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方案

仙源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定,是我國普通高中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根據《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精神,結合我校多年來對綜合實踐課程的探索與實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使學生在過程參與、過程反思和成果分享中不斷地完善和提升人性價值。造就一批掌握先進教育理念具有先進教學方法,勇於開拓和創新的綜合實踐活動專兼職教師隊伍;改變學校過於注重學科知識傳授的傾向,實現課程結構的均衡化。

二、組織措施: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和校辦主任、教務處主任、德育處主任、校團委書記、各年級主任為組員的領導小組,組織制定綜合實踐活動總方案和各學期實施計畫,領導學生選題指導委員會、社會實踐活動工作小組、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考核小組等,協調與家長委員會、社會相關部門機構的關係,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三、課程目標:

1、學生獲得親身實踐的機會。

2、學習蒐集和處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3、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初步培養自身的基本科學素養。

4、體驗服務過程,樹立責任意識。

5、在實踐中逐步建立自己豐富的人文情懷。

6、培養一支有創新意識,能引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有研究能力的師資隊伍。

四、課程內容及實施:

項目

研究性學習

社區服務或農村服務

社會實踐

學習類型:

1、課題研究類活動: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

2、項目設計類活動:社會性活動設計;科技類項目設計。

研究範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

公益活動類:如社區衛生服務活動;認領綠化帶服務活動;植樹造林活動;學雷鋒活動;做志願者服務活動等。

宣傳教育類:如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遠離毒品宣傳活動;防震防災宣傳活動;公共安全宣傳活動;各種社會調查活動等。

愛心幫扶活動類:如走進社區福利院活動;參加愛心捐助活動;城鄉“手拉手”活動等。

校園實踐活動:如值周班活動;各種社團活動;各種節目活動;體育、藝術節;科技節等。

外出參觀考察活動:如郊遊;夏令營活動;參觀各種紀念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行業體驗活動:如軍訓、勞動體驗、技能體驗等。

軍訓、國防教育;法制教育、孝雅教育。

一般可以分為:

1、確定課題2、制訂計畫

3、實施計畫4、總結研討

5、交流評價6、自我反思

一般可以分為:

1、確定活動項目

2、擬定活動方案

3、進行必要培訓

4、實施服務活動

5、開展總結交流

參照社區服務一般步驟進行。

高一

108學時

不少於5個工作日

1周

高二

108學時

不少於5個工作日

1周

高三

54學時

1周

學分

15學分

2學分

6學分

分學段學時分配為:

課程

高一上

高一下

高二上

高二下

高三

研究性學習

每學期開設18周,每周3學時,計54學時,每學期3學分。

社會

實踐

軍訓一周,其他形式活動一周。計4學分。

其他形式活動累計半周,可集中在半周進行,也可分散。計1學分

其他形式活動累計一周,可集中在一周進行,也可分散。計1學分

社區或農村服務

主要利用寒、暑假社區或農村服務一周。

主要利用寒、暑假社區或農村服務一周。

五、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每一個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如結合語文的閱讀教學可開展閱讀實踐:國學學習實踐,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閱讀材料、開展大量語文閱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各類讀物和閱讀活動的強烈興趣,使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優良的閱讀品質,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可採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個體與群體相結合、小組與班級相結合等多種形式提供閱讀素材展開閱讀。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現代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如開展賞識活動課:即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賞識活動課,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賞識自己、賞識別人、賞識自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而關注個人專長、能力、樹立自信心,賞識別人,讓孩子發現別人長處,學會與別人合作,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溝通能力。 加強生命教育等重點項目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有效滲透和融合,使學校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有選擇地創建課程與教學特色,如成功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