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體育活動的探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體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地組織體育鍛鍊,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的發育,增強體質,提高學習工作能力。從我校教學情況來看,可以說只重視了課堂體育教學,而忽視了課外體育活動,這就造成很多學生身體素質差,健康水平低的現象。然而課外活動作為體育課教學的繼續與補充,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自我組織、管理體育鍛鍊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在校中學生對課外體育鍛鍊的認識不明確,對課外體育鍛鍊的興趣與目的也不強,而且參加體育鍛鍊的次數及每次鍛鍊的持續時間都不夠,中學生可利用的課外體育鍛鍊的場地設施也不足。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實用價值

1、學生在體育課上學習時間短,練習時間少,動作難以成型。如果沒有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去反覆練習鞏固,那么體育課學習的運動技能掌握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相反,則會有利於學生運動技能的深層掌握。

2、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多,沒有練習要求,學生在活動時淺嘗輒止,浮光掠影,沒有一定的運動技能深度。達不到較好的運動效果,僅僅是低水平的簡單重複,一段時間後,學生的練習興趣勢必減弱,造成學生活動量難以控制,練習的效果不高。如果課外體育活動適當與體育課的教學相結合,那么這種狀況就會有所改變。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社會學依據:學業緊張、考試、升學壓力大,加之,學校、家長對中學生課外體育鍛鍊的支持力度不夠等因素,嚴重影響著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鍊的積極性。中學生的課外體育鍛鍊在形式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多數學生是以自發性組織和分散性組織為主,對培養體育鍛鍊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相當不利,很容易形成體育鍛鍊的“疲憊症”。

(二)教育學依據:符合寓教於樂,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教育原則。中學生課外體育鍛鍊的消費比重占學生日常消費額偏低,而且,學生獲取科學的體育鍛鍊方法與技能的渠道狹小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通過制定課外活動計畫,探討如何在課外活動管理和活動內容方面來提高學生健康水平,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研究課題。

三、研究目標

(一)學生們作為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者也是主導者,擁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的權利,可以有效的的緩解一部分學生盲目追隨、對體育課缺乏興趣等現象,根據更大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充分的認識自我,有效的發掘自己擅長的體育項目。

(二)鍛鍊學生們的大膽開拓精神和團隊意識,通過把做家務等作為課外活動的一項活動,使得學生們在身體鍛鍊的同時能夠體諒父母的辛苦。

(三)把課堂教學內容延續到課外,同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交流與選擇的機會,在監督的同時有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使大家對體育課程不再反感,也是家長參與其中有助於隨時掌控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出相應對策。

四、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一)本次課題的名稱為: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探究

(二)關鍵字:課外  興趣 態度

(三)課題解讀:

1、發揮學生體育活動的主體作用。學生們作為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者也是主導者,擁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的權利,可以有效的的緩解一部分學生盲目追隨、對體育課缺乏興趣等現象,根據更大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充分的認識自我,有效的發掘自己擅長的體育項目。同時學校對學生課外活動沒有固定時間的限制,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使得學生們擁有更多的自由選擇的權利。

2、豐富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課外活動形式多樣沒有限制,學生可以更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有利於學生個體的發展。同時被鼓勵嘗試新的體育活動和參加體育運動隊,可以鍛鍊學生們的大膽開拓精神和團隊意識。把做家務作為課外活動的一項使得學生們在身體鍛鍊的同時能夠體諒父母的辛苦。

3、建立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模式。家長和學生共同記錄,不僅增強了學生自己的責任感也增加了家長對活動的參與,是家長更直接的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在更好的監督了學生課外活動的完成情況同時加強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利於學生們的健康成長。

4、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本次課程中起到了引導的作用,把課堂教學內容延續到課外,同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交流與選擇的機會,在監督的同時有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使大家對體育課程不再反感,也是家長參與其中有助於隨時掌控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出相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