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實習日記和報告

周小姐剛剛進門,簡單處理了幾件事後,便給了我第一件工作——閱讀檔案。打開檔案櫃,我看見厚厚的三疊檔案袋。周小姐告訴我右邊兩疊是進口的,左邊的是出口的,並囑咐我慢慢讀。深呼吸之後,我勇敢地抱走了三大本進口貿易的檔案,開始了我艱辛的歷程。密密麻麻的單據,術語都是我從未或很少接觸的,而且全是英語。整整一個早上,我都浮浮沉沉地掙扎在商業發票、提單、質量分析表、保險單、價格質疑通知書、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貨物價格申報表、貨到通知、化驗鑑定證書、報價單等專業貿易檔案中,範圍涉及日本、韓國、泰國、印度、澳大利亞、英格蘭的不同公司。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自己經手這些檔案,誠惶誠恐。在閱讀這些厚厚的承載著一擔擔生意的紙張的過程中,我有些欣喜地發現紮實的英語功底派的上大用場。只要有一點貿易常識,就能憑對中文的印象或字面意思理解英文概念。而且,最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在大二學的國際貿易實務的通選課竟然幫了我很大的忙,也節省了我不少時間。那些時常出現的諸如FOB、CIF之類的貿易術語都是我們課上最主要的內容。我雖然學得不精,但稍微上網鞏固一下,便能知道個大概。就這樣,我藉助自己東拼西湊的課外知識,八年的英語底子,google的瘋狂搜尋以及周小姐的答疑,再加上金山詞霸的幫助,我便在一整天內大概了解了公司整個進出口貿易需用到的檔案情況,包括格式、內容等等。

一天下來,我抄下了不少專業辭彙,對公司工作的情況及各人的分工也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收穫頗豐。

下午快下班時,朱先生把我叫進辦公室,布置給我一項任務——從明天起,整理公司改版網站的中英文文字,並對其措辭、造句、翻譯和結構進行修改潤色,以便早日列印出來製成網頁。這是我比較擅長和喜歡的,我相信我一定能完成得比較好。

好累啊!在公司上班就是這樣,即時是實習,也不得輕鬆。但我覺得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我有信心接受它。

XX年8月23日 星期三 實習第三天

今天終於體會到在高級公司工作的辛苦和難處。

一早到辦公室,就看見桌上躺著整整齊齊的一疊檔案——朱先生昨天留給我的改版網站文字。早就準備好的我便開始動工了。一上手我便開始有些吃驚,看起來再簡單不過的措辭卻極難正確翻譯,要想把中英文都表達得地道,絕非一件易事。我幹了整整一天,整個人埋在電腦前的紙堆里,一字一句的對應斟酌,那些專有名詞還好點,畢竟只有專門的一種翻譯,難就難在表達方法,越簡單越不容易翻得地道。其間,周小姐讓我幫她填業務單,大概是我公司進口需要匯款給賣方。我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樣的業務,心裡有點怵。周小姐給了我一份模版,並簡單交待了幾句就走了。我憑著自己的英文功底和貿易常識,再加上虛心好問,很快便摸清了情況。在第一份簽好了朱先生的大名的單據完成時,我心中異常興奮。電視劇里那種小白領拿著檔案敲門進來輕輕說一句“經理,請簽字”的情節又一次浮現在我眼前,回想自己的表現,除了稍顯拘束,還是挺好的。

下午又接著做了幾份類似的檔案,大部分時間都在忙著網站文字的事。下午五點左右,朱先生把我帶進會議室,舉行了一次電話會議。如此高級的設備和專業化的工作方式令我折服,同時深感壓力。朱先生向別人介紹我時總說我是學外語的,英語方面的問題可以和我商量之類,搞得我擔子很重。我這才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專業水平還遠遠不夠,別說應付專業化的商務活動,就連日常的許多細節我還需要反覆查字典,很多拿不準,搞不懂的地方。所以說學習是一輩子的事,這話沒錯。

踏著落日的餘輝我走出交易廣場。走在擁擠的捷運通道里,看著來往的人群,我忽然有種都市夜歸人的寂寞感。一種悲天憫人,感嘆命運的情感陣陣襲來。自己將來會不會真的成為這世界萬千苦人中的一員,長年為麵包奔命呢?這樣的苦累酸澀生活是不是才是真正的生活的滋味呢?

XX年8月24日 星期四 實習第四天

昨天開完電話會議,朱先生並沒有給我布置具體的工作。今天一大早,我就鼓起勇氣請求周小姐讓我坐在她旁邊,看她工作的全部過程。我很客氣地問她,我看她有些遲疑有些勉強,不過還是答應了。我心裡有些難為情,自己開口提了這么傻的問題,又不夠自然。不過轉念一想,管他的,大膽一點,厚臉皮一點沒什麼不好,我要用自己的領悟能力證明我跟著她學業務只會更好地幫助她。

我看見她忙碌地看郵件回郵件,開很多視窗,忙著和各個客戶聯繫。不停地有她的電話,她也不停地在打出電話。那些密密麻麻的電話傳真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以及縱橫交錯的數據欄被她操作得神奇般的靈活。我在一旁眼睛都看不過來了,畢竟還有很多東西是全新的。今天一個比較大的收穫是學會了用傳真機。周小姐教了我兩次,我才掌握,第一次覺得傳真還是很方便的。學會發傳真後,業務上的傳真基本都是我發,節省了周小姐不少時間。聽到傳真傳送成功後的“嘟嘟”聲,我便又小小地得意一番,雖然很傻,但至少又學會了一項辦公器材的用法。

下午的時間接待了兩位韓國客人。剛開始朱小姐請我去接待,給他們端茶送水,我還挺緊張。但一進門發現是兩位亞洲人,一交談居然是外國客人。兩位先生非常幽默地與我開玩笑,聲稱他們是日本人但一點也不喜歡日本。等我轉了一大圈他們才笑呵呵地告訴我他們來自韓國。朱先生與他們談了很久,最後出門時朱先生又請我給他們拍了合影。我欣喜地發現,自己在公司待了不長的時間,但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與外賓用英語交談而不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