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焦裕祿》觀後感15篇

二、學習焦裕祿精神,立足本職,建功立業

焦裕祿同志在工作上實事求是、身先士卒,頂風冒雨,明察暗訪,不顧病痛,用科學發展觀描繪出了蘭考的新篇章。為鎖住肆虐蘭考的風沙,他帶領通訊員,推著腳踏車,親自調查風沙的起因,在黃河故道的沙丘上,劇烈的病痛讓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沒有退縮,忍痛堅持工作;當得知泡桐樹可以在當地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對改善氣候環境有巨大作用時,他親自到苗圃了解情況,部署植樹防沙工程,並親手在沙丘上種下一株泡桐;當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學生要離開蘭考返城時,他抓起一把蘭考的泥土,忍著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車站為他送行,沒有責怪,沒有批評,只是交待大學生回城後不要忘記曾經生活過的這片土地,把蘭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驗分析,為改變蘭考的自然環境提供科學依據;為解決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節,帶領幹部民眾,頂風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幹部面對災情一籌莫展,垂頭喪氣時,又是他一句“吃別人嚼過的饅頭不香”的樸實思想,振聾發聵,激起了大家戰天鬥地的豪情。

三、學習焦裕祿精神,培養正直無私、清正廉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作風

焦裕祿同志的精神是三嚴三實體現,我從焦裕祿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發,去學習他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學習他大公無私、一心為公的精神,贏得了黨和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學習他一切為了人民民眾,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始終堅持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按照“三嚴三實”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以第三次大走訪活動為契機,深入民眾家中,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工作熱情,全身心工作努力,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將大走訪工作做好,做到將大走訪活動真正走了,走好了,走近了,進一步增長執政本領,升華心靈,從民眾中取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定不移的走民眾路線,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五)

焦裕祿這個熟悉的名字,自打上國小時課文中就已熟悉的名字,他的先進事跡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他那種對崗位的熱愛,對人民民眾的深厚感情。通過這次觀看影片《焦裕祿》,使我的心靈得到了洗禮,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更進一步認識,當影片中出現的親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術員、送回一桶魚、雨夜抗洪、治沙栽桐,每一幕都讓人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人們深情緬懷名字,在呼喚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為服務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艱苦奮鬥的精神;是在向每黨員幹部發出忠告:永遠要做為鞠躬盡瘁的公僕,絕騎在頭上作威作福。幹部,時時把的疾苦心上,以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想問題、辦事情的點和歸宿,才會擁戴你、支持你。反之,置利益於不顧,當官作老爺,欺壓百姓,終將被所唾棄。

焦裕祿從一個條件較好尉氏縣調到蘭考,受命於危難之時,不攀他人,不講條件,光明磊落、襟懷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樹立了一座共產黨員的豐碑,為我們後來人,確立了一個標桿。

他那種對崗位的熱愛,把工作崗位當做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以乾好工作為目標,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反過來又將學到知識,練就的本領,全部用到工作中。這種精神,對我們現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種教育。在他身患重病,卻依然堅持工作,在病房裡還在學習,這種愛崗敬業,無私無畏,艱苦奮鬥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