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加強實習醫師臨床實踐能力培養

為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同學畢業實習質量,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在學生進入醫院實習前先進行培訓,幫助學生儘快適應由理論向臨床實踐角色的轉變;創建實習醫師周報制度,提高學生病曆書寫和病例分析能力, xx年以來共書寫實習周報4520份,教學督導專家認真修改實習周報,“一對一,面對面”地向學生反饋,使學生受益匪淺;編寫《臨床診斷邏輯》,在學生中開設選修課,提高學生臨床診斷邏輯思維水平;開展實習醫師臨床病例討論競賽活動,制定《臨床基本技能培訓教程》,在出科考試和畢業考試中增加臨床基本技能考核環節,提高了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執業醫師考試成績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實習醫師實習周報制度

1、實習報告的主要內容:

(1)一份完整的病例(此病例不收入病案室)。

(2)完整的醫囑。

(3)病例分析(主要包括診斷、鑑別診斷、治療方案、較完整的診療過程及預後判斷)。

(4)實習小結。

(5)帶教老師評語

2、實施辦法:

每位實習醫師在各科室實習期間,定期上交實習報告。實習兩周及兩周以上的科室,每兩周書寫一份實習報告;沒有病房實習的科室(如放射科、心電圖室等),只需書寫實習小結和帶教老師評語。

3、具體要求:

(1)實習醫師要認真及時地完成實習報告並上交臨床學院。

(2)各教研室及科室按照上述要求,安排專人負責實習醫師帶教工作,帶教老師必須認真及時修改實習報告並書寫評語。

4、制定實習報告評分標準,定期組織有關專家對實習報告進行評比,定期公布評比結果。

5、實習報告用途:

(1)作為實習醫師畢業考試成績的主要內容和實習醫師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每一輪轉結束後,如不能及時上交實習報告者,將暫停下一輪轉的畢業實習。

(2)作為帶教老師教學工作量考核、評優、職稱晉升、聘用及教研室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也作為定期評選優秀教研室、優秀教師和優秀實習醫師的依據。

(3)實習報告作為重要的教學檔案由臨床學院統一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