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頂崗實習的思考

這本是《文學報》師妹採訪的問題,但在我回答完了之後發現,這也一直是我對頂崗實習的態度以及實習結束後自己關於教育的一些反思,所以,留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1.頂崗實習是華師XX年推行的新政策,非議很大,那么師姐,您當時為什麼會選擇參加頂崗實習,當時是怎么想的,對此有什麼期待,希望通過頂崗實習達到什麼樣得效果?

剛開始也有牴觸情緒,因為聽說是強行要求,覺得這個政策跟我們當年入學時的政策不一致。不過後來改為自願報名,反而覺得很好,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鍛鍊機會,況且不嘗試一下怎么知道好壞呢。另外,到大三快結束時,自己還是有些迷茫,不知道未來要不要堅定地做老師,對當老師還沒有足夠的信心。我期望通過四個月的頂崗實習,真正做一回老師,自己才能有足夠的底氣站在講台上。  除此,我覺得對自己的就業沒有憂心也是很大的一個因素。我當時已經申請修讀英語雙專業,本打算大四如果找不到好的工作,就繼續讀大五,拿雙學位,就可以有一年的緩衝時間準備考研或者考慮出國。所以我是抱著對找不找得到工作順其自然的態度進入大四的。不過後來找到工作了,英語也因為“頂崗”耗去太多時間而放棄。有得必有失吧。

至於期望的效果,實習前也沒有考慮那么多,在教學和學生工作上能順利走過這四個月就算幸運了。不給實習學校添亂,教學上不拖後腿是我當時的目標,呵呵。

2.頂崗實習過程中,實際情況與原來的預期目標、期待值間有出入嗎?

這個很難說。我沒有預期目標。實習前我們對將要去的學校、實習年級、學生概況、教材等一無所知,所以也談不上期待值。倒是挺擔心實習學校不信任我們,工作不敢放手給我們做。硬體方面,大二暑假參加“燈塔”計畫下鄉支教,以桌為床,很惡劣的條件自己都經歷過了,所以覺得不會有比那個更差的環境。實際情況是出乎意料地好。老師很信任我們,發揮的空間很大。住宿條件也不錯,學校還為我們提供網路,雖然網速不怎么穩定,但已經很滿足了。

3.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您遇到對大的難題是什麼,又是怎么去處理的?

教學工作缺乏指導,學生工作上沒有方向。雖然我們實習的學校給每個實習生都安排指導老師,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我們感覺能夠從指導老師那裡學來的東西並不多,而且教學方法過於死板,教學水平一般,尤其是多媒體課程,顯得很生硬。我們實習的學校幾乎每個老師都對後進生失望,甚至對教育失望。在學生工作方面幾乎走進了死胡同,不知道如何管理一幫極其調皮的學生,也不知道怎么解決陸續出現的學生輟學問題。工作上的無助感很長一段時間無處釋放。

學校規定每個學院要派遣指導老師,我們學院的指導老師一直到實習結束也沒有出現過,後來聽說是取消了。其他學院雖然派去了,感覺作用也不大,他們基本上都是在讀研究生,也沒有什麼實際經驗,而且平時多數時間在廣州,並不了解實習的具體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的環境我們解決不了。只能憑著自己對教育的理解一步一步往下走,大家都處在一個摸索的過程。教學上,多上網查詢優秀教案、讀透教參,研究自己班的學情,根據自己的體會安排課程;學生工作方面,儘可能多地接觸學生,與學生平等溝通,話題儘可能深入,尊重他們,逐步贏得學生的信任。

4.您在頂崗實習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最大的收穫是,學生的肯定換來了我對教師工作的信心。我當時帶的班幾乎是年級最差的班,但到最後我得到班上所有同學的信耐,他們也樂意聽我的課。雖然期末考試成績我沒有跟蹤,但中段考比我剛接手那個班時進步很多。此外,我在教學中所思考的問題,也是我未來職業路上將要面臨的問題,未來應該怎么做,要達到怎樣的目標,我的內心至少有個譜了。

5.有報導反映,頂崗實習由於遠離學校、信息封閉、就業處於劣勢。您對此有什麼看法?您在頂崗實習期間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的?

呵呵,至少我還沒看到這樣的報導。頂崗與就業劣勢,我覺得沒有多大聯繫。能不能找到工作,關鍵還是看一個人的能力。頂崗實習期間並不是找工作的高峰期,而且我的大部分同學在十一、十二月份找工作都只是一些前奏,簽約率並不高。師範類學生的就業訊息通常都只掛在學院網、學校就業網上,如果條件允許就可以通過上網查詢。就算上不了網,只要有手機,一般情況下,班委都會把就業信息通過飛信發到手機上的。我的就業訊息也基本上是通過簡訊獲知的,基本上就業網上的每一條就業信息都能傳達到每個同學的手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