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實習報告範文

至於3位可愛而各有個性實力的親密戰友們,雖然大家都是新相識的,卻相處甚歡,合作無間,高度默契配合。有開明熱心關心員工的上司,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有如此愉快的人文環境,加上公司舒適的工作環境,誰不喜歡!實習給我的充實與快樂,戰勝了我生活上的困擾與煩惱。另外,管理者的魅力與公司的工作氛圍,如何使員工積極工作樂意為公司付出,可以從這裡見證很多。

細節——

微中見大,細節讓我感受更多。而餅乾的每一處細心發現與及時提醒,都讓我印象深刻而得以糾正類似錯誤。

策劃書、文案,不要忘了給頁面標明頁碼;寫文檔報告不要忽略數字日期的檢查;安排工作,策劃活動流程要假設自身為參與主體來列出儘可能詳細的項目清單。而作為專題總負責人,讓我感到最費神吃力的就是對活動流程的細分再細分。

一個線上活動大體包括什麼,我還是可以輕鬆把握;但要真正落實到分配工作,對活動的操作步驟查漏補缺,就開始手忙腳亂,要一腦多用了。跟著每條大綱目來細分小工作,會不斷發現新問題。例如在“光棍節”這個節目策劃中,我們確定了以徵集形式來展開互動,在還沒深入細想之前,就以為這部分只需空出一個版面空間,寫上徵集說明語就完事,但後來到實際操作時,才發現我想得還真是簡單——如何讓參與者提交徵集作品,需要參與者填寫什麼資料,作品形式是否要求限制,又要考慮以上方面要以方便參與者操作為前提……而每一個新湧現出來的問題都是必須解決而不能簡而化之的。就這樣我倍感壓力與任務繁重。不過正是在自己發現這些忽略的細節後再修正完善的過程中,才真正學到東西,學得深刻。不懂到懂,是學習;由懂到記住,是積累經驗。在細節與煩瑣中,我掌握了一個線上活動基本的運行流程,與這類網頁技術功能的需求。對於策劃活動流程,既要以參與者的身份檢查參與細節,也要以主辦方的身份看清執行細節。

不過,在細節中掙扎著成長的我,也發現自己看問題不夠全面。

全面——

在專題頁面雛形出來時,才知道為了頁面簡潔美觀,每個靜態分欄目只需有4篇文章就可以了。而我在分配工作時只是不明確地讓她們儘量搜資料,以致到後來還得篩選刪減搜回來的資料,浪費她們的人力、時間,是我的疏忽,沒有事先定好分欄目的內容數量。

還有到後期需要技術部幫忙的那一塊,曾因為時間問題與技術部發生了一些摩擦矛盾。現在回想分析發生摩擦的原因,除了自己不懂這方面知識外,也是因為一味專注於自己份內工作而沒有總觀全局,沒有給這塊分工安排出適當的時間。

前面“待人”那裡有談到餅乾這樣一個領導、上司是如何與我們相處的,而我也曾作為一個活動的負責人,也有一些感受。

做負責人的感受——

這段時間裡,我們3個實習生的主要任務是做好一個“九九重陽,久久關愛”專題的線上活動。因為我這次實習的目的是想學策劃與感受真正的工作氣氛,並且大家都是實習生且年齡學歷一樣,於是老大根據各人想學的東西來分工,讓我做這個專題活動的總負責人。所以我覺得自己要先擺正自己的位置,才好讓大家合作和諧。

我不能高高在上,也不喜歡高高在上,所以我都是以提出個人意見建議形式先表達自己想法計畫,然後就請大家各抒己見,商量討論。我很贊成民主,所以幾乎所有該決定的東西都是經大家一致贊成通過才拍板的。我很幸運地遇到一班有創意有想法有幹勁而不是搶風頭的同事,大家都在為搞好專題活動這個共同目標,積極地開展工作,友好地配合我,才得以讓工作開展順利且高效率。真的非常感謝同事們的支持與配合。同事的支持與配合是一項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負責人,對於某些問題如臨時出現而需要及時解決的,或不需要集思廣益的問題,就應該見機行事,自己做好決定以免影響工作進度。

還有,作為負責人要多注意一樣東西——及時反映情況,傳達信息。將與各人工作有關的資料信息或變動信息要歸類整理出來,及時傳達給各人。這方面我做得還不夠,很多時候是她們不明白或急需時問我,我才醒悟我應該要告訴她們這些。

我還發現一個通病,就是實際與想像是有差距的。在這個專題活動中,我們首先強調的是創新,但在落實操作時,因為各種因素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思考重心轉向了能否落實操作上,以致後來我們都忽略了“創新”這個強調。個人認為,專題活動的內容沒有達到預想中創新的效果,不過這除了跟主觀因素如專業知識少,經驗閱歷少等有關外,還跟一些客觀因素如技術支持,人手少,時間短等有關。

二個月的實習,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兩個月內發生的許多事—有趣的、煩悶的、忙亂的、充實的……是不能用簡短的文字一一記載再描繪下來的。但只要我懷著感恩的心,我就會不斷從這一個月的回憶中發現更多的新星星。

在實習中,我很感謝所有同事對我的關愛與幫助,使我一個“門外漢”也融入了樂觀、活潑的新聞工作隊伍之中。或許在這個隊伍之中,我們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實習中會有多少令人難忘的瞬間呢?而瞳孔如果是照相機,筆頭如果是攝像機的話,我願意于山水之間,靜坐與一塊巨石之上,把我的所見所聞形成瞬間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