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書記的典型事跡材料

*,現任*縣瓦店鄉大寒屯村黨支部書記。他所在的村曾是個祖祖輩輩沿襲著“種田吃飯,養豬過年,手工賺錢”生活模式的窮村,也曾是發生過“砸警車”惡性事件的亂村。就是這樣一個“多事村”,在*上任以後,實現了由亂到穩、由穩到強的轉變,實現了“三個文明”的快速健康發展。村黨支部先後八年被縣委評為先進黨組織,他本人則連續三年被評為*縣“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連續十年被評為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村幹部。

借民力,築村路,他不辭勞苦

“要想富,先修路”。大寒屯村道路常年失修,雨雪天泥濘難行,解決行路難是村裡的頭等大事。*創新思路,發出請柬,召集在外工作人員召開了大寒屯村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聚會,會上他代表村“兩委“匯報了幾年來的變化和遠景規劃,鼓勵大家建言獻策,並為家鄉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的感召下,短短几天內就集資十萬餘元。這次籌資為村里修成南北路3條,東西路2條,共3500米平整寬敞的鋼渣路,而他卻瘦了十多斤。20*年至20*年,在他的努力下,通過爭取上級資金、協調外部資金和集體籌資,又分別對村里3條南北幹道和6條東西道路進行了集中硬化。現在,大寒屯村道路已四通八達,6200餘米平整寬敞的水泥路令老少村民交口稱讚,遠近村鄰刮目相看,但他卻沒有絲毫滿足。

強農基,促發展,他闊步向前

高產不高產,農田基本建設是關鍵。村裡有5000畝土地,老井因常年淤積,水位連年下降,幾乎成為枯井,根本無法抽水灌溉,村民怨聲載道。可沒有錢,又能怎么辦?*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果斷決定,採取農戶出資、集體補貼的辦法進行。走東家,串西家,挨家挨戶做工作,他的真誠打動了鄉親,大家主動配合村黨支部工作,當年打深井10眼,架設農電線路2600餘米,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但僅靠村民的力量是微薄的,孫天明太了解民眾的難處,他只能把困難留給自己,經多方聯繫,積極爭取,他獲得了農業綜合開發五千畝的項目工程。當年冬至次年春,大寒屯村一舉新增變壓器4台,打機井24眼,修復老機井38眼,安裝固定農田灌溉水泵24台,鋪設地埋線1萬餘米,水泥硬化中小型節水渠溝7500米和節水地埋管道1.1萬米,農田路旁、溝渠植樹2萬餘棵,鋼渣硬化農田道路2500米,並新建橋閘2座,豐水期便利村民渠灌和抽灌,為本村農田旱澇保收打下了堅實基礎。他經過多方考察把推廣“優質小麥”作為改變農民種植模式的突破口,邀請農業專家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民搞好田間管理,並為農民尋找銷路。民眾們滿意了,孫天明也笑了。目前,大寒屯村四輪車、三馬車已經基本普及,各種大、中型農用機車四十餘台,夏收秋種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小麥產量連年提高,加快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進程。

重文化,興建設,他心繫教育

村國小是解放後由一所寺廟改造而來,雖經過幾次改造,但數十年來的風風雨雨,學校教室早已破舊不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他和其他村“兩委”商量,一再壓縮村里開支,並用好民眾集資來的每一分錢,對村國小實施改造,使一座2層22間的現代化教學樓拔地而起。國小生上課的場所解決了,可教師辦公環境還很差。他用村里壓縮下的3萬餘元為教師蓋了5間漂亮的辦公室,改善教師辦公條件,留住了人心,穩定了教師隊伍。為解決國中學生上學難的問題,他大膽嘗試,積極協調村里土地,吸引個人投資在本村建立了一所私立中學。既解決了本村學生就學問題,也讓十里八鄉的學生慕名而來。

移民風,變民俗,他情撒大寒

20*年春節,村黨支部向全村宣布,紅白喜事,取消吹唱班,一律改由本村民間文藝隊義務接送,同時宣布取締村民亡故火化後二次裝棺的陋習。在孫天明的倡導下,這兩項舉措不僅使村民們節約了大量開支,更使農村婚喪嫁娶講排場,比闊氣,大肆鋪張浪費的攀比之風得到了有效遏止。在他的提議下,村里投資八千餘元,由民眾自發組織,成立了2個民間文藝表演隊,設立了老年活動中心,建立了文化大院,購置了活動器材,極大地豐富了農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現在的大寒屯村,村容整潔,民風淳厚,民眾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