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影《焦裕祿》心得範文

近日,**縣積極組織廣大幹部職工觀看電影《焦裕祿》。以前針對電影《焦裕祿》的介紹也聽了不少,但實實在在的看還是第一次,使我更進一步了解了焦裕祿同志先進事跡。影片用敘事的手法,再現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期間的心路歷程,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知難而進的優良品質、不怕犧牲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最讓人忘不掉的是影片焦裕祿同志安葬的那一刻,成千上萬的人民民眾自發地為他送葬,戀戀不捨地告別他們的好書記,那是人民民眾對他的最高褒獎,是人民民眾對他的眷戀之情。滿天的白花,滿天的紙錢,飄落在貧瘠的黃土地上,一副棺木被人們抬著徐徐地走向墓地,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撕心裂肺地哭喊著他們的親人焦書記。此時,我已淚流滿面,心想為什麼人們對焦裕祿那么不捨和愛戴呢?那是因為:
 
焦裕祿具有“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在他的事跡里,沒有震耳欲聾的高談闊論,沒有故作高深的反覆思考,他認準的只有一條:一切為了人民。焦裕祿時刻想著人民民眾、愛護人民民眾、關心人民民眾,誠懇待人、熱情幫助人民民眾解決具體困難,始終和廣大人民民眾保持最密切的聯繫。他在蘭考工作的16個月裡,全縣140個大隊,就深入到120多個大隊調查研究過,行程5000公里。他經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騎不了腳踏車,即使這樣,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下鄉,直至被強行送進醫院。
 
焦裕祿“勇於擔當”的工作作風令人敬佩。作為主政一方的縣委書記,在為解決幹部因飢餓浮腫而影響工作時,他主動商議並拍板購買議價糧,這違反了當時糧食“統購統銷”的政策,所承擔的政治風險不是我們今天所能夠理解的,這不僅僅是交出黨籍公職的問題,事情一旦暴露,很可能會鋃鐺入獄。當地區公署派專員調查時,他沒有把責任推給副手,而是面對專員“我早知道老焦不會摻和這事”的論斷時沉靜地說出“這事我知道,是我下命令乾的”,主動承擔責任。當行署專員和焦裕祿談完話後走出房間時,所有的幹部和人民聚集在大院裡為他們的書記願意到北京為他請命,專員問了一句:“你們都願意去嗎?”“是!”“那算我一個!”人們震驚之餘,熱烈的掌聲剎那間響了起來。當專員明確表示“不管焦裕祿同志受不受處分,他仍舊是你們的縣委書記”時,我看到了焦裕祿平靜臉龐上閃動的淚光。這淚光既表示了組織對他信任的感激之情,又表示了人民對他愛戴的感動之情。
 
焦裕祿以“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的道德情操,全身心地與內澇、風沙、鹽鹼三大自然災害作鬥爭。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傾盆的時候,他帶頭趟著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率領幹部訪貧問苦,登門為民眾送救濟糧款。他經常鑽進農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他把民眾同自然災害鬥爭的寶貴經驗,一點一滴地集中起來,成為全縣人民的共同財富,成為戰勝災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祿同志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他長期有病,家裡人口又多,生活比較困難,可是他堅決拒絕給他救濟。吳縣長送來的大米他送給了技術員;因為他把錢救濟了困難民眾孩子治病,兒子沒吃上紅燒肉;別人送的魚,他又讓孩子送回去;孩子沒有好衣服而讓同學嘲笑……點點滴滴讓我們看到了他是一個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優秀共產黨員。
 
只有真情,才能挽留住人,留住心。當他得知新來的大學生由於吃不慣窩頭,不習慣風沙後,並沒有如一些所謂的老革命那樣將其打入另冊,給其戴上一頂“不虛心向革命民眾學習”的帽子。而是得知這一技術人才已經到火車站去時,撒腿就追,到了火車站,沒有說教,沒有以位子壓人,而是半是懇求,半是遺憾地對小伙子說:“你走了,沒啥送的,這是蘭考的一包沙土,你拿回去做一下試驗,看還能種啥。”面對真誠為蘭考著想,沒有一絲架子,沒有一點官氣的焦裕祿,聽著他軟軟的請求,小伙子被感動了,當火車開過,在驀然回首間,小伙子拿著行李站在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