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義工實習報告4篇

一、實踐題目:去敬老院為老人獻愛心

二、實踐人員(8人)系別:土木工程 班級:土木1305班 姓名:

三、實踐目的:一直生長在被家人和朋友的關心當中,而從未付出行動 去幫助過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生活中總是看到別人獻出了自己的愛心。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希望可以為那些需要關心和幫助的人伸出自己的雙手,獻出自己的愛心。

四、實踐內容: 寒假期間,我和同學去了鎮敬老院。早上,我們提著慰問品,一路說笑著向鎮敬老院走去。到了敬老院,走進大門一位熱心的阿姨接待了我們,還一邊給我們講解敬老院的概況。

鎮敬老院創辦至今將有二十年,有了一支較強經驗的管理機構和有一支較有經驗的護理人員隊伍,鎮政府投資200萬元基礎設施。敬老院將住房規範、服務特色化、廚房標準化、環境花園化作為標準。房間有二人、三人、四人,全天24小時護理,間間有衛生設施,食堂飲食生熟分開,專燒特具病號飯。

阿姨向我們講解到:敬老院裡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在阿姨的帶領下,我和同學前往一個房間慰問代養老人。起初在老人面前我們還有些拘謹,但老人們的熱情感染了我們。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幫他們整理衣物,擦拭家具,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著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到了老人的就餐時間,我們跟著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餵才行。這時我們早已沒有先前的拘謹,爭著給老人餵飯,完全沒有了平時的嬌氣。雖然動作顯得笨拙,可一見到老人的笑臉,大家就笑得很開心,感覺像一家人似地其樂融融。 下午1點多,等我們吃完飯,老人們都出來散步和鍛鍊身體了。敬老院裡

有個很大的院子,裡面有很多鍛鍊身體用的運動器械.有相當多的老人在鍛鍊身體,看見我們來了,就和我們一起玩些小遊戲.。通過聊天,我們了解了老人們日常的生活。老人們雖然剛到時有些不太習慣,不過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老人家在這裡很開心,也可算是安享晚年。

下午3點多,我們與老人告別後離開了敬老院。

五、實踐的意義: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懂了很多,社會上有很多需要我們關愛的人群,我們應該獻出一點愛,盡我們所能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這樣的社會一定會和諧。

六、實踐的心得體會:通過志願服務,啟發了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

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是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裡有一種自豪感。這種自豪感很少能夠體會到。公益勞動是不計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感覺自己是另一個雷鋒。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每天面對的不僅僅是課堂與知識,而應當有更多的接觸社會實踐。此次活動不僅給敬老院因各種問題而失去家庭溫暖的老人送去了溫暖,同時在活動中葉鍛鍊了自己。看到老人那落寞的眼神,那被歲月摧折的脊背,那被時光的車輪碾過留下歲月痕跡的臉龐,都激發了我們的愛心。作為青年的我們把自己當做老人的親孫子,陪老人撈家常,為老人捏肩捶腿,儘自己的孫輩之孝。從此次敬老院的活動中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人群,不一樣的人生,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重要性。望著那些因不幸走到一起的老人們,那群因孤獨而相伴終老的老人們,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希冀,希望我們能給老人帶去一絲溫暖,希望老人能夠安度晚年。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奉獻我們的愛心,去關心那些可敬的老人,可愛的兒童,你會發現自己真的長大了,成為真正的社會人!

民辦學校義工實習報告
2018義工實習報告(2) | 返回目錄

民辦學校義工實習報告 

班級:中南民族大學民社院05級社會工作一班 

姓名:廖耀君 

學號:05031018 

實習單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新科學校 

實習時間:XX年3月11日至XX年4月25日 

目錄: 

一.實習機構概況。 

二.實習主要內容。 

三.實習體會心得。 

四.實習案例分析。 

五.相關理論知識。 

一,實習機構概況: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新科學校位於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關山苗圃,是一所一貫制的民辦學校,開設從學前班到初三各個年紀的課程。裡面就讀的學生大部分是外來人口和少部分駐地農民子女。教育設施不是很健全,教學方式陳舊,教學管理鬆散,師資力量不強。老師主要由年老退休和中專生組成。教師的工資不高,每月580元,加上其他補助也不過六、七百。 

二,實習主要內容: 

1. 實習目的:深入社會、了解國情、體驗社情,積累對社會認識的閱歷和對增進社會工作的理解。在實踐過程中增長才幹,鍛鍊能力,開拓視野,為以後的工作打好紮實的基礎。在實踐過程中培養職業素養,增加工作經驗,便於更好地投入真實的工作當中。進行角色轉化,完成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 

