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

8月9日,省局組織觀看電影《周總理的“四個晝夜”》。之前,由於不知道電影內容,故去與不去,尚存猶豫。但看過之後頗有感觸,感覺“很值得一看”,特別是在全國上下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今天,作為黨培養多年的幹部,更必要一看。電影中周總理輕車簡從,深入農村,急民眾之所急,想民眾之所想,做民眾貼心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使我感動至深。尤其是總理的那種不擺架子,不走過場,不聽好話,求真務實,實事求是的作風,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作為共和國的總理,日理萬機,面對民眾利益、國家利益,能夠不顧年高多病之身軀,親臨偏僻農村調查研究,本就難能可貴;召開會議,聽聽匯報,也無可厚非。但總理沒有滿足這一點,而是要接觸當事人,掌握第一手資料,不為虛假情況而迷惑,充分相信民眾,親自聽取民眾聲音,對某些人的弄虛作假行為進行嚴厲批評。這種敢於讓民眾講實話、講真話的總理,真是人民的好總理,人民的貼心人。

對於xx部門來講,由於我們擔負著為黨政領導決策諮詢、服務的職能,我們提供的數字真實可靠,對國家決策才有幫助,才能發揮xx的職能,如果我們提供的是虛假數字,不但對決策沒有用處,反而能夠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貽害無窮。因此,xx必須實事求是,xx上的弄虛作假就是對人民犯罪。當前,xx數字上弄虛作假現象比較嚴重,xx浮誇風有蔓延之勢,社會上對xx數據質疑頗多,xx公信力降低,應當引起足夠重視。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採華名,不興偽事。”這是為人處世的圭臬,也是求真務實的基本要求。對上愛端“盆景”,亮“樣板”,“三分成績講七分”;對下兜圈子,捉迷藏,“推三阻四”……無實事求是之意,有譁眾取寵之心。這種心理上的“浮躁”、作風上的“浮漂”、工作上的“浮誇”、思想上的“浮名”,是背離實事求是的集中表現,與黨的思想路線、民眾路線格格不入,如果任其滋生蔓延,勢必害黨害國。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黨的思想路線核心和優良傳統。回顧我們黨的發展歷程,不同的歷史時期,黨的方針政策會有所變動,但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黨始終把實事求是作為全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實踐反覆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今天,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深刻變化,發展進入關鍵期,改革進入深水區…… 真與假、是與非、公與私、虛與實,時刻考驗著黨員幹部的黨性與人品。越是處在重大的歷史關頭,越是面臨眾多困難和嚴峻考驗,我們越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堅持實事求是,周總理、焦裕祿是最現實、最生動的榜樣。焦裕祿不死摳“本本”,不生搬硬套,從蘭考實際出發,作出了治理“三害”的正確決策;周總理不偏聽偏信,親臨一線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如實向黨中央匯報,保證了中央決策的正確。和周總理、焦裕祿所處的時代相比,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有了巨大改善。但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任何時候都不能變,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價值追求,任何時候都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