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學實訓報告

本學期我們開設了一門《口才學》課程,注重具體的實踐操作,由曹蕾老師為我們授課,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她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可以說是理論傳授和實訓相結合,總體上擺脫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學習這門課我們總感覺很輕鬆,時間過的很快,也許是我們聽了太多的灌鴨式的理論的緣故,而這樣的授課方式給了我們一定的自由度和新鮮感。

一、口才學學習感悟

在本學期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對於提高口才我感覺首先是要敢說。口才課其實是一門實踐課,如果是光說理論,而不登台演說,則理論再好,也是空洞的,沒有實際效果。只有敢於登台亮相,大膽說出來,才能達到真正的效果。所以說,演說關關鍵的問題是膽子要大,只有大膽地說出來,才能鍛鍊口才,否則只能是珍珠深埋,寶劍藏匿匣中。曹蕾老師提醒我們說:演說的根本問題就是膽子要大,也就是要突破心理障礙,能夠戰勝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演說就成功了一半。有些人只所以懼怕現場演說,就是邁不出這第一步,突破不了這道心理防線。所以,曹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我們從站起來、走上台、說出來練起。如果自己做不到,就需要外力幫助,像曹老師這樣把我們“逼上梁山”,讓我們得到了很大的鍛鍊。比如在本學期教學開始時,曹老師就提出每節課要留出固定的時間讓同學們自願走到說台前即興演說,這樣既可以鍛鍊大家的即興演說的能力,同時也可以鍛鍊同學們的膽量,讓同學們通過鍛鍊可以擁有足夠的膽量在大眾面前展示自己。

其次是要多說。口才是說出來的,說出來的,只有多說才能不斷提高演說水平和能力。首先要學會與人溝通,平時要主動地與人交流,也就是多說,這是練就口才的捷徑。其次要多參加演說的機會,珍惜和把握每次說的機會,這是鍛鍊口才的必然途徑,不敢當眾表達,口才水平就很難提高。每堂課老師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機會,讓我們充分的自由發揮。我認為不管什麼場合,只要有機會可說,就當仁不讓,站起來,說出來,這是練膽的最好機會。

最後是要不說。說的最高境界是不說,俗話說得好,言多必失,就如《弟子規》中所云“話說多,不如少”。沉默是金,再高明的演說家,都不可能一輩子不說錯話。因此,演說過程中,不是說得多就好,說得動聽就好,而是要適可而止,把握好度,演說過程中,要做到:把握不準的話不說,過於敏感的話不說,不敬不雅的話不說,得罪人的話不說,無用的廢話不說。當今時代,言論自由,信息發達,更要把握好自己,不管是一流的演說家,還是平民百姓,都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都要學會欲言又止。

二、期末實訓

在期末的實訓中,曹老師給我們安排了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結束期末時未結束的演說,第二是老師播放了幾段關於求職的和社會熱點議題的視頻,讓大家自由發表觀後感,提出自己的見解。在此期間,老師要求每一個同學都要發言,給同學們創造了很多的發言機會。同學們爭先恐後,積極踴躍的發言,我認為採取這樣的實訓形式可以讓我們在了解一些課本外的知識的同時,還可以讓我們意識到思考的重要性和演說機會的難得。比如在談論一位醫院實習的大學畢業生的“虐嬰事件”,對此不道德的令人髮指的行為,引起了同學們的憤慨,同學們在指責該實習生的錯誤行為的同時還認真深刻地分析了出現這種事件的社會原因和個人主觀原因,讓同學們懂得如何更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觀點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有針對性和更具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