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實習心得

定林寺前的怪石峪,刻有“象山樹”三個篆字,落款“隱士慧地題”,傳為劉勰親筆,解放後建六角亭護之。亭南立有郭沫若所題“文心亭”石碑。關於“象山樹”的含義有兩種解釋,一說定林寺內銀杏樹大的象山;另一種說法是三字各有所指:“象”(同“像”)指寺內佛像,“山”指浮來山,“樹”當然就是銀杏王了,若按後一種解釋,則浮來山的最主要的景觀都囊括在三字構成的畫圖中,足見書家之立意不凡。文心亭周圍還有不少古人題刻,供遊人觀摩欣賞。

地學教研的課堂換個角度審視浮來山,我們可以發現,在地質科學研究、地質教學、地質旅遊和地學科普等方面的價值,較之人文景觀,毫不遜色,我們不妨稱之為“科學美”。進一步說,浮來山甚至可以幫助人們閱讀地球、閱讀岩石。ト綣把浮來山的三座峰巒比作千層餅狀的三個麵包,而麵包的皮膚又被自然老人的巨手剝掉了,那么,我們看到的是由厚薄不等、層層疊疊的岩石構成的山體。這些岩石地層,由西向東(未傾覆前是由下向上),越來越年輕,其中的晚輩是形成於4億年左右的奧陶紀灰岩,位於浮來山東坡;它們的祖輩——震旦紀土門岩群,伏在浮來峰西坡山腳處;倆者之間,承上啟下的則是寒武紀頁岩和灰岩。

浮來山地質遺蹟保護區的主要自然景觀,大都集中在定林寺附近。從山東坡進山門坊,沿松柏相擁的大道傍峽谷右岸,上行約千米,飛來、佛來二峰南北相對而立,夾在中間的是浮來八景中的清泉峽和怪石峪。定林寺便坐落在清泉峽水陰、佛來峰山陽的高坡上。從門前向南,跨過古藤纏繞的柳橋,便踏進了怪石峪林林總總的怪石之中,但見濃蔭蔽日的墨松里,或伏或立、或挺或扭的青灰色奇石,有的如臥地反芻的老牛,有的似臨澗飲水的小羊,有的象猛虎,有的賽醒獅,有的象面容慈祥的老者,有的如珊珊學步的孺子……,真是千姿百態,目不暇接。難怪古人贊道:“具體渾成側佛鬼,一拳縮小岱恆嵩。”清泉峽在怪石峪東面,石隙中湧出的泉水,連同上游來水,在這裡匯集成譚,把峽谷中茂密的竹林滋潤的蒼翠欲滴。這裡最堪稱奇的景觀是仙書石,即在一塊布滿青苔的石板上,有天然形成、體兼行草的“清泉澗流”四個遒勁的大字。用地貌學的觀點來看,怪石峪和清泉峽一帶,是一處典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景觀。形成於寒武紀的張夏組厚層灰岩,向東傾斜幾近直立狀,從三面山坡上流下來的降水,帶著空氣和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帶有碳酸離子和氫離子的溶液,沿著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孔隙和裂隙,經過持續不斷的溶蝕作用,便形成了溶溝、石牙、溶洞和岩溶泉水等岩溶地貌。怪石峪的怪石,就是地貌學所說的石牙,正是由於岩溶作用的精雕細鑿,才使這些石牙具有了很強的觀賞價值。清泉峽的仙書石,同樣是岩溶作用的傑作。灰岩中一些抗溶蝕作用較強的成分,在溶蝕中形成細小的石牙和溶溝,而這些突出的石牙又恰好排列成“筆劃”於是就成了“仙書”。至於“書”什麼“字”,則純屬巧合。古人認識到“仙書”系石之筋文構成”(《重修莒縣誌》),應該說已經非常接近科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