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

xx年8月14日,洛陽鐵路運輸法院全體幹警觀看了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影片是一部農村題材電影,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從1958年開始,由於工作上“左”的錯誤、持續的天災和前蘇聯政府逼債,我國國民經濟進入了三年嚴重困難時期。為糾正錯誤、扭轉局面,1961年春,在毛澤東的親自率領下,中央領導分赴全國各地,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周恩來風塵僕僕地來到革命老區——河北武安的伯延公社,與這裡的廣大農民一起生活了四個晝夜。在充分掌握時弊和民意以後,周恩來馬上與毛澤東長時間通話,當即做出了取消大食堂及其他政策調整的決定。由此,伯延成為全國第一個農民分戶吃飯的公社。電影通過不同的人物性格、語言動作,將村民們的真誠、質樸,對國家和黨的熱愛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兩個多小時的放映中,不少同志流下了淚水。

周總理深入革命老區一線、了解最真實的農村生存狀態,是民眾路線的具體實踐,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在此過程中,有幾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是認真聽取意見,工作不走過場。周總理像拉家常一樣,就坐在門坎兒外和張二廷對話,認真了解了大食堂及村幹部作風的各種問題。總理這種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風使得人們願意講真話,敢講真話。徵求幹警意見、走訪鐵路企業也是一個與民眾交流、溝通的良好平台,我們要以務實的工作作風加以推進,並把它作為一個長效機制固定下來。

二是與人真誠相待,遇事勇於擔當。面對人民民眾提出的各種困難,周總理一點也不尋找藉口,真誠道歉“我是總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問題,就是我的責任啊!”現如今,法院各項工作繁忙和艱巨,各庭室均有各自的工作職責,我們要在明確分工的前提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杜絕在工作中相互推諉,敷衍了事。

三是事事廉潔自律,處處勤儉節約。周恩來在吃飯時一看桌子上的紅燒肉和雞蛋,就將一條已邁進屋子的腿又邁了出來,而後來吃連弟奶的拽面時卻毫不猶豫。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清正廉潔,自覺接受民眾監督。

四是解決問題迅速,落實措施果斷。周總理武安聽民聲,大食堂從此熄了火。民眾主動反映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們要牢記“民眾利益無小事”的道理,緊緊抓住損害民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注意從實際出發,研究各方面利益關係的調整,才能使我們的糾正措施行得通、辦得到,杜絕拍胸膛做決定的官僚作風。

我們要以這部電影作為生動教材,聯繫法院工作實際,在工作中遵循“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體要求,及時準確了解民眾所思、所憂、所急,以身作則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好,推動法院各項工作深入紮實開展,使活動和工作兩不誤、兩促進、雙豐收。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

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與其他重大歷史題材影片不同的是,該片中的總理面對的是新中國一段辛酸、沉重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初那場眾所周知的災難把人民大眾推向了生存困境。此時此刻,幾輛老舊的吉普車,捲起濃濃的灰塵,開進了處於困境中的老區——河北省武安縣伯延公社。周總理四個不眠之夜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