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財務社會實踐報告

快到月底時,公司的財務開始繁忙起來。總經理讓我要,多學,多看,多向老前輩請教,有不懂的趕緊就問,力爭在這一個月時間裡學到更多的東西。雖然有賬務因涉及到公司機密我看不到,但這樣我已經很滿足了。這時我也終於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會計實務了,所以一有空閒我就會泡在一個老會計身邊,把握機會要求給她幫忙,如此才爭取到鍛鍊的機會。開始的時候我只能幫忙釘憑證,這個工作不難,但要是定得漂亮整齊就得下一番功夫了,逐漸的每釘完一個憑證我就會看看裡面的憑證內容,和以前學的知識結合起來,有不懂的地方就問他們,可是問的太多,他們也就不樂意說了。我只好回家後就把以前的書翻出來查閱,慢慢的我終於可以將書本的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了。 

從學校到公司我每天要花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在公車上,為了不浪費這么多寶貴的時間,我每天都在書包里裝一本《會計實務》,一上車就看書。一段時間下來,果然長進不少。其實會計憑證的填制並不難,難的是分清哪些是原始憑證,就是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發票。我除了公共汽車票外一個也不認識,什麼機打發票,手寫發票 ,商業,餐飲,更別說支票和銀行進帳單了。連寫著禮品的發票我也不知道怎么走賬。想像平時我們學習的都是文字敘述的題,然後就寫出分錄,和實際工作有著天壤之別。大家都很忙,沒有時間教我辨認,所以我只好去圖書館找這方面的書,找到一本《發票知識問答》,看完以後,再區分那些票據,思路清晰多了,後來我自己也練習了填制憑證和記賬,做完後再讓前輩幫我訂正,幾天下來,我的業務熟練了許多。 

這些學完後,就要開始學習編制報表了。公司已經實現了會計電算化,用的是用友軟體。雖然以前自己學過一些這方面的知識,但都是最初級的,也派不上什麼用場。面對這些專業的財務軟體我只能向我的前輩們潛心學習。漸漸的我學會了如何建賬,制憑證,審核,出報表等一系列流程。為了達到理論聯繫實踐,我還在圖書館借了些鑒辨真假賬,籌稅,電算化的書,幫助我更容易地理解一些業務。很遺憾的是一個月的實習很快就結束了,好多東西我還沒有學到,比如做所得稅報表,填總分類帳等等,太多了。 其實大學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相反,有更多的知識等待著我們去學習。實習結束後,我又有了大把的時間去看書,因為在實習的日子,每天下班回到家已經是8點多,已經疲憊的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再去學習了。 

這一個月的實習給我的感觸太深了,仿佛一下子成熟了很多,懂的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真正了解了學習的真諦。這些都讓我對自己有了更深地了解,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的發展方向。這次的實習經歷讓我終生受益匪淺。在最後一天,公司還專門為我舉行了歡送會,我的前輩們都表達了對我的祝福與希望,同時也給了我許多真誠的建議。總經理也表示由於我的出色表現,他希望我畢業後能繼續回來工作。看到大家對我這么關心,我的心裡暖暖的。沒想到一個月的實習會讓我們建立這么深厚的情感。這樣的人是歷練不但讓人快樂,更讓人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