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教師候選人事跡材料

在和學生的交往接觸中,他對學生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學生離不開他,他更離不開學生。他把學生視為親人,視為自己的孩子,從而建立了一種師生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一來到47中,他就把47中當做了自己的家,就把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他為了儘快適應新的環境,隻身一人先來47中上課。一下火車,顧不上休息(坐了近20個小時的火車),就直奔學校要求工作。第二天就開始上課和接受了班主任工作。因為他牽掛著他的新的學生,新的班級。短短的幾個月,他就和學生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等12月調令下來,他要回去搬家辦手續時,很多學生擔心他不回來了,圍住他依依不捨地說,老師您一定要回來呀!我們等您!剛到家不久,就有學生打電話催促他,老師,您怎么說話不算話?怎么還不回來?我們都等急了!實際上只有短短的幾天。他一回來,學生們便歡呼雀躍,奔走相告!有的和他擊掌慶賀,有的將他團團圍住問長問短。

有一次,他去宜昌參加全國語文教學年會,沒等會議結束,他宣讀完論文,領回證書,就匆匆趕回。因為他牽掛著他的班級,牽掛著他的學生,牽掛著他的語文教學和教改。而他的學生則更想念他。“秦老師,你是不是不愛我們了?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們你去了哪裡?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天,可我們卻十分想你。你可知道,當我們知道中段考試英語沒拿到第一時,我們真的好難過!我們怕傷你的心,因為你付出的最多,都怪我們不爭氣,後來我們知道語文第一時,我們高興得哭了。秦老師,你把心都掏給了我們,你的學生——我們不會讓你失望的!”這個催人淚下的場面發生在他從宜昌回來召開的“當秦老師不在時”的主題班會上,當時,大部分同學都哭了,就連聽課的老師也一個個低下頭,擦著眼睛,秦老師的眼裡也噙滿了淚水。

長期的教學實踐,使他深信一個道理:教師哪怕是極其細微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他總是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給學生做表率。在教室里,他看到有口香糖的痕跡,就蹲下身子去擦掉它。在校園裡,看到下水道的蓋板錯位了,他就彎下腰來重新整好。每天早上他都提前半小時到班,每次上課前都要先到教室門口等鈴聲,這已成了雷打不動的習慣。難怪學生們說:“我們每天第一個見到的就是秦老師。”“秦老師的課可不能遲到啊!”“特級教師就是不一樣!”是的,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將自己對事業的愛深深播進學生的心田。

可以說,他在學生面前是個稱職的好老師,但是在妻子面前,他是個不稱職的丈夫,在兒子面前,他是個不稱職的爸爸。他一直沒機會陪他們逛商場,去公園。但他認為他活得充實快樂。他的生活原則是:堂堂正正做人,扎紮實實工作,認認真真教書,痛痛快快生活。他的人生格言是:要不斷地向自己挑戰,一次又一次的戰勝自己,實現自身的價值,取得事業的成功。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二、紮實精湛的專業知識

知識是連線教師與學生的橋樑和紐帶,淵博的知識不僅是教師自我完善的要素,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保證,而且是教師業務水平的標誌,影響力的源泉。尤其是語文教師,更要知識淵博,學問深厚,興趣廣泛。“為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就應該吸進整個光的海洋。”我們通常所說的,要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必須有一桶水,也正是這個道理。

xx認識到: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高質量的教師培養出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不加強學習,不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是不行的。尤其是我們廣州處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比較快,學生的素質高,能力強,更需要教師不斷的“充電”。

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水平,秦老師幾乎放棄了所有的假期休息時間外出學習。他冒著酷暑下武漢,到宜昌,去山東,抵杭州,達哈爾濱等地取經學藝。他不僅聆聽了劉國正、張定遠、章熊、張鴻苓、陳金銘、吳心田、趙大鵬、顧振彪、顧之川等數10位語文權威們的數10場學術報告,還親自觀摩了魏書生、洪鎮濤、胡明道、歐陽黛娜、餘映潮等著名特級教師們的教學示範課,聽取了他們的經驗介紹。他還借鑑、吸收、學習了姜樂仁、邱學華等數學界知名學者的教學藝術和先進經驗。同時他利用業餘時間,系統的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現代教育管理》、《素質教育探索》、《語文教育學》、《新基礎教育論》、《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語文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等幾十部理論專著。平時,學校閱覽室成了他每天必去的地方。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他僅聽全國性的公開課就有100多節,記讀書筆記數萬字。這些都為他的語文教學研究和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學無止境,教學相長,乾到老,學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