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的先進事跡材料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事跡材料,僅供參考!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之間一年即將過去,伴隨著學生們的成長,我在班級管理的實踐中也在不斷的進步、逐漸的成熟,自己辛勤的努力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認可,並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肯定。一年中我所做的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高二(10)班的班規中非常重要的一條規定:“每一位同學要樹立責任意識,這個責任既包括對他人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也包括對社會的責任”。為了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去年十月在我的倡導和鼓勵下我班組建了小志願者服務隊,服務隊成立後,他們確定了幾個服務基地,有燕山公園、燕山健身廣場、社區等。他們清洗公共設施,撿垃圾,蓋實錯位的垃圾桶,阻止不文明、不道德行為,撕小廣告。同學們定期到服務基地勞動風雨無阻。人們經常看到小志願者的身影。我讓同學們寫日記,記錄每一次的辛苦與快樂,一年下來既磨練了同學們的意志又培養了他們對社會責任感。“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在我的引導下高二(10)班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XX年11月20日,六位同學在放學回家途中撿到一個黑色皮包,裡面裝有重要證件,他們當時沒有想過包里的東西是否值錢,腦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失主焦急地尋找丟的東西那樣一個畫面,在這種意念下,他們決定交還失主這個包,他們毫不猶豫的將皮包交到了學校,學校也找到了皮包的主人——房山文化館文藝部部長黃河,黃部長也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並表揚了他們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學校也為此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在全校形成了一種良好的風氣,在我班的帶動下學校里的好人好事越來越多,在學校倡導的“迎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中高二(10)班走在了前列。不僅如此,為了提高本班的學習成績,我召開了多次的班幹部會議,召開了多次的家長委員會會議,多次與我班的任課教師共同探討,廣納他們給我提出的很多合理化建議,我幫助同學們成立互幫小組,制定互幫計畫,在我的努力下高二(10)班由原來的底子薄、基礎差的中等班級,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一躍成為現在的年級學習榜樣班。在互幫之中不僅幫出了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對他人的責任意識。

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今後的社會是一個竟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培養中學生的競爭意識有利於他們在不久的將來能好好的適應社會,成為一個社會的有用之材。這個競爭既包括我班與其他班的競爭也包括本班內小組與小組的競爭和同學之間的競爭,為此我給同學們搭建了競爭的平台。

首先是流動紅旗的競爭。在班與班的競爭中,我給班內每個同學都制定量話化考核表,表的內容較細,評比的日期定在每周一的第八節課班會,與學校的流動紅旗評比日期同步,如果本周得到大紅旗則每個同學的考核表上都會有一個加分。如果本周得到的是小紅旗,那么就要查學生處的底表看一看問題到底出在了誰的身上,按著學生處的底表給該同學在量化考核表上減分,該同學要寫出書面說明,並寫出今後的整改意見,而沒被扣分的同學則給予獎勵。不僅如此,辦內的小組與小組之間也開展競爭,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在競爭中同學們學會了團結、學會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