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跟班實習心得體會

實習是強化知識技能的重要過程,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組織部跟班實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組織部跟班實習心得體會

7月下旬,我有幸到組織部調研室接受了為期兩周的信息寫作培訓。時光荏苒,轉眼間培訓就結束了,這次的學習機會,讓我學到了許多關於寫作方面的知識,也明白了自身寫作的不足,並更進一步增強了寫作的緊迫感和壓力感。

加強知識積累,厚積薄發。到調研室跟班學習之前我很少接觸到組工信息,對黨建類文章的寫作毫不了解。到調研室的第一天,調研室負責人給了我幾本組工美文讓我學習借鑑,囑咐我多關注時事,學習黨中央重大會議精神和xxxx的講話精神,多看《中國組織人事報》和桂林黨建網、臨桂黨建網等。之後的跟班學習中我每天都會抽出一段時間來學習,從中了解到了很多黨建工作的好做法,也初步學到了一些組工文章的寫作方法。我深知,自己是一名組工新人,未來學習的道路還很漫長,今後我將自覺主動去學習,堅持知識的積累,厚積薄發,力爭在將來的某一天也能像其他先進組工信息員一樣寫出好文章。

克服畏難心理,果斷下筆。對於寫作,我一直都存有畏難心理,每想到要寫文章就不由自主的心煩氣躁,感到無從下手,真的必須要寫的話也需要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面才能勉強寫得出。在調研室,我驚訝的發現調研室的每個人都是寫作能手,在得到一個寫作主題之後就能現場構、現場討論、現場完成寫作。我被這樣的環境所薰陶,三四天學習過後,我慢慢的拋開了畏難心理,開始構思經驗類材料。對於寫組工信息,要從小處著手,文章立意點越小就越容易構思框架,框架出來了成文自然就不難了。在寫信息時我儘量從小處尋找切入點,久而久之,我發現寫作沒有那么難開頭了。不過,我告訴自己,我不能滿足於這點小進步,還有很長的路去積累知識,學習寫作。俗話說:“讀十篇不如做一篇”,知識的閱讀過程很重要,但是,要想把積累的知識運用起來就需要在平日裡多練勤練,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信息員,就要在掌握資料後拋開畏難心理,沉住氣,靜下心,果斷下筆。

學習他山之石,攻我之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初入信息員這道門,需要學習借鑑的實在太多太多,各級黨建網裡的各種優秀組工信息是最好的示範,通過借鑑其經驗,汲取其精華,學習其寫作技巧,並經常性的試寫類似題材信息,我發現我的思路得到開拓了,遇到類似題材的時候就不會覺得無從下手。跟班學習結束後,每天打開手機不僅僅是看朋友圈,還習慣性的打開黨建網看看其他先進鄉鎮又發布了什麼好文章,看看又能借鑑到什麼經驗,學習到什麼方法......合理利用“他山之石”雕琢自己的“玉”,以提高自我的信息寫作水平,這不失為一種入門好方法。但是,借鑑歸借鑑,如果只是一味的效仿修改別人的成果,永遠不會真正提高自我寫作水平。所以我在寫文章時,還是會多問自己為什麼、怎么做,最終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寫作。我想,只有這樣,我才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信息員

市委組織部青年幹部培訓實習心得

根據市建設局黨委的安排,我有幸到市委組織部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跟班學習,主要是熟悉機關工作規程、黨報黨刊訂閱的整理、檔案的編制以及各類組工知識的學習。學習時間雖短,但收穫很大,感觸頗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感言”:

感言一:必須將學習做為工作的一部分

在沒有跟班學習的時候,我在單位除了每周五集中學習外,平時主要是根據需要進行一些與業務有關知識的學習,雖然學習沒有間斷,但缺乏計畫性和深入性,對學習的認識也很片面,只是在需要用的時候,才想起來看書、查資料,特別是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很欠缺。

在跟班學習的第一天,組織部的楊主任就對我們新來跟班學習的同志提出了要求,希望我們明確本次學習的目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將各類知識和各種方式的學習作為工作的一部分,這樣的習慣不僅僅是在跟班學習的這幾天,在今後工作中也要逐步養成和持續下去。楊主任給我們提供了黨建知識、信息寫作、公文寫作等書籍,要求我們只要一有時間就要看書學習,並寫出一定量的讀書筆記。開始我以為這只是針對跟班學習的同志,在每天的接觸中我發現組織部的同志每個人都有一個厚厚的學習筆記本,每天在閱讀黨建雜誌和各類書籍時,都會有所記錄,在工作閒暇時,就在看書、學習,通過耳濡目染,我們新來的同志也養成了有空就看理論書籍的習慣。這使得我在跟班學習的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每天除了處理交予我們的工作外,其他時間就是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組織部的同志還教授了我們學習方法,要求在學習每篇文章時要從中找到掌握的重點,並對有疑問的地方及時請教,在寫組工信息的時候學會加以運用和整理。兩周下來,我系統地了解了黨支部工作手冊中的重點內容,從新時期黨員發展工作的重要內容、黨員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到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意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這應該是我在跟班學習中收穫最多也是體會最深的一點。

