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察實習報告4篇

專業考察實習報告

一.實習時間、地點與單位

1、 實習時間:

XX年2月6日至XX年2月20日

2、 實習地點:

邵陽電視台

3、 實習單位:

邵陽電視台公共頻道《民情通道》欄目(同時我還是焦點中國網邵陽頻道編輯以及邵陽城市報實習記者)。

二、 實習過程概述

我實習的日期為XX年2月6日至XX年2月20日。(同時自20nn年8月23日至20nn年12月5日,我也在邵陽電視台實習。因為做的是專題,一個月只出四期稿子,課間實習期間我每個星期去兩天(包含周六一天),做到實習、課堂學習兩不誤。

邵陽電視台《民情通道》欄目——《民情聚焦》,被譽為邵陽“焦點訪談”。是一檔電視深度報導欄目,每期《民情聚焦》時長約為11分鐘左右。

三、主要實習崗位和實習內容

實習崗位:

邵陽電視台公共頻道《民情通道》專題記者

實習內容:

“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我很喜歡記者這份職業。

折服於邵飄萍的堅貞,擬探尋“亂世飄萍”之蹤跡;仰慕於鄒韜奮的犀利,苦尋覓“雄才滔滔”的嚴謹;傾慕於范長江的執著,欲追尋“長江澎湃”之足跡……名記者的事跡著實令人深思,讓人領悟,催人奮進!

於是,我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電視新聞人,現在是,將來也是。儘管不知道前方的路是怎樣的?但我深知“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的道理,我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樂觀;我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我有“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毅力。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我相信自己!

由於寒假在家待的時間比較久,不知不覺手痒痒了,想跑新聞了,而在家跑新聞又不可得,於是就越發思念。我記得我在初一的那天晚上做夢都在跑新聞,只不過那個平台比較高,是以湖南衛視《新聞聯播》的主任記者出去採訪的新聞(真想永遠活在這個夢裡。不過,新一年晚上開端做的夢就如此的順利,我想我的新聞之路一定是“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不,新聞戀想太強了,於是我說服了父母,於正月十五,也就是2月6日來到了邵陽進行實習。算上這段時間,我已經足足在邵陽電視台《民情通道》欄目實習了一年半的時間。由於實習的時間比較長,本人已經非常熟悉地掌握了電視專題的采寫、編輯、後期製作等,同時我也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養,包括交際能力、應酬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為人處世的能力等。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受到了頻道總監鄧覺平,頻道書記羅小華,頻道副總監彭立憲,《民情通道》欄目主任高揚,指導老師黃兵權等的一致好評,我也受到了學校老師的大力讚揚。

將電視專題進行到底。通過這段時期的實習,我高質量地完成了21期電視專題,也使得後期製作能力大為提高,寫作的稿件和做出的節目只需要稍微修改就可以直接用於播出。特別是《工業新城,給力邵陽》、《為電梯安全保駕護航》、《臭水河背後的秘密》、《創衛,讓生活更美好》、《鬧心的學校撤併》、《環保型企業為何變了樣》等專題深受領導肯定和好評。

攝像水平穩步提升。在這段時間內,外出採訪的時候我都會拍很多素材,並且我的稿子中的鏡頭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由我單獨操刀完成,指導老師黃兵權高度評價了我攝像水平的進步。

最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創辦並以我的名命名的《思名文化傳媒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成立之初就高質量完成了邵陽學院中文系XX年元旦晚會攝像和後期製作的任務,深受系領導和老師的好評。同時由本工作室策劃和製作的施諾比led廣告即將投放在邵陽市市區全彩屏廣告車。

四.實習收穫和重要心得體會

這裡借用邵陽電視台《民情通道》欄目主任高揚的一句話:“思名啊,你現在的業務素養比邵陽台很多的記者都強,現在就是把你放到湖南經視去工作,你幾乎不需要過渡時間就可以上手。”

畢竟在邵陽電視台最負有盛名的《民情通道》實習了足足一年半(從大一暑假也就是20nn年7月14日至今),一年半的全媒體實習經歷,我已經製作出電視類稿件73篇,這其中包括39篇每篇長達11分鐘的電視專題稿件,也是實習生中的老記者了,在電視專題策劃、採訪、寫作、後期製作已經非常熟練。同時伴隨著“思名文化傳媒工作室”的成立,我在電視廣告的創意、策劃、製作方面也累積了一些經驗。

同時我在平面媒體和網路媒體方面也有涉及,從20nn年4月15至今,我已經在湖南線上、華聲線上、湖南禁毒網、邵陽電視台、邵陽日報、邵陽城市報、焦點中國網、邵陽新聞線上等多家新聞媒體上發表文章203篇。目前擔任焦點中國網邵陽頻道的編輯已達一年。

實習陶冶了我的情操;實習煽動了我的求知。實習讓我“大公”,因為我懂得如何做人;實習讓我“自私”,因為我懂得如何學習;實習讓我“明目張胆”,因為我懂得如何展望未來;實習讓我自由翱翔,因為我明白什麼是彼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放下應該放棄的,全心全意為新聞,將電視新聞調查進行到底!我期待著自己在專業大實習上大放光彩!但是我記得自己去年在長沙實習,在七夕的時候寫過這樣一首詞:

印象長沙(一)

青玉案(七夕有感於廣電)

恨疾走,相思入夢,愛定今生休?

再回首,兩手空空,唯真心依舊!

因為自己在邵陽學院的時候,從從10級到09級新聞班的,他們的實習經驗和實習成果沒有一個人能夠超過我的,所以在那不免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以為自己很牛逼。況且在邵陽電視台實習的時候,他們電視台好多人都是專科的,只有少數本科,並且學校也不會比邵陽學院強多少,所以我在那時就很天真的以為自己能夠很順利的進入省級媒體實習,然後很順利地留下來工作,事實證明我錯了。

在經過認真權衡後,我有了一些見解,於是我在去年12月16日的晚上,寫下了這樣一篇日誌:

冷夜的漫無邊際,只因我在反思自己——

在這個暖冬,乍起的寒風,也許帶來了久違的刺骨感覺。回想起一路走過的日子,那種似有似無懵懵懂懂,“缺心眼”的跌跌撞撞,口無遮攔的“快意恩仇”……寒冷下的回憶,竟如白紙黑般的清晰。

也許是某種天生的因素,我對寒冷並不感到排斥。夜幕下,昏黃的路燈在髒亂的路邊矗立者,許嵩的《斷橋殘雪》於耳畔縈繞著,百無聊奈的潘思名在冷風中穿行著。在這個很多人都穿著羊毛衫,帶著手套,拿著熱水袋的夜晚,我找了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融入了漫漫黑夜。

“部落格點擊率突破十萬了,就給自己放天假!” 頗有種自嘲的情緒在裡面,裝逼的情緒也溢於言表。業已如此,也那就繼續裝吧,裝得像也許值得!

