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實習報告

好了,現在進行分項報告。

一、基礎(承台)

該項目的基礎形式是柱下獨立基礎與人工挖孔樁結合的形式,具體地下地基情況具體使用,樁身用螺鏇筋纏箍,樁側有水泥護壁,是相當普遍的基礎形式,不過由於該項目場地位於山腰上,在開挖前必須進行大量的場地平整工作,平整到什麼程度可以動工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根據技術人員的判斷,圖紙上的設計在這種情況下服從現場實際狀況的情況比較多。而該項目基礎施工過程中,尚未遇見過的“新事物”則是錨桿基礎。這些錨桿基礎的做法,形式和樁基差不多,錨桿像樁一樣被打進場地,外面用c30的細石混凝土做保護,上部還要施工錨桿基礎承台。這個錨桿基礎是用於游泳池場地的抗漂移,由於游泳池底下還有排水溝,所以需要用這些錨桿基礎來加固泳池,防止游泳池橫向移動變形。

又由於游泳池下部設有排水溝,基礎承台的製作也略有不同。首先這些承台在放進鋼筋籠後並不是全澆註上混凝土,而是為了達到防水的目的,有分層做法,然後在施工完成好的承台上做游泳池的內防水工程,具體的防水做法是(由下到上):地基土夯實/手擺石地基(水泥砂漿灌縫,200~800厚)/c15混凝土基層(100mm厚φ6@ 200雙向)/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基層處理劑/20厚聚氨脂防水塗膜/聚脂胎隔離層/細石混凝土(40厚φ6@ 200雙向)/裝飾面層。而承台做法是邊緣砌築灰土磚,並以之為摸板,期間以水泥砂漿灌縫。

二、預應力結構

該項目為大跨度的體育場館結構建築,游泳館主體部分採用預應力變截面門式剛架,桌球館採用有黏結預應力梁,採用預埋波紋管後張法施工。這次接觸預應力圖紙的繪製,讓我對預應力工程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了解到了預應力的施工做法,以及相關的施工要求。

和混凝土,鋼筋等建築材料的使用一樣,預應力材料在正式施工前也要進行相應的實驗,以保證施工質量,而且對於預應力材料的審核更為嚴格,特別是針對錨具。甲方要求嚴格的錨具實驗及相關數據,便使得施工單位在正式施工前就遇到了沒有一家有資質的單位能給錨具做實驗的尷尬,後來以寄往外地解決燃眉之急。

後張法施工可以採用分段張拉的方式,錨具放置的位置在圖紙上的反映,影響預應力鋼絞線的排布。在繪製圖紙時,我經常沒有注意到鋼絞線末端的錨具,在繪製錨固端斷面時,發現波紋管數量有了變化,才想起了錨具的存在。而波紋管和非預應力鋼筋是分布位置也是預應力施工的一個重點,波紋管既要延伸到應該具體的位置,又要不能與其他鋼筋發生衝突,擠兌了其他非預應力筋的位置,特別是埋設預應力鋼絞線柱子的頂端和梁的交接處,這項衝突有為明顯,在繪製這張圖紙時,望著滿滿當當的預應力鋼絞線和插在中間的波紋管,我是頭暈腦漲,並且柱子的預應力力鋼絞線在上部梁的部分要繞開波紋管位置,有一定的彎曲角度,而下部埋在柱子裡的,要根據具體股數,在柱斷面平均分配,這一張a4圖紙反反覆覆畫了兩個小時,最後總算順利完工。而預應力梁橫向方向和柱的交接,則是處處留有細緻的錨固長度。游泳館的預應力變截面門式剛架,柱子和基礎承台的連線有一段按照施工經驗做法和規範預留的錨固長度,柱與橫樑之間的錨固長度又不同,而波紋管變化的斷面,又是不同的錨固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