2. 實習成員:袁正華,羅祥淼,廖耀君。 

3. 實習內容:我是擔任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還兼顧臨時授課老師。另外,從星期二到星期五每天放學後家訪,輔導學生學習,還與其家長溝通交流,為生活中的困難排憂解難。 

4. 實習性質:代課教師與義工結合。 

5. 實習宗旨: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角色轉換完成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 

6. 實習方式:小組進入單位,分工合作;講授法,訪談法。 

7. 具體內容:公元XX年3月11日,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一行3人在藍志偉的介紹下,來到了新科學校進行為期四十幾天的實習。因為國小三年級剛走了一位語文老師,所以我被安排帶三年級的語文課。我們班上有45位同學,中途退學了三位,後又轉來一位(由於父母工作原因)。一個周我差不多上十節課,有時,幫臨時有事的老師代課或辭職的老師帶班。這裡的教育設施不好,連基本的運動器材都缺乏,有些像體育啊,音樂啊,畫畫啊等課形同虛設。孩子們的成績也不好,大部分比其他學校的同齡人智力開發要差。每天下午我們都要走訪學生,大部分時間碰不到家長,他們都要忙生意和工作,孩子回家幾乎是沒有人管理的,任憑發展。所以,我們的家訪也差不多是給學生課後輔導一下功課。大部分學生的家庭情況都不是很好,多為外來農民工的子女,他們都是租的房子,條件很差,與父母溝通交流的也很少,一放學回家就是看電視,等父母回來做飯吃,他們也很少和外界交流。這四十幾天的實習,我和學生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也看到了真正的農民工生活,體會到人在異鄉求生的難處。當然,這中間也是很辛苦的,每天早上我得6點鐘起床,7點到學校,一直到晚上才能回學校。其間,剛開始學生不適應和不喜歡我,上課也總有人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課,面對他們的種種,有時候我真的感覺很累,也很無奈,也有過不想幹下去的念頭,但是,我還是堅持下來了,並且笑到了最後,成功完成了這次實習。 

8. 實習感受:經過這次實踐,做老師的辛苦和求生的困難。現在想著每月父母給的“按月工資”,以前自己都不覺的這錢有什麼特殊含義,用錢也沒當回事。現在自己實踐之後才知道找錢真的好辛苦啊,做父母的好偉大啊!人們都說老師這一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是當我經過這次之後,我才發現老師的確是最偉大的人,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能當老師的。經過這次體驗,我也看到了民辦學校的很多缺失,農民工子弟的生活難處。我更感慨作一個社工的不易與無奈。 

三. 實習心得體會: 

(1),對漢語言的感慨:看過並深深的記住過一片文章——《最後的一課》,我被裡面的小主人公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但是今天我們的漢語言卻在慢慢的“流失”和變質。這在我所教的學生身上得到了體現,看的我心都在滴血。 

1、漢語言的不規範。在我們班的學生中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說流利的國語,他們完全帶有隆重的地方音,發音一點也不標準,更可笑的是他們竟然都中學了。更讓人氣憤的是,有個學生寫了篇作文,裡面還出現了好幾個繁體,連我這個老師也認不出是什麼,他說電視上就這么寫的。 

2、網路語言的大量化。在所有培訓的學生中,有這樣一個共同點:他們的作文出現大量的網路語言,什麼“伊妹兒”、 “哇塞”、 “酷斃”等等簡直都是信口開河,不知所云。, 

3、中外混雜。這也在作文可以體現,有個同學在作文中竟出現了十幾個英語單詞,什麼“i 服了 you”,“oh”,“gf”,“bf”……幸虧我英語還算好,否者真不知道他在寫什麼。 

4. 大量的錯、別、怪甚至是語法和結構上有錯誤的句子出現。下面是我摘抄的:我來樂──我來了;氣死我樂──氣死我了;菌男──俊男;霉女──美女;“美眉”(妹妹);“果醬”(過獎);“斑竹”(版主──bbs的管理員)等等,還有甚者給我來了個“撒洋拉拉”,搞的我到處去查閱它的意思,原來才是日語中再見的意思。 

5、常規語言的錯用。我們班45個人中有40個連“的”“地”“得”都分不清,該用“的”的時候,他用“地”的時候,他卻用“得”。我想這些都是最起碼的國小語文內容,但是連很多高中生都還不會,我真不知道這算漢語言的進化還是退化。 