這個也許的背後,有太多值得傷逝的地方:新聞題材同質化,報導思想保守化,採訪思路僵硬化,稿件寫作模式化,製作水平滯後化——地方輿論監督之困;考研口號喊得凶,卻將精力揮霍在“五化”中——本人考研之惑。

當然,不可否認自己在新聞實踐中學了很多東西:那些通殺的正面、負面的電視專題便是很好證明。現在,掂量著由130篇新聞稿件填滿的資料夾,面對著70篇電視稿件刻成的一摞光碟,觀看著獨立操刀製作電視專題片,那種喜悅之情還是油然而生。但想起自己信誓旦旦——本學期要把六本湖大考研筆記整理完畢,背完中國新聞傳播史時,我就萬分慚愧,因為承諾的結果最終以整理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國新聞傳播史而告終!

我很忙嗎?純粹是瞎掰吧!說是新聞實踐擠占了太多時間,那是假話,鬼話,空話,屁話!不禁追問,除開跑新聞外,我這個學期到底還幹了些啥?找不到答案但總得找個說辭,暫且先讓它背背黑鍋吧。

誠然,記者情懷難以割捨,但為何不“蟄伏”一年,養精蓄銳,考上研究生,然後去更高的平台上追尋我的新聞之夢呢?

於是,冬天因愈冷而越愈人印象深刻,人因反思而越能得以進步。

今夜,夢回——青蔥的嶽麓山,嫵媚的桃子湖,俊秀的橘子洲!湖大,我來了!

於是,為了自己能夠更好在新聞領域的發展,我已經下定決心考研了。

五.存在的不足與建議

1、知識面狹窄

新聞工作者不僅是一個專家,也得是一個雜家!越實習,就越覺得自己的知識匱乏!舉個例子,涉及到安全採礦的要用到礦山安全法,涉及到河道采砂的要用到河道管理條例,涉及到房產證的要懂一些房產方面的法律等等。有了這些知識的儲備,採訪起來才能夠得心應手,才能夠使的報導的廣度和寬度大大提升。所以以後得多多關注這些方面的知識。

將學習先進稿子進行到底。這裡就有必要提到我的兩個虛擬的老師——《焦點訪談》和《每周質量報告》。看到特別優秀的稿子,我會按照電視節目播出一個一個的將稿子原原本本地打出來保存在我電腦上。我從這兩個老師這裡學到很多東西,包括採訪技巧、寫作技巧、鏡頭感悟力、後期節目製作等等。以後我還得將這一個優良傳統繼續發揚光大。學無止境!

2、理論水平偏低

也許是自己太注重實踐了,倒是覺得自己新聞理論方面比較欠缺。有時候寫電視監評會發現新聞事實不能夠很好聯繫新聞理論,使得自己的寫作思路變狹窄。所以要在大三專業課十分多的時候打下自己的堅實理論基礎,將新聞理論更好的用於新聞實踐,是自己儘早成為一名優秀的電視專題記者。

3、學歷含金量低

因為我以後想從事記者,特別是想成為湖南衛視的記者,只是覺得自己學歷上不夠。都說文憑是敲門磚,所以我下決心考研拿到這塊敲門磚。、

由於我表哥以前在湖大電氣系讀研,所以去年暑假我有幸能夠在湖大德智園研究生宿舍那裡住了一個多月(去年暑假在湖南日報實習),和研究生大哥們面對面的交流,我明白我的差距和他們不僅僅只在學歷上!這些研究生大哥一直都鼓勵我考到湖大來!實習時候吳蓓姐和其他的一些同事也都說要我考研!加上家裡面的大力支持,我有什麼理由不去考研了!現在我也迷上了考研!

於是我在湖大千里馬考研書店買了湖大傳播學全套考研書籍,在湖大考研論壇下載了大量考研資料,從湖大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的傳播學研究生學長學姐那裡弄到了一些考研經驗和材料。對於考研,我信心十足,我動力十足!

最後說一件我十分感動的事情,因為那時住在湖大宿舍,和宿管阿姨混熟了,我回來時(20nn年8月25日)宿管阿姨說:“小潘,這個宿舍(湖大德智園9棟303)是你實習時候住的,這個是研究生寢室,我希望兩年後研究生入學你還能夠出現在這棟樓……”

六.實習作品目錄

序號 作品名 發表報刊(或電台、電視台) 報刊級別 作品類別

1 《糧田緣何遭拋荒?》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2 《遲遲修不完的路 》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3 《臭水河背後的秘密》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4 《創衛,讓生活更美好》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5 《工業新城,給力邵陽》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6 《環保企業為何變了樣》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7 《為電梯安全保駕護航》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8 《車難等、等車難》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9 《鬧心的學校撤併》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10 《停水之後》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11 《糧田為何變成“紅泥崗”》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12 《廉租房裡溫暖的家》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專題

13 《殘破不堪的公交站牌》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訊息

14 《遲到的公車》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訊息

15 《拖欠工資 國法難容》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訊息

16 《大班額愁煞學生心》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訊息

17 《非交不可的入戶費?》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訊息

18 《便民路為何修不起來?》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訊息

19 《莫讓鞭炮聲擾民》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訊息

20 《勿讓河道成為垃圾場》 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訊息

21 《公園是我家,愛護靠大家》邵陽電視台 地市級 訊息

備註:從20nn年4月15至今,我已在湖南線上、華聲線上、湖南禁毒網、邵陽電視台、邵陽日報、邵陽城市報、焦點中國網、邵陽新聞線上等多家媒體上發表文章203篇,並且擔任焦點中國網邵陽頻道的編輯已達一年。其中電視類稿件73篇,包括39篇每篇長達11分鐘的電視專題稿件。

“思名文化傳媒工作室”作品:施諾比led廣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記邵陽學院楊洋》專題、邵陽學院中文系XX年元旦晚會系列視頻、邵陽學院20nn年紀念建黨九十周年團組織生活系列視頻等。

