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5、寓“國小生常規”訓練於各種活動之中。少先隊活動是養成教育的主渠道。大型的學校隊活動,是訓練學生行為規範的好時機,活動中除要求學生排隊出場、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紙屑、認真聽講、有禮貌地鼓掌致謝外,對隊員的敬禮、站立、以及紅領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規定。

6、以班級為單位,通過自我介紹、同伴推薦、好習慣展示等環節展示自我風采,

7、印製《梘頭國小家校共同關注孩子好習慣養成教育溝通卡》,分“我受表揚”、“我在努力”、在校表現”、在家表現”四個欄目,孩子在家是否常說“三句話”(您好,我回來了;再見,我去學校了;謝謝爹媽!),是否常做“三件事”(一是生活自理,即孩子自己洗臉穿衣疊被,小衣服自己洗;學習自主,即孩子能主動完成家庭作業,堅持課外多閱讀;匯報自覺,即孩子能定期自覺向家長匯報學習生活情況,能經常和長輩談心)。一張小小的溝通卡拉近學校和家庭的距離,親近老師和家長的關係,解決孩子在校“好學生”、在家“翻了天”的大難題。

第五步:評

1、依託“好習慣”小銀行進行評價激勵

學校大隊部成立“好習慣小銀行”,各班成立“好習慣小銀行分行”,在班級中開展好習慣儲蓄積分制度。各班每月根據學生儲蓄卡上的積分情況,按照班級自定的評價標準評選出班級“星級文明學生”,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學生、教師、家長的綜合評定,評出一名“好習慣學生標兵”。

2、在充分開展養成教育活動的基礎上,在班級、學校開展“行為規範標兵”、“養成教育先進班級”、“文明之星”、“衛生之星”、“紀律之星”、“友愛之星”、“文明家長”等評選活動,階段性地開展總結表彰會,對表現突出的學生和班級進行表彰,以榜樣激勵學生、激勵家長,從而推進文明學校建設。

將評選出來的禮儀之星的材料、照片展示出來,以榜樣激勵學生。

(三)總結表彰階段(12月)

加強活動信息的宣傳報導及報送工作,及時把一些好的典型的做法在各種媒體報導,注重文字、圖片等資料的積累。做好總結工作,寫好總結材料,於12月20日前將總結材料(a4紙、仿宋四號列印)上交教育股。總結材料做到具體翔實,特別是一些好的典型做法,要重點介紹,突出特色。

四、每月活動安排:

三月:

1、制定實施方案

2、召開養成教育活動動員大會

3、召開“一名隊員一棵樹”主題班會

四月:

1、執行“綠眼睛首望小組”監督制度

2、召開“養成良好習慣,提升文明素養”主題班會,學生在“我的養成足跡卡”中寫下“我的承諾”

3、印製梘頭國小“好習慣儲蓄積分卡”

4、開展“好習慣我知道”黑板報評比活動

5、開展“行為規範標兵”評選活動

五月:

1、開展母親節“獻給媽媽的愛”活動

2、“尋找身邊的好習慣”徵文

3、制定“家校溝通卡”,開展“在家常說三句話、常做三件事”活動

六月:

1、開展“每天節約一角錢、愛心捐助小夥伴”活動

2、“感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

3、開展“優秀首望小組”評選活動

4、開展“養成教育先進班級” 評選活動

七月:

學期小結

九月:

1、刊出“新學期、新進步”板報

2、召開“好習慣我能行”班會

十月:

1、開展“童心永向黨”手抄板評比

2、開展“養成良好習慣,提升文明素養”演講比賽

3、開展“夥伴手拉手、腳丫向前走”學生互評活動

十一月:

《守則》、《規範》知識競賽

十二月:

1、好習慣展示

2、總結表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