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項規定”學習心得體會

12月4日,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八項規定出台後,引起社會強烈關注。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八項規定之所以一出台,便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是因為每一條規定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八項新規與xx總書記首次與中外記者見面時講到的“一些黨員幹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民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相呼應。精簡會議活動,是針對文山會海的形式主義;改進調查研究,是針對脫離民眾的作風;減少交通管制、不安排民眾迎送等等,是針對官僚主義的作風。

現實中一些幹部對民眾淡漠,嫌棄民眾“落後”:農民家的水不願意喝,嫌不衛生;農家的飯不願意吃,嫌不可口;農民的板凳不願坐,擔心弄髒他們的高檔衣褲。心裡不自覺地把自己與民眾隔離開來。

很長一段時間,自上至下,幹部都被大量的文山會海、接待飯局所淹沒。中央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檔案簡報、規範出訪和調研活動,對我們自身工作很有幫助,作為基層人員就能夠集中精力做工作。

倡導“短實新”的優良文風,就要求幹部要通過讀書學習以增加學識才氣。真正把讀書學習當作一種工作追求和生活習慣,開闊視野、提升能力、陶冶情操。人有學識,講話為文才能吸引人、感染人。

這是中央擲地有聲的政治承諾,是動了真格的。改進工作作風的這八項規定很實在,很有針對性。這八項規定條條點中命門,從涉及範圍之大、條款內容之細就能看出中央決意修復自身形象的決心和魄力。

八項規定中提到的這些問題,我們在基層都或多或少遇到過。領導幹部不深入民眾,你就聽不到真實情況。面對那些走過場的、形式主義的調研,基層幹部民眾只能報喜不報憂。有困難不敢講,講了怕領導不高興。

新規提出的要求非常細化,如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鋪設地毯、不擺放花草等,這些細節彰顯了中央改進作風從我做起的決心。中央領導率先垂範,改文風,改會風,改作風,上行就會下效,一定能帶動政風和社會風氣的改變,為民務實清廉應當成為每個幹部的基本職業操守。

每一項內容都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從每個細節出發,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改入黨風、轉變作風,為每位黨員幹部樹立了模範和表率。可以說,八項規定是密切聯繫民眾的法寶,是揮向“空談誤國”的利劍,是引領“實幹興邦”的旗幟。

八項規定既是對基層幹部民眾的深切回應,也是對黨的民眾路線的深刻體現,既有倡導性的,也有禁止性的,全都實實在在,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為人民謀求福祉、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