資源學院野外考察實習報告
2018考察實習報告(2) | 返回目錄

實習報告  資源學院XX級  周美琴  XX年8月3日星期二 一 引言XX年7月21日至25日,我們資源學院XX級本科生對內蒙古中部進行了為期5天的野外考察實習.在資源學院領導和老師的關懷指導下,我們度過了一個非常充實有意義的實習生活.通過這幾天與大自然的充分接觸,,我對自然地理學和資源科學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同時也激發了我對自然科學的熱愛的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二實習概況1實習目的 (1)  熟悉自然地理學概況,了解地質、地貌、土壤、植被及水資源等有關知識;(2)  認識內蒙古大草原,了解我國草地資源現狀和利用中存在的問題;(3)  參與科研活動,培養科學興趣和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奉獻精神. 2實習路線及內容 時間路線實習內容(指導老師)7月21日北京-延慶-懷來-宣化-張家口-張北-太僕寺旗沿途地形地貌(鄒學勇、嚴平)燕山山脈-山間盆地-陰山山脈-內蒙古高原壩上-內蒙古高原7月22日太僕寺旗示範區與實驗基地土壤風蝕速率的測定(嚴平)示範區土壤水分、地溫和容重的觀測(胡霞、孟祥亮)植物資源的樣方法 (黃永梅)地形圖識別與 GPS定位(劉小平)7月23日太僕寺旗-哈巴嘎桑根達-錫林浩特農戶採訪渾善達克沙地(嚴平、黃永梅、劉小平)錫林郭勒大草原(嚴平、黃永梅)7月24日錫林浩特參觀中國科學院內蒙古草原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砧子山(嚴平)達里諾爾湖參觀萬畝高產高效飼草料種植基地7月25日沿原路返回採訪當地牧戶滿興寶 三實習記錄與分析(一)史老師的授課記錄7月22日,在太旗北師大實驗基地,史老師給我們講了生動的一課.我們所見的資源可分為三類:(1)  自然資源(植物、森林、河流等)(2)  人為資源(水庫、渠道、工廠、道路等)(3)  人力資源(既與自然資源有關又與人為資源有關的資源)一路經過了兩個自然帶:(1)  溫帶半濕潤闊葉林(燕山余脈處, 土壤為褐土,主要植被有荊條、酸棗等.)(2)  溫帶半乾旱草原(陰山余脈與內蒙高原交界處, 海拔在1200餘米,土壤為草原栗鈣土,主要植  被有針茅. )四個地理單元—華北平原、冀北山地(河北北部)、內蒙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小騰格里沙地).任何資源都基於一個地理單元.自然景觀的類型(8種):(1)  山地—低起伏中山(海拔100-200米)、高起伏低山(200米以上)、波狀起伏山地(2)  平原(3)  丘陵(4)  濕地—包括湖泊、沼澤、河流等. (5)  盆地(6)  高原—層狀、波狀(7)  台地(8)  沙地—流動、固定、半流動半固定沙地人文景觀類型10種—道路、城鎮、鄉村、居民點、農田(農場)、牧場、林場、廠礦、長城、水庫 接著史老師有給我們講了一些有關資源科學的知識.(1)  資源的本質是稀缺性和差異性.少才珍貴,才有價值.而資源的差異性則由自然條件的供求關係決定;(2)  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問題.效率:如何將現有資源發揮最大用處效益:如何從現有資源中獲得最多的利益前者強調Benefit,後者強調Efficiency.是重效率還是效益,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如果是資源短缺,則應考慮如何節約,重複利用稀缺資源,發揮最大效率(如北方的水).如果資源充足,則應考慮效益問題.這些與生態安全係數有關,應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注意它的限制性和安全性.(3)  高原和平原的區別.最根本的區別是高原是物質被侵蝕的過程.平原是物質堆積的過程.(4)  南水北調及所涉及的資源調度問題.(貿易手段) (二)分組實驗實驗一 土壤風蝕速度的測定實驗目的:(1)科學意義:風沙問題,土壤顆粒的起跳、傳輸和沉積. (2)現實套用意義:防治由於人不合理的活動造成的風蝕加劇,測定土地持久生產力能容忍的風蝕速度.實驗工具:土樣鑽、小鏟子實驗原理:由於地表中含有放射性示蹤元,利用鹼金屬銫137,它的半衰期為0.12秒,可測出土壤各個高度層的此元素的含量,與已知函式建立關係,便可推算出土壤風蝕速度. 實驗二 示範區土壤水分、地溫和容重的觀測實驗工具:環刀、中子水分儀、地溫計 實驗三 植被調查樣方法樣線法:  在2*2平方米麵積的草地中,四邊各拉一條2米的線,圍成一個正方形.在每條線上按每隔10厘米取一個點,共80個點.在統計植物數量時,取樣點上接觸到的植物記錄個數,再算百分比,由此可計算蓋度.實驗記錄:植物名稱、蓋度、多度(cop3、cop2、cop1、sol、un)、高度、物候相(生長期-營養期-現蕾期-花期-果期) 實驗四 地形圖識別與 GPS定位實驗工具:羅盤、GPS 羅盤:使用方便,判斷方向,還能測出山坡的角度,由此推算高度。結合地形圖可判定位置。 GPS: 精確測定方向、海拔高度、經緯度。 (三)農戶訪談錄時間:7月23日地點:小河套村採訪對象:魏軍(漢族) 問:你們這的人都是當地的,還是從別處遷過來的?答:我祖籍是河北的,一九三幾年趕上旱年遷到這裡開荒. 問:請問你們家有幾口人,現在都在做點啥?答:一共有四口人,我、我媳婦和兩個兒子.大兒子唯讀了國小五年級現在有18歲了,小兒子讀了初二,他們現在都在北京、延慶等地打工. 問:你們家有多少畝地,產量有多少?答:一共有24畝地,產量在100-200斤/畝,一人分4畝地,我們可以再承包8畝,承包費是20元/畝. 問:你們每年要上交一定量的糧食嗎?答:可以不交糧,但要交農業稅,每人每年20元. 問:如果碰上旱災,政府會有救濟嗎?答:政府救濟少,但是種數會給糧食. 問:你們主要吃些什麼呢?答:主要是麵食,如小麥油麥、胡麻、西芹、土豆等等,這些都是一年收一次的. 問:你們喝的水主要從哪來?答:打水井,但是水質不好. 問:說說你們家養的羊的情況吧.答:我們一共養了56隻羊,其中30隻成羊.以前可以養100多隻,現在政府實行圈地政策,養不了那么多. 問:那您覺得圈了地好還是不好呢?答:圈了地不好放羊,收入少了.但是比起不圈地來說,風沙少了,環境好了. 問:政府這樣做,你們能理解嗎?有人不服去鬧事嗎?答:有鬧事的,後來慢慢也接受了.我們也沒有辦法,政府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 問:你們放羊的品種政府有規定嗎?答:政府要我們養小尾旱羊,這種羊一年兩下次羔,而且肉質也挺好的. 