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檔案館實習報告

檔案移出,庫房管理人員應根據有關要求,寫出檔案移出的書面說明,經部門報館長辦公會研究,並由館長在書面報告上籤名批准後才能辦理移出手續。

㈣檔案排架

⒈設庫。館藏檔案按全宗群設庫。

⒉排架。檔案資料上架排列以全宗為單位,按全宗號、目錄號、案卷號先後順序,從左至右,自上而下排列。存放檔案的裝具外均應標有醒目的索引標記。

聲像檔案、特藏檔案一般應從全宗中抽出。按聲像檔案、特藏檔案管理辦法專庫存放,不能抽出的應在檔案目錄中進行標註。凡抽出的聲像檔案和特藏檔案,均應及時填寫《聲像檔案代理卡》或《特藏檔案代理卡》存放在全宗相應卷位置上,並在案卷備考表和案卷目錄中註明。

㈤檔案保管

⒈全宗卷。每個全宗均應建立能夠說明該全宗歷史情況的全宗卷,按全宗編號順序集中統一存放在庫房工作間。

⑴全宗卷有卷內材料目錄、全宗介紹、檔案數量變化登記表、檢索工具編制情況表、檔案材料交接單據、檔案清點情況登記表、檔案開放情況說明、檔案數位化工作單、檔案技術處清單(如修裱、改頁碼等)等內容組成。

⑵每年一月份上半月為檢查、填寫、充實全宗卷內容的規定時間。充實和填寫的內容為上一年度目標任務計畫中涉及所應歸入的各種材料,如:檔案數量變化、縮微全文數字掃描工作、修裱等情況。平時在檔案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屬於應歸入全宗卷的材料,均應及時歸入。

⒉庫存檔案的定期清點。對庫存檔案資料視情況每年有重點地抽查、清點。每次清點或抽查後,均應認真填寫清點情況表,歸入全宗卷內。

⑴清點工作按全宗進行。清點結束後,清點人員應寫出情況報告,經處長審閱簽名後歸入相應全宗卷內。

⑵清點人員應負責清點過程中的缺卷查找工作,並將查找到的檔案歸到相應的排架上。檔案查無結果時,應報告分管處長,並在清點情況表及清點小結中具體寫明缺卷原因和查找案卷的情況。分管處長對缺卷情況應負責組織人員進行複查,並將複查情況書面報告處長,有處長報告觀領導。處理情況經館領導圈閱後歸入相應全宗群策內。

㈥檔案調歸

庫房管理人員辦理檔案出入庫事宜,必須2人以上,在相互監督下進行。

庫房管理人員必須憑《調卷單》調卷。《調卷單》必須寫清調卷單位或代號,所調檔案的全宗號、案卷號、標題、調卷目的、時間、開具調卷單人姓名,以及部室領導或館領導的審批意見,缺少一項,庫房管理人員不得將檔案調出。

檔案調還必須進行認真清點,辦理交接手續。一般卷清點到宗,特種卷清點到件、張,並註明載體及數量。收庫的檔案必須及時歸回原庫位。不得將檔案存放在辦公室、工作間和庫房過道上過夜。

㈦檔案修復

檔案館的館藏以紙質檔案為主,庫房能做到24小時恆溫恆濕,防光防有害氣體,還定期施放殺蟲藥物。但蠹蟲十分頑診,許多檔案依然被其殘害,年代越久,殘損程度越深。不過對比古籍來說,檔案的修復難度相對低許多。

總體來講,檔案的修復工作量還是很大的,再加上原有修復人員退休或調動,人手明顯短缺。檔案館的解決辦法是,把這繁重的任務外包給專業公司。現在的修復人員由專業公司派出,十幾名中專畢業生,安排相應培訓後上崗,我實習之前已在此兩三個月。他們的工作態度比較認真,質量總體來說有保證。為確保修復質量,檔案館另請監理公司負責驗收監督。由此可見館領導對檔案修復工作的重視。

從專業來講,檔案修復較中山圖書館的古籍修復有相當差距。圖書館按照文物標準修復,要求更高;那裡的修復人員有XX年以至30年專業工齡,修復質量代表了當代的工藝水平。檔案館一些重要檔案,要修復的話,也是送請中山圖書館幫助。那裡的工作人員知道我在圖書館乾過,也讓我操作一番。兩相對比,她們自認手勢粗糙,也丟下一句話,這樣乾,飯也吃不飽。

一個多月,轉了一圈,邊工作邊思考,課堂上講的意義、原則、概念、要求,似乎活了起來,不是乾巴巴的理論。檔案管理確是真真切切的工作和事業。

三、檔案服務利用功能的認識

通過這次實習並系統閱讀市檔案館有關規定和宣傳資料,我感覺檔案管理的理念,與十年前相比有所變化。以往的檔案管理更為重視收集和保管,檔案中講組織機構、人才培養、檔案收集、庫房建設的內容比較多,講檔案利用的篇幅相對較少。在近十年,從中央到地方,領導人講話提及檔案利用的份量明顯增強,強調“統籌檔案的行政管理和檔案保管利用兩種職能”。檔案管理理念調整變化的重心是,要把歷史資源“活化”為有利於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效益資源,檔案管理由重在“保管收藏”的內斂心態向強調“利用服務”的開放思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