…… 

我想出現上述這些現象,不是局部性的也不是短暫性的,這與時代緊密相關,與我們的重視直接聯繫。出現這些也絕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必然因素。 

1、網路電腦的風行,上網聊天的影響。大部份人聊天都用職能拼音,很多可以以音代形,代表說話的意思就行。大量的接觸電腦,學會很多的網路語言,並且學以至用,用到生活中去,也因此更多的人模範學習。 

2、許多地方的基礎教學不到位,教師本身的素質差,怎么能教好學生。像我們實習的這種學校,在武漢還有很多,嚴重影響了下一代的成長。 

3、電視、港台電影的影響,特別是周星馳等明星效應的影響。 

4、我認為最為關鍵的是民族意識的衰落,愛國熱情的減低,人們都熟視無睹,認為漢語是與生俱來的,學不學都無所謂,而英語卻是至關重要的,應該好好的學習。這可能也與中國現在處於和平的時期有關,人們都不會居安思危,更沒想過漢語言有一天會消失,中國有一天也會面臨危險,更沒想過要把漢語言發揚光大,因為他們一直都認為英語才應該全球風靡而不是漢語。這可能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人的奴根性罷。 

(2),對農民工的感慨:我們班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他們的父母都是農民工,他們上班的時間長,待遇低,無法照顧家庭和子女。他們都是租的房子,有時候沒有接到工資,連房租都交不起,根本都沒有多餘的錢來給孩子,不能給子女創造一個穩定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農民工子女就學情況來看,也存在三種形態:父母在城市務工,子女留在家鄉上學,一般由年邁的老人撫養,成為“留守兒童”;有的隨父母進城上學,稱為“借讀兒童”;還有的既不在家鄉讀書,也不在城市讀書,成為事實上的“失學兒童”。農民工的遭遇是我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公平,貧富的差距這么大,有的家庭有幾棟房子,孩子上學還有陪讀;但有的孩子學費都還成問題。 

(3),對民辦學校的感慨:這可能是針對武漢的為許多農民工子弟開辦的學校而言。 

a,沒有正規的教師,由於工資低,保障差等多種原因,這裡隨時都差老師。在這裡長期任教是那些已經退休的老教師,而年輕的老師則是把這裡當成騎驢找馬的“驢”,他們沒有責任心,準備著隨時跳槽。因此,學生會面臨隨時換老師的處境,這對學生的成長不利。 

b,缺乏基本的教學設備,在我所任教的學校,連最基本的運動教材都沒有,學生的體育課成了放牛課;沒有相關專業畢業的音樂、美術等技能老師,學生著方面的才能都荒廢了。 

c,當然,這些學校也沒有固定的學生,許多學生因為家長的原因,根本就不可能在一個地方長期讀書。 

d,生活條件差,收費高,營養低,份量不足,一個一次性的碗筷賣到5角錢,大都學生中午只能泡麵充飢,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發展。 

(4),總結:這次實習收穫還是很大的,實習的苦與累讓我體會到生活的不易;農民工的狀況讓我感受到了人生的不平等;當然學生的那份純真的感情也讓我永生難忘。就以韓寒的話作結:生活就像被xx,如果你無力反抗就得躺下來享受;工作就像xx,你不行人家上;學習就像手淫,得靠自己的雙手。社工的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四.實習案例分析: 

案例一:來自四川巴中的夏江把兩個孩子都送到了我們這裡上學。他說,選擇這所學校的主要原因是學校能夠看管孩子,晚上有車送孩子回去。在他看來,學校能夠幫他把孩子看好,他就“放心”了。至於孩子是否能夠念好書,夏江說,那要看孩子自己了。 

分析:我走訪的大部分家長都有夏江這種思想,他們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只希望孩子有人看管就行了。我給他們講了很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大都是無奈的表情或笑笑。 

案例二:來自湖北恩施的王金平把孩子送到了我們學校。還沒畢業,他要求孩子退學回家幫他打理生意和照顧妹妹。他說:生意忙不過來,孩子讀書了也沒有什麼意思,還是出來做生意的。 

分析:王金平一家4口,夫妻倆靠收垃圾和賣菸酒養家餬口。眼下,生意很好,小妹妹無人照管,剛讀初二的兒子學習成績不好,他就要求退學,但是孩子不願意,學校也不願意他退學。我被安排去作王金平的思想工作。我說了大量的關於學習的重要性,但是他根本沒聽進去,反駁道:眼下,怎么辦?妹妹沒人照顧,生意又走不開。書不讀,沒什麼;生意不做,就不能生活,還讀什麼書啊? 

