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自評評語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課程評價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同樣需要進行評價,但評價的重點在於學生是否積極參加、親歷活動與實踐,在於學生是否在活動中形成積極體驗、獲得真實感受並增強其社會責任感,而不在於學生掌握了多少具體知識。

(一)關於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評價的基本建議

1、評價要有所側重。完整的課程評價應包括對學生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 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本課程在全面評價學生的基礎上,尤為注重對學生綜合套用知識於實踐的能力、社會參與意識和能力、社會責任感、服務社會的態度、精神與能力進行評價,不強調記住了多少系統知識與具體技能。

2、評價要貫穿活動的全過程。本課程不排除終結性評價,但更強調把評價貫穿在整個活動中,活動最後的成果可以作為評價時的參考依據,但主要依據應來自活動過程中學生的策劃、參與、組織、體驗、表現、感悟的情況。教師應明確認識到,評價是整個活動過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完全是在結束這門課程時另外進行的工作。

3、強調學生參與評價。學生既是評價的對象,同時也是評價的主體。木課程十分重視讓學生主動對自己和其他同學的活動經歷做出評價,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別人,使評價過程本身也成為學生學習、體驗、發展的過程。

4、重視評價的激勵功能。本課程評價主要不是為了給學生下結論、分等級,而是為了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學生的生存體驗,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施展個性和才能。教師應營造鼓勵學生積極進取的評價氛圍,使學生樂於投入到活動中學習,只要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即使結果不理想,也不應得到否定性的、傷害其自尊心的評價。

(二)評價方式的具體建議

1、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具體方式有:自我闡述與評定、其他同學推舉與評說等。

2、日常觀察與活動成果展示相結合。具體方式有:觀察記錄、活動表演、調查報告

成果展示等。

3、教師評價與家長、社區有關人員的評價相結合。具體方式有:檔案袋、評語、活動記錄、其他人(包括家長和社區有關人士)推舉與評說等。

--------------

一:幾種評價主要方法

(一)形成性(日常性)評價方法

主題式評價 教師觀察 學生自評互評   學習成長檔案袋等等

1、主題式評價 通常是圍繞著真實的社會生活問題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主題,讓學生設計研究計畫,進行社會(相關)調查。學生收集、組織、解釋或表達信息,提交研究結果;教師依據標準進行評價。

2、教師觀察:在學生面對或解決一個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各種表現,如怎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怎樣進行推理、怎樣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成果,想法發生了怎樣的轉變等等,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效做出較為全面的評價。在分析課堂教學和觀察學生表現時,教師應準確把握他們的學習狀態,觀察他們的能力表現,並記錄在案。

3、學生自評互評:

是學生對在學習中的學習態度、策略和效果等方面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種評價,既有助於學生明確影響學習的因素,逐步培養起評價、調控自己學習活動的習慣和能力,又有助於學生接觸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觀點,逐步培養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和能力,拓寬自己的視野和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