問:你們是怎樣放羊的呢,有專門的人嗎?答:我們都是請羊倌放羊,2元/只·月,收入在600-700元/月.羊丟了一隻要賠100元. 問:你們的經濟收入如何?答:主要就是靠養羊,養了羊賣錢,得了錢又買羊,幾乎沒什麼經濟收入. 問:你們一些日常用品從哪來,交通工具呢?答:可以到集市上買,交通工具就是機車. 問:你們病了怎么辦,附近有診所嗎?答:沒有,小病就自己解決,大病就到寶昌鎮去. 問:在有流行病的時候,政府會給你們打預防針嗎?答:會派專門的人來打,2元/枝. 問:你們這兒搞計畫生育嗎?答:要計畫生育,如果第一胎是女兒就可以再生個兒子.我有兩個兒子,所以被罰了600元,本來是想再生個女兒. 問:這裡的人大概多少歲結婚?答:20歲左右. 問:那你是不是就要給大兒子準備結婚禮金?答:對,大概要6-7萬。 通過訪問我們了解到當地農牧民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經濟收入普遍不高,教育程度也相對較低。他們對政府進行的圈地政策也不甚理解。對於保護大草原,保護生態平衡,似乎並不關心。他們最關心的是能否有收成,日子過得好不好。對於我們推廣的新技術也不是很歡迎,因為畢竟成本太高。要解決這一問題,並不是簡單的事,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促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牧民收入,同時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我們首先要尊重規律,合理開發利用草原資源。以草定牧,制定並嚴格執行草原載畜量標準,保持草畜平衡。要建立草原保護區,嚴禁破壞性開墾,嚴禁採挖。堅持不懈地推進退耕還草和退牧還草工程的實施。加強畜種改良,推廣優良適用草種、舍飼圈養、飼草料加工、分群餵養方式等適用技術.全面落實草原承包經營責任制。其中特別是要加強對農牧民的知識教育,對他們進行思想、技術的培訓,使他們認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科學生產的潛力。將生產者對草原的權、責、利統一起來,調動廣大農牧民管好、用好、保護好、建設好草原的積極性,拓寬草原建設資金渠道,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 (四)渾善達克沙地   7月23日早晨,我們來到達渾善達克沙地.渾善達克沙地分布於內蒙高原東部,由於這裡降水條件好,年降雨量在250-400毫米,植物生長良好,所以沙丘主要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為主,占整個沙地面積的98%,流沙僅占2%.在分布上,降雨量由東至西遞減,因此在西部主要以半固定沙丘為主,而東部沙地固定比西部好.固定沙丘的形態多為壠狀,大致作西北西-東南東方向排列.由於受主風影響,植被蓋度在陰陽坡上有明顯的不同,一些喬灌木都長在陰坡上.半固定沙丘呈斑點狀散布在固定沙丘之間.由於受強烈的風蝕作用,往往在迎風面形成一個風蝕窩,出現裸露的沙面.據老師介紹,這裡由於乾冷、風大,沙漠化速度比較快,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採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後,有了較明顯的改善.我們看到了榆樹稀疏草原,除草本外,還出現了較多的喬灌木,如柳冠樹,灌木沙柳等.我們行走一段路程後,又來到一片半固定半流動沙地,鄒學勇老師為我們講訴了第四紀剖面的有關知識.這些成蜂窩狀的分布錯落有致的沙丘迎風面是一個個的風蝕坑,以灌叢沙丘為主,無明顯發生過流動沙丘.我們看到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以前形成的黑色的古土壤層.當時的氣候條件好,土壤發育較好,隨著自然環境越來越惡劣,就逐漸被風蝕形成沙丘.幾百幾千年一個輪迴,隨著自然條件的逐漸改善,又發育了比較好土壤.這樣就形成了這些層狀的古土壤.如果要測定這片沙丘歷史年代,可以利用土壤中的C14同位素進行測定.如果無法獲得當時的古土壤,就對沙丘最底層的沙石用熱釋光的方法測定.因為沙石中的二氧化矽晶體在被太陽光照射後能夠釋放能量.在這片沙地中最先鋒的植物要數藜科的一年生的蟲實,它是沙地形成後最早生長的植物.此外一些典型的代表植物還有油蒿、沙柳、岔分蓼、羊柴、沙蘆草等.走進渾善達克沙地,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漫天黃沙飛舞, 網圍欄里草場已經返青,起伏的沙丘上植被茂密,紅柳、榆樹、沙蒿等喬灌木一棵棵、一叢叢.這裡沙地的治理已有成效.據有關部門調查分析,造成內蒙古土地荒漠化的原因除氣候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為因素,具體表現在4個方面:一是濫墾。許多地區無節制地毀草開墾,造成一年開草場,二年打點糧,三年五年變沙梁;二是濫伐濫牧。這是造成內蒙古草地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三是濫采。每年春秋雨季,大批人員湧入內蒙古採挖髮菜和中藥材,加上各種採礦工程大面積毀林毀草,導致全區沙化問題日趨嚴重;四是濫用水資源。一些地區由於大規模開採地下水,導致水位急劇下降,大片植被死亡。擯棄傳統觀念,貫徹科學發展觀更需要做長期艱苦的工作。經過幾年的實踐,渾善達克沙源治理探索出一條比較成功的路子。沙地採用封育為主,飛播、造林種草相結合,帶、片、網相結合,喬、灌、草相結合的技術措施,營造複合型生態帶,防治沙漠移動,變活化沙區為固定、半固定沙區。乾旱退化草原重點建設以水為中心、林網配套的高產飼料基地,實行圍欄封育、劃區輪牧、季節性休牧和舍飼禁牧等方式,同時搞生態移民,合理利用草場。農區和半農半牧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建設配套灌溉飼草料基地和生態經濟溝,逐步把沙化地和1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下來種樹種草。渾善達克沙地的生態惡化雖然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是,沙地目前的生態系統還十分脆弱,面臨著植被單一、不穩定等問題,要系統地建立起一個穩固的生態系統尚需要50年左右的時間。防沙治沙的工作還任重道遠.(五)錫林郭勒大草原錫林郭勒大草原,是目前我國植被和地貌保存較為完好的草原之一 ,可分為五大類,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植被和其它草場類。

