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實施方案

實施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是盤活森林資產,降低護林成本,提高林地生產力,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實現森林資源永續利用的重要舉措;是解決墾區大量人工林、天然林資源怎么管、錢從哪裡來及實現農場增效、職工增收的有效途徑;是深化墾區林業改革,吸引多方資金髮展林業,實現造林、護林社會化

的重大突破。在經過一年試點的基礎上,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精神,結合墾區林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實施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的意義

墾區天然林多處於林區邊緣,農林交錯結合部,不僅護林防火難度大,而且林相較差,林下野生資源較少,但交通方便,便於開發利用;人工林多為農田防護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等公益林,林種、樹種單一,80%處於中幼齡期,林下基本無野生資源,但林相整齊,便於經營管理。墾區現在基本是套用專業護林隊護林,由於戰線長,面大、零散、護林難度非常大,同時也制約了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實施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就是在森林資源所有權、林地用途和森林經營管理、技術規程不變的前提下,將森林、林地也或宜林地劃分成經營管護責任區或承包區包給職工,在看好林、造好林、管好林的同時,合理開發林地資源和林木資源,發展依託林地、林木的種植業、養殖業和採集業。在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實現職工增收的同時,變被動護林為主動護林,變專業隊伍護林為群防群護,盤活森林資源,實現靠山吃山,實現廣大民眾對林業建設和管護的責任、權、利的真正統一,達到把林木管好,把資源用活,使職工致富的目的,對推進墾區林業改革,發展多元化林業和林業快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實施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的基本原則

在森林資源所有權、林地用途、森林經營管理和技術規程"四不變"的前提下,堅持五項基本原則,實現五個結合。

五項基本原則:一是確保森林資源保值增質;即森林面積不減,林地用途不變,森林蓄積穩定增長;二是在確保生態效益優先的前提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三是林地、森林和林木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四是森林資源有價,使用和經營有償,合理收費;五是承包期30-70年。

五個結合:一是實施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與興辦家庭林場相結合;二是實施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與發展小流域經濟、立體經濟相結合;三是實施森林經營護責任制與農場增效、職工增收相結合;四是實施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與森林、林地、林木使用權流轉相結合;五是實施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與招商引資、發展多元化林業相結合。

三、實施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的範圍和類型

墾區森林、有林地、宜林地以及苗圃等均可結合實際實施形式多樣的森林經營管護責任制。對不同森林、有林地和宜林地實施不同的管護責任,在管護的同時,發展不同的產業,要因地制宜、全面開發、合理經營、科學管理。

(一)種管結合經營管護責任區:在落實管護責任制的同時,在林下發展種植業,種植藥材、山野菜等珍貴植物,發展林下經濟。適宜在土層肥沃的次生林中實施。

(二)養管結合經營管護責任區:在落實管護責任制的同時,利用林間溝塘和林內邊緣養殖林蛙、山雞、生態雞等特禽,發展塘壩經濟和小流域經濟。適宜在天然次生林邊緣,兩山一溝等處,上部林下種植山產品和中草藥,溝中修築小塘壩,進行水產養殖,周邊發展特禽養殖,形成管護、生產、觀光旅遊於一體的林業產業帶。

(三)人工林經營管護責任區:對已成林人工林,分區域承包到人,承包人承擔所有管護責任,林木按比例分成,以分成頂承包管護費,同時享有林下種植、養殖收入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