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衛生日

氣候變化最嚴重地影響著窮人的健康

在不同的地方,氣候變化帶來的物理影響會有所差異。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產生的影響又會進而受到很多條件的左右,如發展的水平、貧困和受教育的程度、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土地使用的做法和政治結構。開發中國家將會首當其衝。貧困和營養不良嚴重、衛生基礎設施薄弱和/或政治動盪的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時將面臨最大的困難。此外,如果我們無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對衛生帶來的影響,我們面臨的風險就是能力得到削弱,更難以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傳統的公共衛生工具是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乾淨的水和衛生條件、安全和充足的食品、免疫、疾病監測和應對、安全和有效的疾病媒介控制以及災害防備,都是十分重要的公共衛生做法,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措施。應在全球加強這些工作,特別是在高風險的地點和人群中,以預防氣候相關傷害,預防疾病和死亡。

有必要建立跨部門、跨學科的夥伴關係,應對這一全球健康威脅

氣候變化影響面很廣。有效的適應性工作要求建立夥伴關係,發揮政府機構、政府間和非政府組織、業界和專業團體和當地社區各自的專長。影響到城市規劃、交通、能源供應、食品生產、土地使用和水資源的決定也會同時影響到氣候和健康。所有這些部門需要開展協作,從而找到創新、有效的解決方案,穩定氣候,保護健康。

必須現在就開始採用適應性和減緩性的措施,保護健康

如果氣溫繼續升高,是否會出現、以及何時會出現突然和災難性的氣候變化,科學上尚沒有定論。這就要求我們立刻從現在開始採取行動,同時通過有力、有效的減緩性措施和適應性措施,穩定氣候,使可預見的氣候相關疾病不再增加。衛生部門必須充分參與全國性和國際性的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工作。

本文摘自http://www.who.int/world-health-day/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