草原面積18萬平方公里 ,其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占65%。每當仲夏時節鮮花盛開,草原碧綠;深秋,金黃色的大草原在風兒的吹拂下翻滾著草波 。景色異樣迷人。

草原上還分布著20餘條大小河流,470餘個大小湖泊;生長著1200多種野生種子植物 ,分藥用植物和食用植物。水產養殖有各種魚類居多。還有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獸類和禽類有上百餘種。錫盟草原的蘆葦資源也極為豐富,面積達43萬畝,主要分布於烏拉蓋河流域,從1米——2.9米高度的蘆葦蘊藏量為17.2萬噸。是錫盟造紙工業原料的主要生產基地。蘆葦資源的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走進這片令人心曠神怡的大草原,我們完全被她迷人的風采給震懾住了。天是那么的藍,草是那么的綠。在陽光的照射下,草地顯現出一片燦爛的金黃。黃綠相間,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簡直是人間仙境。看到這樣的景色,真想引吭高歌,唱一曲草原讚歌,心胸豁然開朗。這樣的美景,如果不搞生態旅遊的話真是太可惜了。我們可以在這建幾個蒙古包,養些馬,讓遊人穿者有民族特色的蒙古服裝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馳騁,吃有民族風情的天然綠色食品肯定能吸引大量遊客。蒙古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所創造的歌舞、藝術、建築等民族文化以及風俗服飾,節慶活動和宗教儀式等,也是生態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大吸引力。因此,在保護草原的生態環境的同時,適當地發展旅遊業,不僅能夠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能夠使人們更多地了解草原文化,了解大自然.

(六)參觀中國科學院內蒙古草原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7月24日早晨我們一隊人來到中國科學院內蒙古草原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參觀.它是迄今中國科學院在我國半乾旱典型草原區設立的進行草原生態系統研究的唯一的野外台站。不僅在國內外草原生態系統基礎研究領域占有重要科學地位,而且長期為我國半乾旱草原資源的保護利用與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模式示範和技術體系。   自動氣象站 小氣候梯度儀 我們主要參觀了它的氣象觀測站.其中有一套自動氣象站,進行氣溫、大氣濕度、氣壓、輻射、降水、地面溫度、風向、風速等因子的自動監測。然而人工觀測一直未中斷,至今仍然保持過去的項目和頻次。觀測的氣象因子包括氣溫、大氣相對濕度、氣壓、降水、蒸發、地面溫度、土溫(5、10、15、20、40cm)日照(時數)日照百分率、風速、風向。小氣候梯度儀安裝在羊草圍欄樣地內,小氣候梯度觀測儀所在的羊草群落是典型草原區分布最廣、代表性強和利用價值最高的一類草原群落。小氣候—梯度儀自動監測項目包括大氣溫度、濕度、輻射、地面溫度七個土層的溫度四個梯度的風速和風向。我們又接著來到它的種植研究示範區。這裡種植了許多名貴的物種,有黃花苜蓿(一種優質物草),百合科知母屬的知母(又名兔子油草,多年生植物,可入藥),芍藥,二色補血草(喜陰)等等。在實驗台田裡,我們還看到了進行蝗蟲研究的一個個紗帳。我們看到了這些年來研究人員們為我國草原保護所做出的貢獻,希望他們能夠再接再厲,將我們的大草原建設得更好。 (七)砧子山我們來到了赤峰市的砧子山,由於外形像砧子而得名.這是在第三紀和第四紀之間的200萬年前左右,由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而形成的活火山.整個達來諾爾熔岩台地面積約3100平方公里,102個火山錐形成北東東走向.我們爬上這座陡峭的火山,我們看了周圍由於長時期的移平,風力侵蝕和水力侵蝕形成的波狀的一層層的台地.山的最頂處還有古時候的岩畫.我們爬上這座陡峭的山峰,明顯感到風力強勁,把我的頭髮吹得亂七八糟。這裡的年平均風速在4-5m/s,可利用風力資源進行發電,我們一路上過來也看到了像風箏似的發電機,但是這種設施遠遠不夠,風力座資源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這裡的大面積的草場,光照條件都是很好的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有煤礦資源和礦產資源(由於火山爆發產生的大量稀有金屬和金剛石等)。這些資源如果加以高效合理的利用,能夠創造巨大的利益。 (八)達里諾爾湖達里諾爾湖是國家一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西北90公里處,總面積250平方公里,有貢格爾河、沙力河、亮子河、好來河注入此湖。它是貢格爾草原上的一顆閃亮的明珠,湖水茫茫,青綠凝碧,白帆點點,鷗飛魚躍,四周綠草如蔭,鶯啼燕囀,蟬鳴雀噪,風景宜人。達里諾爾湖附近名勝眾多,北有砧子山,南有曼陀山,遼、金、元代的皇帝都曾經在這裡狩獵觀光。達里諾爾湖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著中外遊客。來達里諾爾湖旅遊,可乘船游湖、垂釣,也可騎馬馳騁、騎駱駝漫遊、喝奶茶、吃手扒肉、欣賞蒙古族歌舞,體驗蒙古族的民俗風情。 以上是網站上的介紹,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灘死水,還不斷的有刺鼻的腥味襲來,垂釣者已少得可憐,我想也許根本就沒有什麼魚類。還是鳥兒的天堂,簡直不敢讓人相信。達里諾爾湖的生態環境已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早就應該採取行動保護了,否則我們美麗的天堂又將離我們遠去了。 (九)參觀萬畝高產高效飼草料種植基地7月24日下午,我們參觀了錫林浩特市的萬畝高產高效飼草料種植基地.我們一進入它的種植區,就看見一大片綠油油的青黍玉米.現在已長到1米多高,據介紹最高能長到4米多,不愧是高產高效飼料啊.這片萬畝種植基地是國有資產,但屬於承包性質,有60多個工廠,年純收入270萬,其中馬鈴薯的收入占170萬.所以馬鈴薯的種植面積由原來的1000畝擴展到了3000畝.這些馬鈴薯最大的能長到4斤重,一兩以下的都要淘汰,主要是供給像麥當勞之類的公司. 我們從美國引進的馬鈴薯品種已達3.9噸的產量,遠遠超過了美國.由於這裡的主要任務是生產高產高效的飼草料,供應給當地一萬多頭牛,培育出優質的奶牛,所以主要還是種青黍玉米,種馬鈴薯只是為了資金的周轉.這些都是由國家巨觀調控的.飼草料的價格也很穩定,今年是8分5/斤.接著,我們參觀了一些先進的機械設備.首先我們被領到一個大型的指針式噴灌機面前.它的直徑長達456米,噴灌面積有1000畝.它繞著一個中心轉,直徑上還有許多可以轉動的小噴頭,這些都是可以用電腦控制的.如果以100%的速度噴灌,需要12.5個小時.如果以0%的速度,則需要6-7天.這套設備是從國外進口的,價值40萬.另外還有許多的機械設備,如翻轉黎、播種機、鏇耕機、收割機、起壠機、施肥機等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最少的都要10多萬.最嘆為觀止要數從德國進口的4台馬鈴薯收割機.每一台都要70萬元,需要120馬力的拖拉機才能拉動.料斗就有6噸重,可伸入土地10公分,1000多畝的地幾天就能收完.他們投資了3000萬,用於引進德國,葡萄牙和荷蘭等國的先進設備,主要來自政府和國際低息貸款,預計30年還清。這種大量引進國外設備,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模式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規模的生產經營,那種模式最好,能夠創造更大的利益,還是處於不斷的摸索思考的階段。我們是個農業大國,那么多重要的機械設備還要依賴國外,的確發人深省。現代化的農業必須要有現代化的先進機械設備才能夠有很好的發展。我們這代人還要繼續努力才行啊. (十)採訪當地牧戶滿興寶時間:7月25日地點:蹦蹦嘎查(山村) 貢寶拉噶蘇木(鄉)採訪對象:滿興寶(60歲) 滿師傅是這個地方比較富裕的一家.據介紹這裡以前生態環境惡劣,收入不佳.如今生態環境改善了很多,每戶每年平均收入在一萬元左右,比去年增加了1/3.去年滿師傅的年平均收入在8000元左右,而今年15000,增長了近2個百分點,實在驚人.滿師傅一家共7口人,老伴、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媳,還有一個小孫女.大兒子一家住在阿巴嘎旗,二兒子在呼和浩特一家印刷廠工作,每月800元的收入挺不錯的.只有女兒患有先天骨髓病,在呼和浩特一家醫院治療,現在恢復很快.依照滿師傅以前的經濟狀況,根本無法承擔3.5萬的昂貴費用,而現在在各方面的幫助下,已有能力還債了.滿師傅主要的收入是靠賣牛羊和一些副產品,如奶豆腐,黃油等等.他的牧場裡現有100多頭羊,50多頭牛.春季正值草生長時期,採用圈養,春季以外則是放養.圈養時期都是自己打牧草買飼料,政府偶爾會有補助.滿師傅說主要是養黃牛,因為又有奶又有油,很經濟.至於羊的品種,政府是提倡養大尾羊,但也不強迫.當我問及放羊為什麼要專門的羊倌放,是否需要一定的技術方法時,他兩眼頓時放光,連連點頭稱是.只有羊倌知道哪裡的草好,哪裡的草羊愛吃,什麼季節放什麼羊,都有一定的道理.我還想近一步問為什麼大家不學習、推廣放羊技術呢?這樣就可以不用花錢請別人了.可是大家又把話題給岔開了.我看到一路過來都有那種假的供遊人觀賞的蒙古包,於是我問滿師傅有沒有考慮過搞這種旅遊經濟.滿師傅告訴我有想過,但因為家裡人手不夠,雇別人還要付給別人錢,算來算去還是不划算.但那個確實很賺錢. 五總結  通過這幾天的考察實習,我初步認識到了目前我國大西北存在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問題的嚴重性。如何在運作上平衡草原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和畜牧業經濟價值?草原畜牧業是採取集約的生產方式還是走傳統遊牧業道路?如何有效地經濟地防治土地沙化?這些都是有待探索和思考的問題。保護建設好我們的大草原,防止沙漠化,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另外,這幾天與老師、同學們的朝夕相處,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明白了什麼是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感受到了一個大家庭似的融洽氣氛。正是在這種融洽的氣氛下,才能做出成績,才能不斷的進步。科學的道路上需要吃苦耐勞,耐得住寂寞,同樣也需要有團隊精神,協作互助。否則是作不出什麼大事的。 六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自然網中國國家地理網內蒙古新聞網自然之友中國環境生態網

