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實習報告

為了使自己能更快的融入工作,我決定從看圖紙學起,同事也根據我的情況,在不是很忙的時候找一些簡單的圖紙讓我來做,然後把我存在的問題,給我一一解釋。在同事的幫助和指導下,我很快的融入了工作中,一些簡單的產品已經可以自己處理了。但在工作過程中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有些產品的工藝很複雜一般的工藝製作不了,就得借用模具加工了,這樣一來我又被難住了,又是一個新名詞,但在同事的幫助下,也得到了一些了解,對於現在的工作我還不是很熟練,在日後的工作中我還會繼續努力做到更好。

五、實習體會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預測、計畫、分析、考核和改進等控制工作,同時也對企業的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產生重大影響。 

成本核算過程,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耗費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為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進行成本信息反饋的過程,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畫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成交的數量,所以只有做好成本核算與管理,企業才能更好的制定銷售方案,產品價格,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

六、實習建議

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工作和對社會的了解,我對所學專業與企業有以下建議。

對於專業:課本上的知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中,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實踐的機會。就像劉老師上課那樣,不要以課本為主,應該多組織一些活動,來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自己去總結一些經驗,從而讓他們覺得金錢的來之不易。

對於企業方面:通過這段時間對公司的了解,得知我們公司有很多的技術人員在操作方面很有潛力,但公司主要是針對長期合作的老客戶。

建議1 自主設計生產一些工藝品,來促進公司近一步發展。

建議2 開闢新市場,增加公司規模。

七、實習總結

兩年多的大學生活結束了,開始了我們為期半年的實習生涯。其實這次實習在剛入學的第一天就知道了,那時充滿了對實習的好奇,想著自己還要兩年才能夠走出校園去實習,就對要實習的學姐學長的各種羨慕啊。那時就想他們多好啊,能賺錢自己花不用和家長要錢了,還不用再在學校里上課考試了,多好!現在一看,才知道那時的自己是多么的單蠢啊。

一直在校園——家裡兩點一線的方式中生活的我,感受到的是校園欄桿內的限制、悠閒,羨慕社會的自由、無拘無束,卻不清楚外邊的世界雖然很自由,但同時也充滿著無數的誘惑與罪惡。打個比喻啊:社會如果是大海,我就是海中那條小魚,如若太過悠然自得,想必會被海浪捲起在沙灘上,等待烈日的燒烤,直到成為一條無人知道的小魚乾。當然,我說的有點誇張,現在開始說實際的:我幾個月的經驗告訴我社會是把雙刃劍,充滿危機、競爭的同時,又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在有限的時間內,抓住時機,必然會促使我們自身的飛躍,但是這個飛躍又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我們的工作經驗以及我們自身的能力。

我在實習的途中,常與一個高中好友保持聯繫。此人是屬於有理想的人,卻總是眼高手低。大專畢業後找了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因為嫌棄工資低就辭職了,認為作銷售賺錢就去找這方面的工作,找了份電話行銷的工作,因為一個月都沒有業績,感覺沒有想像中那么有錢,承受不住壓力就又辭職了。此時聽說搞汽車美容賺錢,竟然去做起了學徒,不禁讓我感嘆他大學白讀了。心想這次總該穩定下來了吧,他自己也信誓旦旦要做出一番成績。結果沒幾天覺得太累了又不幹了。現在好像去外地了,也不知道會堅持多久。這讓我思考大學讀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收穫了什麼?為什麼有些用人單位不願意招大學生?僅僅是因為薪金的原因嗎?我認為大學至少要學會一種思維方式,不同於別人的思維方式,因為我們接觸的人群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可有些人養成一種優越感,這不是說其自信,而是他們總覺得自己是千里馬卻沒有伯樂來賞識,於是頻繁跳槽,眼高手低最後抱怨這個社會的不公平。

其實還在我實習之前我就知道錢的來之不易,特別是實習後更明白錢是自己辛苦賺的,要花也要花在刀刃上。[蓮山課 件 ]

在外面工作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奔波不止,為了家庭和事業。而我們這次實習後就不再是學生了,要相應承擔起一些責任和義務,不能再有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想法。以前假期勤工儉學掙的錢可以作為自己的零花錢,但實習後掙的錢得為將來做打算了。成家也好,立業也罷,都離不開錢做支撐。在美國過了十八歲就要獨立了,父母不再約束。我們不能和西方國家一樣,但至少大學畢業了不可能再要父母負擔了吧!如果我們的家庭寬裕,我們可以揮霍,但家境一般就沒必要了。我們的消費要切合實際,快畢業了要學會生財和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