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實習七八事(實習報告)

金工實習七八事

04車輛1班

“金工實習”,一個不只在大學時就開始憧憬的課程,讓我等待的日子過得急躁不安。一直以來習慣於生啃書本的文字,使我們的雙手變得笨拙。早就聽說在大學裡有很多課程可以讓我們的雙手作主,於是日盼夜盼期待這段讓我興奮的金工實習日子的到來。現在,為期一月的實習轉眼又已結束,收穫的滿足、未盡的興奮、離別的惆悵,複雜的心情交雜在心頭,勾起了我對這段日子的種種難忘回憶。

工廠,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遠離城區,四處黑煙和夜以繼日的轟鳴。原以為學校和工廠是扯不上聯繫的,殊不知語出驚人,一個月前同學一句話把我驚醒——原來偌大一個工廠就擺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之旁,在我們身邊無聲息地運轉,只因疏忽我們常與其擦身而過,而一旦發現其存在,它又變得那么地引人注目以至讓人不能舍卻。

繞過31號樓,一幢翆綠地大廠房映入我的眼帘,乍一看,她像是經受著歲月的磨礪,而大自然又不忍坐視其滄桑,賦以其一身翆綠的綢緞;後來從老師口裡得知,這廠房身上的原是一層粉刷的綠漆,且年代還可追溯到六十年代中蘇衝突期間,這裡作為廣州的一家軍工廠,身處密林之中,粉以綠色來作為掩護。此刻說來,令我頓生對工廠的一股敬意:帶上軍事色彩的事物其神聖感總讓人難以抗拒。

實習第一天

走進嶄新的工業培訓中心大樓,我們感受到了作為理工科院校學生獨享的那份工業特權,這裡一切都是為我們配備的:新建的大樓、新購的機器、新興的技術,還有欣欣向榮的景象。按照任何所有一切的慣例,第一天我們首先需要接受一堂課程教育。授課的是一位胖乎乎的老師,馱著一副肥大的眼鏡,操著一口讓外地學生撓頭的國語,但又帶著幾分令我們親切的鄉音,滔滔不絕地給我們闡述著金工實習的本質、宗旨、目的、重要性和同志們需要警惕的某某作風等等等等。本質和目的自不必說了,我自知金工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基礎課,隨著現代工業製造技術的發展和高等院校實習條件的不斷改善,金工實習已成為包括微機數控加工、塑膠加工、特種加工等多工種的工程訓練,實習的內容也應適應適應現代工業需求進行最佳化設定,以便培養出的學生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等等此類,最終目的就是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以適應工業化社會的要求,提升學生的自主思維與創新,從而增強民族創造力。最後,老師在提到實習時需要警惕的各種隱患時,令我精神一振,原來工業操作態度決定一切,甚至生命,對任何眼看不經意的工種我們都需極其認真地對待,打鬧、操作疏忽、走神、錯誤,開車離崗,等等問題的出現都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這次警示在我後來的實習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讓我任何的操作都不敢絲毫馬虎。

銑工

初初看到這個工種,連讀都還讀不準,更別說要知道它是啥玩意兒了。第一天就接觸到了生面孔,對我來說未免不是一件興奮事。銑工座落在“軍工廠”里,從老師口裡首先得知,它是利用不同銑刀的鏇轉在工件表面加工出平面、台階、斜面、溝槽、成形面、齒輪以及切斷等的一個比較傳統的工種,加工機器叫做銑床(此刻明白但凡機器都可叫“床”,而非先前所想車床就是一個有著大鐵板類似可以睡覺的傢伙),有臥式和立式兩種,眼前提供的是臥式銑床,給人兩個印象,一是機器太也古老,二是它的手輪多得似乎連你也會轉。

接下來老師布置了實習內容:利用銑床把一小段圓柱體加工成長方體。我和一女生被分在同一組。正當眾男投來羨慕的目光時,我發覺有點不妥,不禁黯然叫苦:我這人一向比較紳士,苦活累活肯定是要攬上身的,要是一個月下來都和女同志分在一組,我豈不是大傷筋骨?(後來果如其然)。

接著老師傳授了銑床操作方法,還特別鄭重地警示不許戴手套,原來得知但凡有會鏇轉的機器都不許戴手套作業,我極度慶幸:好在帶來的手套沒拿出來炫耀,不然小手指就沒啦!隨著一陣機器的轟鳴,飛轉的銑刀開始展現它的剛強,嗤鼻的柴油咆哮著四處狂奔,給工件散溫降熱;看著圓柱一層一層地被“剝削”,慢慢地現出長方形框架,我不勝歡喜。以百分之毫米精確度的手輪給工件量身,讓我驚嘆如斯古董也能有此細膩。最後,一個標準長方體被加工出來,我感嘆:這就是我的第一個產品啊!

操作安全:不許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