感言二:必須樹立正確的工作作風

在組織部辦公室的辦公桌上,立著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我是一名組工幹部,請您監督我”,雖然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卻體現了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結合跟班學習的兩周,讓我深刻的感覺到,組織部在處處樹立一種優良的工作作風。在實際工作中,我了解到信息調研室是組織部的一個重要部門,它與各科室有著緊密地聯繫,經常深入基層做調研工作,是組織部聯繫民眾的一個重要紐帶,編寫論文、調研報告教案進行材料匯總、工作總結和宣傳教育工作,工作繁雜,但在這裡卻能充分體會到一種團結、友愛、和諧、純潔的內部關係,同事們積極配合,相互協調,部門有很強的凝聚力,不管是對待領導還是來訪的民眾都熱情、誠懇,我想這對整個組織部規範、有序地運轉,提高工作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今天的社會,大家都希望在一種良好的人文環境中工作、學習,既能在其中體會到工作給予個人的價值體現,也能體會到集體引導個人的思想追求,更能體會到社會給予個人的人文關懷。這種在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發揚誠懇、熱情、敬業的工作作風是我應該積極學習和長期保持的,我想這也是我需要積極追求的。

感言三:要認真嚴謹的對待文字工作

組織部門性質決定了從事組織工作的同志必須經常和文字打交道,必須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也必須以一貫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來對待。大量的文字工作任務都要用書面的形式來表達,一旦予以印發代表的就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形象,代表了組織部的形象、市委的形象。在跟班學習中,每天同事們都在撰寫信息、編輯信息、下發上報信息,通過這項工作,我對嚴謹的對待文字工作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些組工信息凝聚了組工幹部的大量心血,都是各地好的做法與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只有嚴謹的對待,才能完善地表達出來。每一篇組工信息印發前,通常都要有幾道工序,內容編輯、文字校對、版面調整等等,經常是一篇信息要四五個同志經手,大家都很謹慎、認真,雖然自己是科班出生,但這樣的態度讓我很受觸動,這是一種工作態度,更是責任心的表現。

兩周的跟班學習雖然很短,但我開闊了眼界、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更學到了好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我想這對我今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我也要努力的完善自己,使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市委組織部青年幹部培訓實習心得體會

在組織的關心下,我有幸參加了為期一周的第十期青年幹部培訓。此次培訓在徐州xx大學採用封閉式管理,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學校,教學內容上的精心編排,課外活動上的周密部署,領導們的言傳身教,無一不體現出組織部對我們這批學員的高度重視和培養我們的良苦用心。此次學習時間雖短,但受益匪淺。通過此次培訓,簡單概括有以下四點:

一是珍惜機遇,把學習作為增長知識、提高素質的良好機會。以前,雖然也參加過理論學習和培訓。但是,像這次時間較長、層次較高的集中培訓還是第一次,這是我人生中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也是增長知識、提高素質的重要平台,對今後的工作和成長必將起到很大的教育和激勵作用。因此,學習期間,本人端正態度,集中精力,正確處理工作與學習的關係。按照這次培訓班要求,和所有同學一道,上課認真聽講,自覺做好筆記,課後加強交流,勤于思考總結。嚴格按照教學計畫,遵守課堂紀律,共同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二是拓寬眼界,提高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通過吳紅教授的《領導幹部創新思維培養與創新能力提升》、王超教授的《當前經濟形勢與對策》、胡瓊教授的《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課程學習,讓我大開眼界,拓寬思路、激活思維,提高了理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敏銳洞察問題的能力,較好地把握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提高了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

三是通過培訓,使我感到了責任重大。在這次培訓中,體現出了組織對我們的關懷。短短七天的學習,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在這個競爭的年代,必須堅持學習,勤于思考,不斷充實自己。同時要學以致用,根據客觀實際,在認真學習、借鑑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敢於進行大膽的改造和創新。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形式的多樣化,多向有經驗的同志學習、交流,接受、學習新事物,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我想對於我們年輕幹部來講,只有埋頭苦幹,才能在工作中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只有頑強拼搏,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只有甘於奉獻,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四是增進了友誼,感悟了人生。培訓班的各位學員都是市級機關和基層鄉鎮的精英,年富力強,知識層次高,工作經歷豐富,政治上成熟,工作能力強,有青年幹部的朝氣和銳氣。不同的學識,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思想甚至是不同的興趣愛好,不斷相互交流、相互碰撞,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他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使我學習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通過此次培訓,使我的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充實,不僅使我提高了理論水平,找到了自身差距,明確了努力方向,更教會我深入思考。我決心在今後更加用心學習、細心思考,工作中立足本職、勤奮學習、紮實工作、熱心工作,用業績來回報組織的培養,用才智來答謝領導的信任,用不懈的努力來爭取更大的進步。