古建築測繪考察實習報告----------記“承志堂”之感
2018考察實習報告(3) | 返回目錄

古建築測繪考察實習報告----------記“承志堂”之感 

和上次一樣,大山也用它那特有的熱情迎接了我們;雷雨,閃電和著狂風,我們行駛在大山之中;回憶著兩年前和這片大山的那段感情,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有些觸景生情,我們急切的想知道我們將要去的“宏村”現在如何了?我們十天的考察生活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很多很多的問號出現在我的腦子裡,我想我會用這短短的十天去一一地解答他們------ 

凌晨四點,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宏村。 

死寂的村子,讓人感到恐懼------ 

男生們麻利地搬好了行李,洗好澡後就早早的休息了。雖然很累,但內心的一絲興奮加上窗外洶湧江水的咆哮聲,還是使我們久久不能入睡------ 

當然還是這一天,接近中午醒來時,真的象所說的那樣太陽已經照到我們很多人的頭頂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有機會去拜訪一下老朋友了! 

還是那座橋,歲月好像並沒有影響我們似的影響它,依舊是那樣的蒼老;昨晚洶湧咆哮的江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潺潺的小溪,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只能嘆服!清澈見底的水,當年我們就是在下面淌水,抓蟹,篝火,歷歷在目,就想發生在昨天,原來記憶也這么美好------ 

白天的村子熱鬧許多,比起夜晚的死寂,簡直是判若兩境,或許這正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所不曾能感受到的吧!比起兩年前,這裡增設了許多的小商店和攤鋪;可以看到的是這裡的人們更懂得了利用這裡無限的商機;可是同時村民的那一份淳樸,村巷的那一份幽邃,先人留下的那份希望也漸漸地消失了。面對這琳琅滿目的紀念品,我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悲哀------ 

一天的調整休息就在這種複雜的心情中結束了。當晚,帶隊老師布置了任務並且分好了組,我知道我們真正的挑戰來了,不僅是專業技術上的或是耐心毅力上的挑戰,我想這更是在團隊合作,協調上的挑戰。 很多時候都會問自己:你能和別人合作的很好嗎? 我從不懷疑過自己的能力,過分的自信有時讓我感覺不是很好,所以我想對我的挑戰也許後者更重要。真正能理解這其中的意味的人也許就已經算是一種成功了吧!當然,生活剛剛開始,更多更大的挑戰還在等著我們,我們現在應做的就是從中去體驗,並且學會什麼------學會什麼呢? 

現在想來,真的慶幸當初得到了測量“承志堂”這樣一個極為艱巨的任務。這座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清代徽州民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麻煩,是的!不過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歡樂,是經驗,是生活!我已經把它當成是我的一個老朋友,就是這個朋友陪伴了我們整整十天,給了我們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地方,讓我了解了它,同時它也了解了我。我不會忘了它,希望以後我去探望它時,它也會記得我! 

