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測量實習報告

具體操作方法:

(1)安置儀器,整平對中。

(2)盤左位置,瞄準目標a,擰緊水平制動螺鏇,調焦使目標影像清晰,用微動螺鏇使十字絲中心部分的豎絲精確的照準目標a,配置度盤。為了避免盤右方向的讀數小於180度而造成計算不便,將其配置在零度零分零秒。

(3)鬆開水平制動螺鏇,順時針方向鏇轉照準1、2周后,再精確照準目標a,讀數並記錄在表中。

(4)順時針方向照準b目標,讀數並記錄,至此完成了上半測回。

(5)將望遠鏡變換到盤右位置,逆時針方向鏇轉照準部並精確照準目標b,讀數並記錄。

(6)逆時針方向鏇轉並精確照準a目標後,讀數並記錄,至此完成了下半測回。上、下兩個半測回合稱為一測回。此次測量每站進行兩測回觀測。

既是測出每個夾角和距離,然後內業計算,算出閉合差,然後符合限差的話就反號按內角個數分配,算出改正後的方位角,坐標增量計算,得出每個點的坐標。

注意:測角時要儘量瞄準腳架根部即是靠近地麵點的位置,測量距離時要瞄準稜鏡中心。

四等閉合導線各項限差

測回數

重合讀數差( ″)

半測回歸零差( ″)

一測回內2c互差( ″)

同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 ″)

方位角閉合差( ″)

四等

2

3

8

13

9

5

表中n為測站數。

電磁波測距導線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

測回數

平均邊長(m)

導線總長(m)

測距相對中誤差

測角中誤差(〞)

方位閉合差(〞)

導線相對閉合差(〞)

備註

dj2

dj6

一級

2

4

1000

10000

1/60000

±5

±10√n

1/1500

n表示導線的測站數

500

8000

二級

1

2

300

40000

1/30000

±10

±20√n

1/10000

圖根

1

XX

1/10000

±20

±60√n

1/5000

註:1最弱點點位中誤取±5cm時,平均邊長和導線總長度應不大於上表規定值的 0.5倍;取±20cm時,不大於上表規定值的 2倍。2 導線網布設成結點網時,網中起算點與結點、結點與結點間的路線長度應小於規定的 導線總長的0.7倍,布設成結點網時,導線總長不宜超過相應等級規定總長的1.7倍。3支導線總長不得超過相應等級規定總長的0.4倍。

三、實習成果

四等水準測量:

四等水準測量數據見附表1。

本小組對水準路線進行了觀測,主要計算及其成果如下:

i角進行了兩次檢驗,兩次觀測過程中i角基本符合要求。

路線長度s=5238.3m。

在由觀測員讀數各站觀測數據後,立即由記錄員算出視線長度及前後視距差,前後視距累計差為0.2米,黑紅面讀數以及黑紅面高差之差,均滿足限差條件。

內業計算後得出:高程閉合差為-193mm。

經計算得閉合差限差f=45.8mm。

二等水準測量:

二等水準測量數據見附表2。

測量前已經設定好儀器各項限差,如果有不符值便提示重測,所以結果見附表。

經計算f=

導線測量:

在進行了內業計算後,本小組對測量數據的計算結果如下:

閉合導線長度為4717.755m

平均邊長為

導線相對閉合差

方位角閉合差16.25″

由於測量路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平均邊長不在限差要求範圍內,以上其餘各項數據均滿足實習中對限差的要求。

實習日記(每日一篇)實習報告(8000字)

四、技術依據

(一)技術依據:

1、 平面採用1954年北京坐標系,高程採用1956年黃海高程系。

2、《工程測量規範》(cjj8-99)。

3、《1:500、1:1000、1:XX地形圖圖式》。

4、《三、四等水準測量規範》(gb12898-91)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

5、《測量學》實習指導書及《測量學》課本。

6、本《地形測量技術設計書》。

五、實習心得

在這次為期兩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基本掌握了課堂所學的測量學知識,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水準儀、全站儀測量距離、角度、高差等。當第一天開始測量的時候,我的心裡還一陣陣的發愁: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可當動手的時候,發現其實並不難,聽老師講解一遍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通過這次的實訓, 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我體會到,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另外這次測量實習也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深化了友誼。當然在實習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矛盾,各有各的方法和見解,但是我們能夠及時地進行交流和溝通,得到統一的答案!實訓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每個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樣熟練的使用全站儀和水準儀,並且能夠單獨的完成一項工作,達到相應的鍛鍊效果後進行輪換,以達到共同進行的目的,而不是單純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在這一點上我們本組是做的很認真的,每個組員都分別進行獨立的觀察,記錄每一站,對全站儀測量都是在現場進行計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沒有對上一步的檢核,絕不進行下一步的測量,做到步步有檢核,回來後還要對內業進行準確計算,因為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避免測量的不準確還要進行重測。即使重測,我們懷著嚴謹的態度,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耐心、毅力和做事嚴謹的態度。所以我們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點,一步一個腳印的想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