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測量實習報告

(2)每站觀測結束,已經立即進行計算和進行規定的檢核,若有超限,則應重測該站。全線路觀測完畢,線路高差閉合差在容許範圍以內,方可收測,結束測量。

2.2二等水準測量

二等水準測量由兩個小組合為一個組共同測量,測量人員:

第一小組:何歡、高鎖、黃向陽、賈吉豐、郭嘉興

第二小組:周濤、李佳、姜日山、李宏達、李寧、

測量任務為每小組一份電子精密水準儀測得的測量數據,另外學會使用光學精密水準儀,掌握其操作方法及記錄方法。實習地點為整個測區範圍內,採用四等水準測量所選取的水準點。

二等水準測量中我們用的是徠卡dna03自動安平精密水準儀,與其配套的是條形碼尺。

步驟:從選定的第一個水準點出發,沿閉合水準路線,依次測量,最終回到第一點形成閉合環,全程共設定6個水準點。

1、電子精密水準儀

開機進入“水準測量”界面,該功能是用於一般的水準測量和配合“碎部點測量”和“放樣”。 在“應用程式”里的子目錄依次是“1 水準測量、2 線路測量、3 線路平差、4 檢驗調整”。二等水準網的水準路線測量應選擇“2 線路 測量”程式。在“線路測量”程式里,子目錄依次是“設定作業、 設定路線、設定限差”。

設定作業  在“作業”里,我們需要創建新的作業名稱, “選擇作業” 如果沒有設定,儀器會自動默認“default”的作業。設定線路 在設定新的作業之後,儀器會自動創建一個新的“水準路線”增加 線路顯示在視窗。

設定限差  線路水準測量中,所有的技術指標都在限差中設定各項限差。

如圖一:在輸入後視點號ptid和該點的高程h0後,對該後視點進行測量,得出後視讀數back,視距dist、視線高程hcol,這時後視點測量完畢,游標進入按回車鍵,即進入前視點測量。

如圖二:此時顯示後視點名ptbs,輸入前視點名後,即可對前視點進行測量,fore為前視讀數,前視視距dist,後視點a1到前視點a2的高差為dh,前視點的高程為h。

游標進入按回車鍵,即進入圖一界面,此時以a2為後視,按上述步驟進行所有的水準測量。

按shift+user即進入fnc功能,它提供一些快速調用的功能,當儀器處於其它功能狀態下,在不退出該功能,可以隨時調用fnc功能,使得功能調用相當靈活。

測試:用於測試標尺讀數和視距,以便檢查視線高和視距長度是否超限。

查看:用於查看測量信息。編碼:用於對測量數據進行編碼。點號:用於輸入前視點點號。輸入:用於手工輸入測量值(標尺讀數、視距)。

測量程式為bffb(後前前後) 、bffb(後前前後)交替測量,在儀器的顯示螢幕上有提示,按提示測量,所得數據自動存入存儲卡中,如有超過所設定的線限差,也會有提示,顯示超限,需要重新觀測,直到合格為止。

在二等測量過程中,立尺人員需要保證水準尺的圓水準器氣泡居中,這樣才能使測量結果合格準確,節省時間。

我們兩個小組共十個組員,輪流操作測量,保證大家都能熟練操作,達到實習目的,由於二等測量精度要求較高,所以前後視距差不得超過一米,需要用皮尺量取前後。

2、光學精密水準儀

具體操作步驟:

(1)、整平儀器。

(2)、望遠鏡對準後視水準尺,轉動傾斜螺鏇使符合水準氣泡居中,用上下絲讀基本分劃讀取視距,讀取四位。

(3)、接著轉動傾斜螺鏇使氣泡精密居中,轉動測微螺鏇使楔形絲照準基本分劃,讀取分劃線三位測微器兩位。

(4)、鏇轉望遠鏡照準前視水準尺,使氣泡精密居中,用楔形絲照準基本分劃並讀數,然後按上下絲視距絲讀取視距。

(5)、用楔形絲對準輔助分划進行讀數。

(6)、再轉向後視尺,轉動傾斜螺鏇使氣泡影像精密符合,進行輔助分劃讀數,至此一個測站的觀測工作結束。這為奇數的後-前-前-後的觀測程式,偶數站得觀測程式為錢-後-後-前。

二等測量各項限差

視 線 長 度

前後視距差m

視距累計差m

視線高m

基輔差mm

基輔高差之差 mm

水平路線測 段往返測高 差不符值

儀器類型

視距m

dna03

<=50

<=1

<=3

>0.5

<=0.4

<=0.7

±4

(三)、導線測量

小組共同完成一次導線測量,使用拓普康全站儀測量,測量地點與水準測量相同,由於以前的點不通視小組重新選點,以保證相鄰點通視進而開展測量工作。

測量步驟:從起始點出發依次在待定點上架儀器,我組共13個控制點,即設有13個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