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校“道德講堂”建設實施方案

4、健全機制,建立台賬。一是納入考評體系。各級教育部門、各學校要將學校、班級“學校道德講堂”開展情況納入德育工作考評,同時將學生參加“道德講堂”情況作為美德少年的重要評選依據。要開展評選表彰活動,對活動經常、影響廣泛、成效顯著的典型“學校道德講堂”進行表彰,並將其先進經驗和辦法進行推廣。二是建立“一堂一檔”的申報機制。“學校道德講堂”要建立詳盡的台賬資料,包括組織機構、規章制度、宣講員名單、活動計畫、宣講資料、活動資料等內容,切實做好資料整理和立卷歸檔。各中國小校於每月20日前要將道德講堂開展情況(包括時間、參加人數、主持人、宣講人姓名、宣講內容等),以文字、圖片等形式報至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將班級道德講堂開展情況進行匯總後報送),學校道德講堂開展活動情況要定期上報視頻資料。

5、保證實效,突出特色。各中國小校要制定“學校道德講堂”建設的長效管理制度,嚴禁“建而不用、只作擺設、迎接檢查”,嚴格按照要求定期開展活動,要反覆講、經常教,堅持做到講堂常用、主題常新、效果管用。一是實踐性與實效性原則。以中國小生親身實踐、參與活動、體驗學習為主要方式,通過道德講堂活動及開設活動課、實踐課等多種渠道鼓勵青少年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力爭講堂舉辦的具有趣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整合與互補原則。要將“學校道德講堂”與學校各類教育活動相互補充,與家庭、社會教育共同完善,綜合利用各類已有陣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推開,促進未成年人德育教育整體氛圍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