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環境實習報告

行政區作為學校對外交流的視窗,園林規劃布局較好。喬木種類繁多,以雪松、銀杏、白皮松等樹形優美的樹種為主,以孤立樹的形式矗立在早熟禾草坪上,寧靜、莊嚴、肅穆,符合行政區景觀要求。美中不足的是,辦公樓前面的花壇花期已過,已經枯萎變黃,無人理會,與周圍景觀極不協調,有失觀瞻,建議及時更新,以保證花色常鮮。

遊憩區主要指未名湖周圍園林區。本區植物種類繁多,趨於自然生境,喬木、灌木、草本自然分層,樹木鬱閉度高,是休閒、娛樂、學習的好地方。

總之,我們在進行新的綠化建設時,要注意從植物本身特性,植物的精神內涵與景點、建築的搭配,實施的可行性,成本節約等方面綜合考慮。人工化的自然與完全的自然之辯有人曾經在網上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幾年,北京在綠化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感覺草坪太多了,樹太少了.而且隨著道路的不斷新建和拓寬,以前高大的行道樹很多都被砍掉了.夏天走在北京的很多大街上,都是無遮無攔的曬.對於一個城市來說,種草坪只是一時的美麗,就想女人塗的粉底一樣,只能獲得暫時的光鮮.而綠樹才能使一個城市由內到外的滋潤和美麗.所以,少來點草坪廣場,多來點森林公園哪怕是小樹林公園才好。”

人工化的自然與完全的自然,可以說是一個討論了許久的問題,然而結論的得出又是那樣困難。就如同校園裡一片片修建齊整的草坪,與那一叢叢自生自滅的雜草;就如同燕南園中那一株株車前草,任人踩踏而依舊旺盛;就如同那二月蘭、蒲公英,不需要澆水而繁茂生長;就如同靜園草坪中那讓人踩踏的馬邊草;就如同那剛到春天就發出新綠的早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島中的蘆葦……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麼?是觀賞?是美觀?還是讓人充分與自然接近?人工養護的草坪,總是顯

示出一分遠離塵囂的孤高與自拔,一個個鏇轉的噴水口讓人對自然的力量產生懷疑,一台台自動化的割草機讓人對人的力量產生近乎怪異的崇拜。從小就習慣了“草坪禁止入內”的告示牌的我,總是對齊整的草坪敬而遠之。

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飯時,路人投來的怪異的目光。隱隱約約還聽到有人鄙夷的聲音:在草坪上吃飯,草坪不是要更髒么?於是就想到了過去的自己,看到別人在草坪上野餐,總是義憤填膺……然而現在的思想卻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在踏入草坪時還總是有幾分猶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總是被隔離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處又該如何去體會?親近自然,同時保護自然……一路上看到了很多這樣的例子。而有時自然的力量和其精密程度真是讓人嘆服。燕南園草坪上,十幾種植物和諧地生長共存,蚯蚓的存在則為其創造了一個極其良好的生長環境。在雜草和人工種草同時存在的地方,總是雜草先於種草而綠。與自然界生命過程割裂開來的自然物總是顯得異常脆弱。在柳浪莊的野地中,生長有先鋒植物灰藜,作為一年生植物,它在一年中能長很高,對土壤產生很大的改良作用。

3-6年之後,灰藜被其它植物取而代之,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灌木、喬木等逐漸進行演替生長。在頤和園萬壽山上,有一個古代的水土保持工程。山體上建成覆瓦狀,從而加強雨水的下滲作用,減緩雨水的下流作用,這樣就可以起到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為自然服務。在萬壽山上生長著自然條件下的側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狀態下生長很好的植物,而園林工人卻想把它們全部清理掉,在山體上多種一些草。然而不耐旱的人工草勢必需要更多的人工澆水,從而為喜旱的側柏提供了一個不利的生長環境,最後必然導致不利的生態結果。試圖人為改變自然的選擇,必將得到違背自然的選擇。(這樣的和諧與完整,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嗎?這種統一的景色,不是正我們所尋找的么?)

2、關於城市環境的整治我們有一個責任,即不僅僅是仔細考慮美的含義,而且開放我們自己去體驗美並且遵循美的引導。這種人類特有的適應才能幫助我們同自然界發展一種倫理關係。——L.K.奧斯丁在我國許多城市社區及城鄉結合部區域,由於土地利用方式及人口日益增長的壓力,使得大面積裸露的土地受到長期的侵蝕和沙化,原由樹林植被被輕易伐棄;水資源短缺,垃圾、廢水處理系統不完善,環境污染加劇等情形在生態上個社區的健康生存發展帶來長久的、潛在的危機。另一方面,社區中舊有的建築街道、溪水及文化名勝等歷史文化景觀在社區的改建和新建中被輕易拆除、解體或毀壞。這顯然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不相符合。而在北京市,這樣的情況同樣存在。我們在北京西郊的實習當中,就見到了很多這樣的情況。

“首都城市現代化建設,要按照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正確處理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提高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促進人和城市、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努力開創經濟繁榮、生活富庶、環境優美的城市文明發展道路……”,中共北京市第九次代表大會報告給人們描繪出了一幅未來5年美好的藍圖:人均綠地面積將更多,空氣將更加清新,百姓的住房將更加寬敞,道路也將越來越寬廣,堵車現象越來越少……北京人居質量會變得越來越高。市政府已經確立投資上百億元來打造“碧水繞京城”的美景,目前,許多昔日的臭河道已變成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場所。北京還將再投入54.5億元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河道整治,XX年市區將不再有臭河過市。萬泉河的變清應該是指日可待了。北京市政府還確定了138項城市環境整治重點工作,即開展包括圓明園遺址公園搬遷騰退規劃、中央電視塔周邊整治規劃、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周邊地區環境整治規劃、頤和園周邊環境整治規劃、明城牆遺址公園建設規劃等重點地區環境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然而這種重點整治,實行起來似乎並不是那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