲語言,不僅讓學生從中真實地領悟到:怎樣去做人的道理,還有利於規範自己的言行,增強自我約束。校園建設處處彰顯了育人特色。

二 、創辦特色,開展陽光課間是提升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載體。

步入新校園,人們對二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充滿了期盼,如何以嶄新的精神風貌迎接新校區的新生活成為每一位二中人所面對的新課題。為此,學校深化服務型辦學理念,全力實施有效教學,推進 “三•三•三”課堂教學模式建構,以“五規範,六創建”開展寄宿制校園管理實踐與探索兩項改革。並在此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均衡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拓寬教育途徑,延伸教育內涵,以謀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更高層次發展。

“5•12”大地震的慘痛教訓警示我們,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教育迫在眉睫;校園工作的實踐告訴我們,加強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始終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陽光課間一小時活動的開展,讓我們找到了一個新的教育契合點。為此,學校在“將學校辦成環境高雅、設備一流、管理嚴謹、特色顯明、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省內知名、市內領先、縣域一流的具有貧困山區特色的新型農村示範國中”的辦學目標引領下,以“整合優勢資源,辦現代化學校;倡導人本精神,構建和諧校園;注重素質培養,突出辦學特色”為辦學思路,突出“我平安、我健康、我快樂、我發展”主題,全力打造集應急疏散演練、陽光體育和養成教育為一體的陽光課間,凸現學校辦學特色,整體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