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實施方案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巨觀調控重要手段的中長期規劃——縣級規劃是最貼近人民、最具約束力和可操作性的規劃。因此,編制我縣“十二五” 規劃必須立足縣情,根據國家巨觀調控政策,更好地把與人民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規劃好,真正為人民民眾謀利益。把國民經濟、改革開放、產業結構、城鎮體系、基礎設施、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科技教育、人民生活、公共服務、民族文化、民族團結等融為一體,做到重點突出,有特色,可操作性強。科學編制和組織實施好“十二五”規劃,是關係西盟未來長遠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對於西盟積極適應發展形勢的新變化,妥善應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挑戰,全面落實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順利推進西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省第八次黨代會和市委二屆七次全會精神,準確把握國內外經濟格局的新變化,立足縣情和發展新要求,圍繞“基礎立縣、產業強縣、開放活縣、文化興縣、固邊穩縣”戰略,努力建設“綠色西盟、生態家園、活力佤山、和諧邊陲”,充分凝聚社會各界和人民民眾的智慧,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以實現西盟大發展、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為目標,研究制定“十二五”時期西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

二、編制原則

科學發展原則。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要求,探索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城鄉、區域之間協調發展的新路子,突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城鄉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維護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區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等戰略重點,為實現富裕、民主、文明、開放、和諧西盟打下堅實基礎。

指導性和操作性原則。規劃既要對“十二五”期間的國際國內發展環境和西盟的發展階段作出科學的分析和判斷,提出發展戰略和目標,又要以發展戰略為指導,研究提出一批關係全局、意義深遠、帶動作用強的重大工程和建設項目。規劃內容和發展目標,要落實到項目、落實到年度、落實到各部門的具體工作。要建立規劃實施和監督檢查的評價機制,努力使規劃成為貼近人民、具有指導性、操作性、實施性和約束力的規劃,成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行動綱領。

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原則。在堅持統籌兼顧,推進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重點,圍繞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強對影響全縣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的研究,抓住西盟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和突出矛盾。堅持 “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辦大事。“十二五”規劃編制要儘量減少行業發展等由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內容,充實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內容;要突出有限目標和重點任務,提高針對性、方案性。

公眾參與原則。進一步提高規劃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擴大化規劃編制過程的社會參與度,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使規劃編制的過程成為改革的過程、廣泛凝聚社會各界智慧的過程和重大問題形成共識的過程。使“十二五”規劃 真正成為體現政府要求、反映人民呼聲的規劃。

規範程式原則。在編製程序上,按照前期工作、立項、起草、徵求意見、銜接、論證、批准、公布等程式,建立和完善規範化的公示制度、銜接制度、論證制度、公布制度和評估、修訂製度。

三、主要任務

(一)深化重大問題研究

各單位、各部門要結合實際,確定一批重點課題,重點加強對“十二五”時期發展環境、思路目標、結構調整、產業發展、城鄉、區域、科技文化、改革開放、人民生活、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的前瞻研究,理清長遠發展思路。提出規劃的基本思路,明確本部門、本領域“十二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縣發展和改革局結合西盟實際,研究提出我縣重大的前期研究課題《目錄》,以及開展重大問題研究的具體要求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