案例三:我們班來自青海的李佳,由於家長沒有領到半年的工資,拖欠學費被迫退學。我家訪時候看到,李佳的家裡(租的房)就一個房間,裡面一張大床,中間隔開,一小半李佳睡,一大半父母睡。他的父母都是建築工人,辛苦了半年,連工資都沒接上。 

分析:我去走訪時,李父對我說:老師,我也知道讀書好啊,不像我們這么沒出息,你看我們的情況,可不可以給學校說下,他上學不用學費或少交點,等我領到工資了再交啊?我無言以對,支吾了半天。 

總之,這些案例是典型的和給我影響最深的,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解決和處理,面對這些難題,我顯得無奈和力不從心。 

五.相關理論知識: 

1.《心理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2.《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家庭社會工作》,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4.《新人口學》,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出版。 

5.《社會工作實習》,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6.《社會工作實務》,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福利院義工實習報告
2018義工實習報告(3) | 返回目錄

一、 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群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復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 了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 深入學齡兒童中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 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 實踐單位介紹

兒童福利院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名。殘疾兒童:80名 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 8-17歲,35名;3-7歲,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著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秘”的地方。體檢,門衛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裡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說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裡的工作保密。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清,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群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

在十天的實踐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 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裡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著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裡。其實,簡單地說,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般,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著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溫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2. 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卻是有點憂傷的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著好奇心來打量著,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親職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裡的教室里複習功課,周六周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儘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的過程中,我報出“傑”,然後組詞“傑出”、“俊傑”,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凍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獃,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呀!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說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里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么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3. 院裡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

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裡,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說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還是很熟悉的。

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乾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著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踐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我相信的!

敬老院義工寒假實習報告
2018義工實習報告(4) | 返回目錄

又是一年寒假來臨,20xx年的世界經濟面臨嚴重危機,大學生就業問題更加緊張,“畢業等於失業”。大二的我,雖然還沒有面臨這樣的問題,但也充滿了危機感。

與以往的假期一樣,通過各方介紹,我找到了一份臨時的兼職工作,到所在地區的敬老院做一名服務人員。

在放假前,我們接受到一項任務,調查某個單位所需人才情況。在兼職期間,我向水源鎮敬老院的院長詢問了這一情況。

據李院長的介紹,敬老院作為服務非贏利單位來說,所需職工數量並不大,但是,所需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護理醫療知識。就其基本服務人員來說,最起碼要具備護理技能,以及簡單的急救常識。

一個單位的運行,不僅要有這樣的基礎工作者,還需要一部分的管理人員。基於這一點,我像李院長詢問這一方面的用人情況。

李院長這樣說,敬老院是隸屬於所在地政府的福利單位,基本上所有的管理人員都是由政府下派。但隨著農村體制的改革,有可能逐漸會轉向對外招聘。

20xx年的經濟危機,並沒有對福利單位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對於其他行業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春節過後,我轉到親戚家的酒店幫忙。在店裡,經常會聽到一些商人的談話,無聊之餘,也會和他們聊聊。

最大的感觸就是由於經濟的不景氣,什麼生意都不是那么好做。比如說,一個以運輸油品,加工油品起家的商人,在XX年不但沒有賺錢,而且賠進了幾十萬。

面臨當前的行情,生意不景氣,意味著想要尋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是很困難的。據了解,今年畢業生人數與往年同期比較,大大增加,打一個比方,一份工作好比一塊蛋糕,而這塊蛋糕,有六到八個人在競爭,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競爭有多激烈。

當然,就業問題對於我一個大二的學生來說,似乎還是很遙遠的事情。但是,有一句話說得好,“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現在就應該積累一些經驗了。

在假期閒暇的時候,我會到上去看看人才需求的技能,數量,專業和一些具體的要求。大部分公司還是老生常談了,就是需要的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才。需要的公司很少,這更增加了就業困難。但是,面對這個現象我們無力改變,只有去適應,無疑,兼職成了最好的渠道。

當然,想要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最大的籌碼是良好的專業技能。

在這幾個假期里,走進社會,了解現狀,對於我們來說是必要的。

以上是我通過社會實踐所體會到的。經驗在於積累,人生需要磨練,準備充分,才會接近成功!

相關文章:
寒假做義工實習報告
暑假做義工實習報告
醫院義工暑期實習報告
寒假敬老院義工實習報告
暑假醫院義工實習報告
醫院義工實習報告
圖書館做義工實習報告
福利院義工實踐論文範文
大一學生醫院義工實習報告
寒假實習報告: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