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班主任實習報告

在株洲市八達國小的這段時間,是我過得最充實,最辛苦的也是最有成就感和最有挑戰性的一段快樂時光,這段日子裡,我終於體會到了要做好一名教師,並不像想像中的那么容易,也明白了要做好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責任感和重要性,總之,這是一段將對我以後的工作有著重要影響的日子。

實習第一周,是見習階段。來到八達國小的第一天,學校領導組織我們實習生開了會,強調了實習的注意事項,並安排我們和指導老師見了面。

我們小組的指導老師是張榮,一個年輕的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第一次見面,她給我們簡單講了一些多年教學總結出來的經驗。她告訴我們:“要當好一名國小老師,尤其是一名國小班主任,不僅要有愛心,還要夠凶。凶,也並不是和學生們拼嗓子,而是要不怒自威。當然,國小生嘛,還是要以表揚為主······”

和指導老師見過面後,整理好內務,實習生活真正開始了。首先是批改了大量的作業。從這些作業當中,我初步了解了四(2)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張老師說的沒錯,四(2)班的學生總體成績不錯,但是,缺少尖子生。

其次,大量聽課(第一周主要是聽四年級各任課老師的課,接下來的幾周,聽了大量的公開課和示範課),在這些優秀教師的課堂上,我學會了許多實用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技巧,為我以後走上講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一周,也是我當班主任的一周。這為我充分接觸學生、迅速了解學生提供了條件。我非常珍惜這份實習班主任的工作:認真負責管理學生的兩操兩會;中午放學整路隊,強調安全知識;下午放學組織檢查學生打掃教室衛生:早自習和中午讀報課管理學生紀律;和小組其他成員共同創辦了一期成功的黑板報;周五的班隊活動課,協助張老師召開了家長會,從而學到了一些家長會組織管理技巧。

由於當班主任,我較快地熟悉和掌握了學生的情況。為了增進對學生的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和他們接觸交流。除了上課時間,我一直是跟班的。剛開始幾天,學生都不怎么和我說話,都非常被動。我發現自己好象很難融入這個班級,原因是彼此還不了解,這時我應該採取主動,通過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慢慢的和他們交流。通過自己的主動以及對他們的關心,學生也逐漸放開來了,都願意主動找我交流了。師生之間就應該多交流,只有這樣,你才能了解學生。

在組織學生打掃教室衛生時,我發現了問題,學生們打掃衛生的速度太慢了。原因是:大部分學生不愛勞動,做事斤斤計較,凡事想推給其他人做,不懂的分工合作。針對這個問題,我改進了值日制度:明確分工負責制,並從表現好的學生當中選擇第二天的值日班長。這樣一來,學生打掃衛生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這一周的實習班主任工作給我的感受是:國小班主任的工作很瑣碎,很艱辛,但也充滿樂趣。國小生太小器,斤斤計較,愛打小報告,你要有足夠的耐心去調解學生的“糾紛”;國小生也很大度,這一刻你把他罵哭了,下一刻他就過來“老師”“老師”地叫個不停。

當然,這一周的班主任工作也留下了一點缺憾:我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威信,不能震懾住這群學生。這對我後來的課堂教學很不利。

實習第二周,輪到我們真正走上講台了。我上的第一堂課是語文課——《蟋蟀的住宅》。第一次走上講台,難免不了緊張。有那么一段時間,我的腦袋裡出現一片空白,教學設計忘的一乾二淨。只好叫學生讀課文,趁此機會恢復了平靜。

課堂氣氛不是很活躍,我認為這堂課是失敗的——雖然張老師說感覺我上課很老練。同時,張老師和彭擁軍博士指出了我這堂課的不足之處:要求學生讀課文時,任務下達不明確;板書過多;備課不充分,沒有考慮到學生;對學生回答問題沒有給於及時的評價;課文分析過多,而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太少。正是這些寶貴意見,讓我在後來的教學中不斷進步。

《蟋蟀的住宅》第二課時,我總結實踐經驗,利用大學課堂里的理論知識,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大大方方的上完了。張老師對這堂課給予了肯定。

《小木偶的故事是》我的最後一堂語文課,我自己覺得有所進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興趣濃厚。下課後,幾個學生迫不及待地找到我說:“老師,你的課上的真有趣!”

張老師給我的評價是:教態大方自然,有效地組織了課堂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吃透了課文內容,把握了重難點,朗讀和評價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