有必要介紹一下我的這個朋友: 

“承志堂”位於宏村上水圳中段,建於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鹽商汪定貴的住宅。 

整棟建築為木結構,內部磚、石、木雕裝飾富麗堂皇,正廳有兩進、三開間,左右有小廳堂,還有書房廳、魚塘廳,以及娛樂場所排山閣、吞雲軒等。全宅有9個天井,大小房間60間,庭院內有花木果樹、水井、池塘,總占地面積約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築。全屋系木、磚結構,飾以磚、木、石,“三雕”。(單木雕即花了二十個工人雕了四年之久。)全屋有一百三十六根木柱。兩層樓房有七處。 大小門口有六十個。當時造價花去白銀六十萬兩(其中木雕上所鍍黃金有一百兩)。 

全屋分內院、外院、前堂、後堂、東廂、西廂、書房廳、魚塘廳、廚房、馬廄等。還有搓麻將牌的“排山閣”,吸鴉片煙的“吞雲軒”。還有保鏢房、男、女傭住房。屋內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 

大院前堂,按照過去宗族規定,只是迎接貴賓或婚娶壽誕喜慶日子,才大開中門的。額坊上的木雕圖案是“唐肅宗宴官圖”,長約六尺,高一尺余,圖上雕有四張八仙桌,眾官員坐、站、行、立姿態各異。圖東西兩頭有服務人員,東邊燒開水的手拿蒲扇扇風爐和西頭理髮的坐在高凳上給官員挖耳朵。每個圖案線條清晰,構圖飽滿,行止逼真。在五、六分厚圖案中,雕出六、七個層次。據北京故宮博物館來人講。故宮大樑上不能雕人物畫像,否則把皇帝踩在腳下,有犯上之嫌。只能雕龍、鳳、獅子、麒麟等吉祥物。所以這種圖案只有民間住宅才有。 

天井下檐四根支柱,雕有漁、樵、耕、讀圖案。叫門之上,即漁樵耕讀之下,有一長幅圖案,“百子鬧元宵圖”,全圖一百個小孩,全是男孩,過去重男輕女,避免女孩站在男兒頭上,不吉利。再詳細看,有舞龍燈的、鳳燈的、還有獅子燈及其它各式各樣的花燈的。圖中有旱船,船上有小孩,船下有四個輪子, 還有敲鑼的,打鼓的,放鞭炮的,吹喇叭的,踩高蹺的,兩手捂耳的,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東西兩邊門上呈古錢幣形,也像古元寶倒掛,財到的意思。又像商人的商。除皇上封的七品官以上走中門進出之外,其他吏是小官,都要從“商”下邊進出,意思是商人高高在上。四周木雕圖案有“董卓進京”,“三英戰呂布”,“戰長沙”, “戰宛城”,“定軍山”,“甘露寺”,“長板坡”,等徽劇節目。拱柵里雕的是倒掛雙獅滾繡球。東西廂房門上是“吉祥如意”,圖中雕的行雙魚的意思是年年有餘。廂房聯花門上有八個方格,系 “明八仙圖”,圖中雕有鐵拐李,呂洞賓,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等。每個仙家還帶一個道童,總計十六人。太師椅靠背上雕的是暗八仙圖,看雕的道具來定仙人。腰板上雕的也是漁樵耕讀四大弟子,還有南帝段王爺人物像。腰板之下雕的是福、祿、壽、禧四星高照。 

前廳樓上是閨房,房頂有天窗,採光性能好,便於閨女繡花描紅。陽台花欄軒設有燎望窗,小姐從這裡可以窺望樓下大廳上,特別是相親時,小姐可以把來提親的才子看個仔細。 如合心稱意,就會共結連理。瓦面上雨水流到天井四周錫制的水槽里,叫做“四水歸堂”,而水沿著錫管流入地下水沼,就叫“肥水不外流”,有聚財之意。 

後堂和前堂結構基本相同,但所有木雕圖案就不同了。後堂主要是長輩住的地方,柱石上有壽,稱作“高黨”。額枋上雕的是“郭子儀上壽圖”圖中間雕的是郭子儀 老夫婦,兩邊是賀壽的文武百官,跪著拜壽的是兒孫晚輩。下枋雕的是“九世同堂圖”,描寫的是山東鄆城張繼昌(又名“公藝”)家九代相見的故事。 

後堂左側下首廂房叫“吞雲軒”。天花板上彩繪雲霧裊繞中有罌粟花,這是徽州一帶清代鴉片煙室的裝飾。後堂左側上首廂房叫“排山閣”,是專門給搓麻將牌的地方。閣後有暗間,可以臨時迴避衙門當差人的“敲竹槓”以及當時的小妾迴避正房太太之用。 

後堂右側通向廚房,有六十平方米地面,過去有一大排灶台,還加上有二樓。廚房通西廂天井有水井一口,辦幾十桌酒席都很寬鬆。 

最具有特色當數“轎廊”西邊的魚塘廳(如右圖),是當時的管家住的地方。它的構造是大三角套小三角,廳的頂和地面都是由三角形組成。池塘周圍有木結構“美人靠”欄背。十步石梯到水池,上有一方天井,下有兩口明塘。坐在廳中,抬頭望月,俯首觀魚,其樂無窮。它的正面牆設有一扇石雕漏窗,雕的是“喜鵲呈臘梅”圖案,名曰“四喜圖”,又稱“喜上眉梢”,這是徽州石雕精品。還有大門上,花園門額上的磚雕花樣繁多,豐富多彩,可與木雕與石雕媲美。這節儉的取得科學情趣的結合,是少有的建築佳品。 

這就是我通過這十天所了解到的這個朋友的基本情況。一些專業的數據我想在這裡不用過多的提及,因為圖紙上都會很清楚的。倒是這些我們聽到的有關於它的典故更應該詳細的說說,可以這么說,我現在對於它的了解已不亞於村里任何一個導遊了。當然這些數據,故事的得來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可能起先誰也沒有估計到為了得到這些資料和數據會遇到很多的麻煩。由於體量的過於龐大令我們一開始根本無法入手,還有房屋本身結構上的複雜性使我們一度有點灰心喪氣;當然,由於我們大家的努力這些困難被我們一一地克服了。體會最深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對建築測繪的認識;無論是從建築大輪廓的把握上,局部細節的處理,還是其中相互的連線,等等,我們都走了不少彎路。最後通過分析和反覆的論證我們還是的出了最為精確的數據尺寸。這些在實地的工作中所得到的經驗是我們在課堂中永遠無法得到的,因為有些結構很難通過想像去完成;更甚至於有時你看著實物也會有這樣那樣的誤差和錯覺的產生。這樣反覆的驗證和觀察對我們對於建築結構的理解和體量的把握上有很大的幫助,這樣的鍛鍊對於我們將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的學習和研究的幫助是不可估量的,所有的同學都受益非淺。 

