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四個晝夜觀後感

未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滿懷期待但又心生矛盾,期待是因為這部電影是我國第一部全景展示“三年自然災害”那段敏感歷史時期的電影作品,算是中國電影史上一個不小的突破。矛盾的是擔心這樣的主鏇律電影是否又在一味地塑造“高大全”的偉人形象,而缺乏那么點地氣和現實主義精神,我是懷著忐忑的心情,觀看了這部《周恩來的四個晝夜》。

這部電影講述了1961年周恩來乘專列到革命老區伯延公社考察調研,當地村民之間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周總理在這四個晝夜裡不到100個小時的時間裡,夜以繼日走村入戶,和村民交流、幫農戶插秧,積極深入民眾進行細緻嚴謹的調研。電影緊湊而真實、從容不迫,如流水般將一幕幕動人的場景娓娓道來,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密切聯繫民眾、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作風。創作者讓總理以較低的姿態“出場”,以難得的歷史現實主義的描寫拉近了人民大眾與總理的距離,人物形象的鮮明但而非臉譜化。導演讓我們認識到周總理是偉人,同時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不懂、不擅長的地方。影片有一幕情節讓我印象深刻:周總理幫村民栽紅薯秧,他不懂得紅薯秧要斜著放進坑兒里,也不懂得用土埋好後是不能用腳踩,當他被女村民糾正後,臉上也難免露出一絲尷尬。這樣的形象,很真實很自然,是該片的一大亮點。

真實的歷史構成了影片故事的堅實依據,造成三年大災荒、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等現象既有三年自然災害和蘇聯毀約逼債等客觀原因,也有浮誇風、重工輕農、辦人民公社大食堂的政策錯誤,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中國處在天災人禍的大饑荒中。在這個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周總理來到伯延公社調研。要傾聽老百姓真實的心裡話,要知道老百姓吃得飽不飽?日子好過不好過?影片將民生大計集中在“公社食堂辦不辦”,來描寫周總理四天四夜的調研生活。銀幕上第一次用藝術形象正面揭開了中央政策失誤造成的後果,形象地再現歷史真相。這是非常具有勇氣和歷史唯物主義精神獨特的藝術構思,把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恰當完美地統一起來,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作推上一個新台階,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敢於反省歷史,自我批評、實事求是的可貴精神。

實事求是的精神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的**調查工作。實事求是,除了是指導黨的工作的極其重要的原則外,其深刻內涵與**調查工作本身所固有的職能也不謀而合。真實是**的生命。**的結果就應該是客觀存在的“實事”的真實反映,在此基礎上,再去“求是”——去研究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才是具有實際價值的,才是對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負責任的。 “實事”是客觀存在的,不以某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當然也包括不因某個領導的好惡而變化。同時,**又是用數據說話的,離開了數據也就不成其為**,離開了真實的**數據――“實事”,以後的一切看似美好的“求”都是偏離甚至背離“是”的亂“求”,結果不僅損害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導致決策者做出錯誤的決策,也是對歷史和人民的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