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中國交通建設行業影響的思考與對策

苦練內功全面提升企業素質搶抓機遇實現公司穩健發展

——金融危機對中國交通建設行業影響的思考與對策

一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捲全球,驚駭世界,並對各國實體經濟形成巨大的衝擊。對全球眾多企業來說,應對危機,求得生存成為當務之急。但對中國建築行業來說,這是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面臨的又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為應對金融海嘯,中央迅速調整巨觀政策,適時提出了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擴大內需保持中國經濟平穩增長的戰略決策。中央政府公布了4萬億的投資計畫,各地方政府相繼公布了近18萬億的投資計畫。面對這場金融危機,我們中交二航局的應對方略是:苦練內功,全面提升企業素質,搶抓機遇,實現公司穩健發展。

一、正確把握國際、國內經濟的“大勢”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XX年前,中交二航局還是一家年施工總產值不到15億元,利潤僅1000餘萬元、產品結構單一的建築企業。XX年彈指一揮間,中交二航局已經發展成為一家總資產近百億元,年總承包產值近150億元,在港口碼頭、特大型橋樑、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領域具有強大競爭能力和較高知名度,管理規範的大型建築企業集團。近XX年的跨越式發展,得益於中交二航局善於把握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善於把握顧客與市場變化的快節奏,發揮好自身優勢,適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由於國際經濟金融環境的急劇變化,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這已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中國經濟11月份cpi漲幅在上月回落的基礎上繼續大幅度下降,預測為2.8%左右,明年初可能出現通縮。今年1-10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負增長。上半年,中小企業倒閉6.7萬家。

為抵禦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防止經濟增速過快下滑和出現大的波動,中央對巨觀經濟政策做出了重大調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提出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成長的十項措施,今後二年僅中央政府將有4萬億元投資,並決定在今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億元中央投資,加快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災後重建的各項工作。

綜合對國內外經濟環境透析,未來一二年我們面對的外部經濟環境是:經濟衰退,金融動盪,投資減少,成本上升,貨幣貶值。內部經濟環境是: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投資加大,gdp增長在8-9%之間,生產物價指數上升,建築業及相關的鋼鐵、水泥等行業有可能再次過熱,而與出口外貿相關的製造業可能過冷。

因此,從總體上看,XX年是建築業的轉折年,《勞動契約法》的實施,原材料、油料、人工費的大幅上漲或猶如過山車一樣的劇烈波動,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環境保護的成本日益上升,這些綜合的因素使建築行業進入了高成本時代,同時面臨的成本的不確定因素更加難以控制,履約風險加大。

二、科學審視交通建設行業的“危”與“機”

中國交通建設行業,主要業務集中在港口、公路、鐵路工程建設領域,當前世界經濟危機對這一行業的影響是直接的、顯而易見的。

港口建設市場,可能面臨3至5年的蕭條期。港口碼頭是中交二航局的傳統主業,占主業的30%左右,這一板塊將面臨較大衝擊。由於外需不振,國內出口下滑,航運業不景氣。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由5月的11067點跌至現在的824點。造船業遇上寒冬,鋼鐵企業、能源企業景氣度下降。航運企業運力過剩,現有港口、船廠業務蕭條,相應的業主貨運碼頭建設會大幅下降,在建項目也將面臨資金不到位而停工下馬的危險。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思路的調整,依靠外貿支撐gdp增長的格局將轉變為依靠消費、外貿、投資協調拉動經濟成長,港口建設必然與之同步調整,要從出口外貿港建設為主轉向內陸港口建設與內河整治工程齊頭並進。

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捷運工程迎來了新的一輪黃金髮展周期。由於公路、鐵路、軌道交通建設對經濟的拉動直接作用明顯,國家在今後二年的4萬億元計畫投資中,公路、鐵路、電網投資高達1.8萬億元,公路與鐵路市場,將出現3至5年的快速發展期。公路及特大型橋樑系中交二航局的拳頭產品,經過近十年的拓展,中交二航局已成為國內最著盛名的建橋企業之一,建造和參與建設了百餘座跨江、跨海灣特大橋,成功建設蘇通長江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等世界級橋樑;同時,近幾年中交二航局抓住鐵路市場開放和加快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在中交股份的大力支持下,至XX年進入鐵路工程建設市場以來,承接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及捷運、軌道交通項目已經超過100億元,成為新的主業增長點。面對新一輪的鐵路發展機遇,我們中交二航局必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