應該說雖然我們沒有很先進的測量設備,但是我們還是很好的完成了測量的任務。一些自創測量方法更是我們智慧的體現,也許這正是此次測繪考察的真正目的。 

事實上,我們得到的又何止是這些?同學間的了解,從剛開始模糊到最後的清晰,無論是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總是一份珍貴的收穫,因為當你了解了一個人時就是多了一段經歷,多了一份對自己的了解。有什麼比這樣的經歷更好的收穫呢?還有那一份對老屋的情結,我永遠忘不了。正由於此吧,當我最後告別十天來朝夕相處的這位老朋友時,一陣莫名的傷感,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想這個朋友所經歷的遠比我所要了解的要多的多,相對於它來說,我們所遇到的那些所謂的困難有算得了什麼呢?我相信它是有生命的,它肯定知道我們這幾個小孩這十天想乾什麼;我相信它有靈性,是它在我們困難時會給我們靈感;我相信它的善良,因為當看到我們克服了困難獲得了想要的數據時,它笑了------ 

又是一個很早很早的清晨,我們踏上了回故鄉的路。 

雖然天色還是很暗,但是大山的悲傷我們都可以感覺到,也許它也捨不得我們了------一路上我們都沒有說話。我一直在想著來時出現在我腦子裡的那些問號,他們真的解決了嗎?是的,我想是的! 

誰也不知道何時再會踏上這片土地,又一陣莫名的傷感------不知道是不是人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總覺得奇怪?難道自己真的是一個性情中人?

藝術專業考察實習報告
2018考察實習報告(4) | 返回目錄

這個學期我們終於有機會外出藝術考察了,我們要到中國最美麗的鄉村----江西婺源。快到目的地時,我就被那山裡的風景給迷住了,茂盛的樹木,婉轉的溪流,都讓我心曠神怡,那“小橋流水”的意境更讓我陶醉。

這一次藝術考察收穫豐富,一方面加深了對古建築的感性認識,積累了傳統的建築知識,地理知識、風水學知識、規劃知識、古代環保知識及各種其它人文知識,了解了中國先賢的智慧與能巧;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許多資料和圖片,為藝術創作與進一步的理論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以下是結合本專業,對那些本人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或自然景觀作一些描述。

婺源是江西東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被旅遊書籍冠以“中國最美麗的鄉村”。與浙江、安徽為鄰,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她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這裡文風鼎盛,古蹟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築為代表,而自然風光更是如詩如畫: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布鄉野……婺源不僅有江南層巒疊翠的山林,碧綠綢絹般的小河,還有蜿蜒的石板路連著一個個依山傍水的村落,更為突出的是這裡的徽派建築,其風格體現在“粉牆黛瓦”,即雪白的牆身,青黑色的瓦,屋頂是刻著各式圖案的飛檐翹角,直指蒼穹,在藍天綠樹映襯下分外矚目。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濃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別具的獨特格局。婺源的油菜花跟古樸的徽派建築相結合,是其他油菜花開的地方不能比的。他們相互融合,構成了一副最美,最和諧的圖畫。行駛在婺源的林間小路上,仿佛就是在山水畫中走。

贛中古建築的每棟建築都有明顯突出徽派風格的風火山牆、高聳的垂脊和起翹,還有家具、木椅的設計風格,都是精雕細刻的經典之作。在婺源沱川古村落間行走,感覺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民居布局非常講究與山、水、林木等自然環境的和諧結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鬱鬱蔥蔥的山林,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彎彎繞過幢幢明清古宅,穿過小橋和村中心後流向村外,一道道翻水壩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嘩嘩的水聲。在村邊遇到一幫正在寫生的美術院校師生,他們迷戀於這兒古代人文建築與自然生態的和諧融合:穿村而過的溪流、村邊小山嶺上的古道、蒼翠的古樟和松林、茶園農田、一排排的青石古溪埠、明清古宅群錯落有致,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生態園林,尤其從山崗上望下去,幾乎每個角度都能入畫。

在學校,我們大都在室內畫著靜物。這次寫生,增長了我們的見識,讓我們走出了課堂,融入了自然,使我們的心靈放飛在山水,老屋,人間。我們懂得了光線與構圖的關係,明白了建築與文化的“血源”。在寫生中,我們更深切地體味到:美無處不在,關鍵是要善於發現。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還有感受到了那淳樸的鄉村鄉情,在考察中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的那份友誼,老師在我們畫畫和生活上的幫助,這一切將永遠珍藏於心。

學校給了我們這次“江西婺源寫生之旅”的機會,讓我們來到這么優美的地方寫生,拓展了我們的視野,深化了我們對藝術深層次的了解,讓我們真切的體會到了自然與人文之美,傳統與現代的完美契合,感嘆藝術的殿堂原來如此美妙! 然而,看著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讓人陶冶在這巧奪天工的自然風光之中!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感謝婺源的先輩們,建造出了這么神奇的一處“牛形村落”,驚艷之餘,也情不自禁地驚嘆前人的智慧與結晶,深思人類智慧的無限寬廣和深邃!

幾天的考察時光一晃而過,美好的時光總是在逝去之後令人那么依戀,短暫的總是那么令人回味!通過考察使我們由一個對婺源一無所知的“外行”變成了一個熟練徽派建築的“內行”。其中,我對徽派建築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形的“馬頭牆”。它是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馬頭牆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後廳,馬頭牆的疊數可多至五疊,就是俗稱“五嶽朝天”了,總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已經在我們腦海中深根了,我們也酷愛這塊土地。

通過這次實習,我們在專業上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同時也在紀律、團隊協作、艱苦樸素等方面經受了鍛鍊和考驗。這是一段值得一生好好珍藏的記憶。

資源學院野外考察實習報告範文
2024年大學生暑假考察實習心得
藝術專業考察實習報告範文
古建築測繪考察實習報告
科學考察實習報告
暑期河南考察報告與思考
會計專業錯字考察社會實踐報告
江西考察與採風實訓報告
大學赴遼西北考察團暑期實踐報告
歷史街區暑期認識實習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