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花籃-環境教學課題

工藝花籃  原載:中國環境報 作者:顧 萍  適用於初一、初二年級 1.教學目的 ①學會製作工藝花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②利用廢棄泡沫塑膠塊製作工藝品,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 2.教學用具:投影儀、投影片;大頭針、泡沫塑膠塊、絲帶;香皂和泡沫塑膠做芯的花籃樣品各一個。 3.教學條件 場所:室內; 時間:1課時。 4.教學方法:演示、啟發、討論、製作等。 5.教學過程 ●演示(看投影片) 介紹工藝花籃造型和製作材料 以前,人們製作的工藝花籃通常是用香皂作芯,纏繞上絲帶做成的。這裡有2個花籃樣品,請同學們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學生傳閱花籃樣品(或找幾個學生比較一下),說一說它們的不同。 提示:重量、氣味、牢固度等。 比較結果:一個重、有氣味、不結實;另一個輕、沒有氣味、結實。 ●講解 後一個花籃是用泡沫塑膠做芯製作的。 製作方法 ①準備一塊橢圓形或扁圓形的泡沫塑膠塊(長約8cm,寬約5cm); ②設計一個橢圓形硬紙片(長6cm,寬3cm),在紙片上畫上米字格,見附圖; ③用兩個大頭針把米字格紙片固定在泡沫塊的中心位置上,把大頭針插入紙片邊緣米字格頂端(不要把大頭針插在紙片上); 5直邊補插兩根大頭針,拐角處補插3根大頭針,總計28根。底部、頂部、籃身側面均插28根大頭針; ⑤用大頭針將絲帶一頭固定在花籃頂部的泡沫上。按反八字纏繞每個大頭針,把籃身包裹起來。籃底打圈纏繞。結束時剪斷絲帶,用大頭針把絲帶頭固定在泡沫上。 ●學生操作 ①教師示範纏繞絲帶的方向,學生模仿; ②教師提示學生正確的纏繞方法; ③6人一組,每組發一個纏繞好的花籃籃身,讓每個學生看到纏好絲帶的半成品花籃; 5啟發學生動腦,發揚創新精神,設計花籃的提梁。 ●討論 每組討論兩分鐘,把構想用圖形的方式畫在紙上。 教師把圖紙放在投影下展出,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小結 同學們設計了多種花籃提梁,造型都很漂亮。我們可利用廢舊的鐵絲或電線(約30cm),纏上絲帶後彎成各種造型,插入籃身頂部位置,花籃就基本完成了。 作業 課後尋找廢舊鐵絲、廢電線,完成花籃提梁的製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